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的配合体会

2017-04-01 16:19晁云萍廖桂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乙状听神经术者

晁云萍,廖桂凤

(昆明医学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032)

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的配合体会

晁云萍,廖桂凤

(昆明医学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032)

本文介绍了我院手术室护士配合手术医师成功完成56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手术难度大,术中稍有不慎易误伤重要的颅神经与脑干,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求巡回护士及洗手护士术前必须了解术者选择的手术方案,充分准备好各种特需的器材及药品,在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应全神贯注地配合手术医师操作,巡回护士应密切配合手术、麻醉医师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意外情况立即处理,保证医疗护理和患者的安全。总之,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乙状窦;听神经瘤切除;配合体会

听神经瘤又称前庭神经鞘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多数取自上前庭神经的鞘膜,占颅内肿瘤的5%~10%,小脑脑桥脚肿瘤的80%以上,其好发于40岁以上,以女性多见,女:男约为2:1[1]。多数听神经瘤适宜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听神经瘤手术的全肿瘤切除率为93%~97%。对于能耐受手术切除的听神经瘤患者,应力争做全肿瘤切除术[2]。手术室护士必须认真做好术前准备,熟悉小脑桥脑角的局部解剖,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医师施行手术,这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十分必要。笔者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听神经瘤全肿瘤切除术患者56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无术后颅内感染,无严重并发症,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听神经瘤全肿瘤切除术患者56例,其中女38例,男18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2岁。患者常因不同程度的头昏、眩晕、耳鸣与听力衰退而入院治疗;少数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发音嘶哑,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2 术前准备

2.1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技术要求高,因此对手术配合者便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术前需熟悉小脑桥脑角的局部解剖与术者选择的手术方法,术前一日探视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对因听神经瘤导致听力障碍者,与患者交谈时,可以使用患者容易理解的手势、图片等方法,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手术,术前除应备好常规开颅器械外,还应备齐特殊手术器械及药物,如:高速微型钻、双极电凝止血器、活检钳、刮匙、各型号脑压板、脑科自动牵开器、银夹、三钉式头架、特殊药物、高渗性脱水剂、局部止血剂、利尿剂及抗生素类药物。

2.2 备齐各类翻身软垫,避免患者受压而损伤皮肤。

3 手术配合

3.1 巡回护士配合

3.1.1 接手术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应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一起仔细核对患者,实行手术确认制度,应认真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术前用药、是否禁食、禁饮等术前准备完成情况[3]。

3.1.2 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用16G套管针在患者患侧上肢建立静脉通道,注意选择好静脉,避免患者侧俯卧位时,压迫静脉而导致输液、输血不畅;协助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及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3.1.3 与器械护士一起共同清点用物、并作好记录,以便关颅时核对。

3.1.4 患者侧俯卧位,患侧向上,用三钉式头架固定头部、暴露好手术野;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身体受压部位垫于软枕,避免压伤皮肤,而诱发褥疮。

3.1.5 医院工作人员是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微生物的重要传染源[4]。因此在手术过程中,禁止非手术人员入内,因人员流动多,增加尘埃细菌在空气中的浮游增加感染几率,而颅内感染将导致严重后果。

3.2 器械护士配合

3.2.1 器械护士术前应了解手术步骤,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层等步骤摆好手术器械,依次传递给手术者。

3.2.2 术者开颅后,护士传递脑压板给术者将小脑半球向内侧牵开,撕开小脑延髓池及桥池蛛网膜,排出脑积液,降低颅内压,以便充分暴露手术野。

3.2.3 术者暴露肿瘤后,器械护士应迅速传递双极电凝器给术者电凝肿瘤包膜,再依次传递吸引器,活检钳或刮匙行囊内肿瘤切除。

3.2.4 如切除肿瘤时出血较多,可传递银夹给术者先夹闭小供血动脉后切断,再继续切除肿瘤。

3.2.5 如肿瘤巨大,可分块切除,残留于内耳道内的肿瘤组织,可用高速微型钻磨开内耳道后壁,显露内耳道内的肿瘤部分,将其切除。

3.2.6 协助术者仔细止血,冲净伤口,于瘤床放置引流管,行闭式引流。

3.2.7 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手术器械、针线、小纱布、棉片等,核对无误后,传递缝合线给术者逐层缝合硬脑膜、肌层、皮下及皮肤层。

4 配合体会

4.1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重要手段,但此手术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可误伤脑干,造成术后发生脑干梗塞、脑干水肿,造成脑干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故手术室护士必须熟悉小脑桥脑角的局部解剖,做到配合时心中有数,出现意外情况能及时协助医师处理。

4.2 术前准备应充分,器械护士应修剪好大小不等的各型棉片,用于覆盖颅神经,避免损伤颅神经。

4.3 器械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应妥善保管缝针。缝针细小,术中极易被手套、敷料粘附而丢失,导致物品清点不清。因此,缝针应放在针盒内或别在专用布巾上,不可随意摆放在桌面上,以免丢失。若缝针离开针盒,必须保持针不离钳[5]。

4.4 由于手术野深,止血困难,一旦撕断肿瘤供血动脉,止血非常被动,故术前应调试好双极电凝止血器,备齐足量的银夹,以便术中夹闭肿瘤供血动脉,避免出血。

4.5 由于此手术采用侧俯卧位,易压迫呼吸道,巡回护士术中应协助麻醉医师保持呼吸道通畅,这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1] 徐启武.颅底外科手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41.

[2] 徐启武.颅底外科手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42.

[3] 魏 革,刘苏君,王 方.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85.

[4] 魏 革,刘苏君,王 方.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04.

[5] 魏 革,刘苏君,王 方.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64.

本文编辑:张 钰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24.142.02

猜你喜欢
乙状听神经术者
患了听神经瘤该怎么办?
头体针联合口腔颊黏膜放血疗法治疗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麻痹验案
乙状窦骨壁缺失/憩室致他觉性搏动性耳鸣两例△
冠状动脉介入术者上肢辐射的影响因素及防护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中不同探查方向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支架孔率对模拟乙状窦憩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辐射防护舱在心脏射频消融术中对术者辐射防护效果的体模研究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
乙状窦憩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