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膀胱肿瘤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2017-04-01 16:19田小平向军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多元化

刘 玲,田小平,向军莲

(德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德阳 618000)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膀胱肿瘤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刘 玲,田小平,向军莲

(德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德阳 618000)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膀胱肿瘤肠造口术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26例膀胱肿瘤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多元化健康教育。结果 26例膀胱肿瘤肠造口术患者均能正常生活工作,基本能正确自我护理。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膀胱肿瘤肠造口术患者护理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多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膀胱肿瘤;肠造口;生活质量

膀胱癌是指来源于膀胱壁上皮组织和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1]。男性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发病,如吸烟、氨基酸代谢异常、尿道疾病、滥用药物、寄生虫病等[2]。膀胱肿瘤肠造口改变患者生理功能及习惯,且不能随意控制,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交都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关心生存时间,更加关注生活质量。肠造口患者需要了解并掌握造口的基本知识、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造口袋的更换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常规院内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出院后造口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因此,笔者科室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膀胱肿瘤造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术后接受能力增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并发症和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日常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26例膀胱肿瘤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62.1±4.3)岁。

1.2 结果

26例患者基本能正确接受造口,重返社会正常生活;2例患者不接受,通过家属的支持及后期的健康教育,参加与造口患者的沟通后基本能接受;2例出现浸渍性皮炎,经治疗好转。

2 护 理

2.1 常规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缺乏膀胱肿瘤全切肠造口的相关知识,大部分患者和家属有焦虑心理,担心预后和护理,针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表现,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肠造口的相关知识、治疗及预后,减少患者和家属的恐惧心理,同时并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

2.1.2 术前检查:完善术前常规检查为手术做好准备,如:全腹CT、血常规、生化、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型、尿常规、尿培养、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及心电图等,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各项检查目的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2.1.3 护理:术前进行造口定位,给予患者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包括管道、饮食、活动护理等。

2.2 多元化健康教育

2.2.1 建立个性化档案:建立造口患者相关信息档案,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灵活度、视力等。护士人员应针对患者受教育水平、职业及经济条件等不同,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膀胱肿瘤肠造口的相关知识及必要性,缓解其焦虑、紧张及恐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电子信息化教材及纸质教材的联合应用:将造口自护知识及操作技能制作成电子信息化教材(视频、PPT、电子文档等),以幻灯观看,给患者及家属发放纸质材料指导,图文并茂,以便患者及家属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相关知识。

2.2.3 组建造口患者的微信群及QQ群:微信群及QQ群除了用于给患者们提供日常的交流和答疑,定期推送造口相关知识,还可进行医患、护患、患患之间的交流。

2.2.4 细致化操作技能:术后每次更换造口袋时,应留回家能一直照顾患者的家属,对患者及家属普及造口的护理能力:①要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干燥,学会清洗肠黏液;②观察造口黏膜的颜色,掌握异常情况的判断;③并发症处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可能出现的造口并发症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并告知其并发症的危害和处理方法,使患者及家属早期认识到正确处理造口的重要性,保持造口清洁卫生。首次更换由护士一边更换一边讲解,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更换造口袋的方法及观察要点;第二次由家属更换,护士在旁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以增强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的自信心;出院前1天由家属更换造口袋,再次检查患者及家属的掌握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指正,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出院后自我更换造口袋的信心。

2.2.5 家属教育:疾病的康复不仅依赖于患者,也依赖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家属作为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及时反馈患者信息[3]。加强与家属的交流沟通,评估患者对造口的接受能力及术后的操作能力,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普及,通过家属的帮助鼓励及开导使患者增加重拾生活的自信。

2.2.5 同伴教育:造口患者恢复较好的志愿者对即将进入肠造口患者及家属讲述自己造口生活,增强造口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6 主动电话回访:出院前给予患者全面健康教育指导,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回访,如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给予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其处理方法,给予心理安慰,1周内再次进行电话回访。患者电话回访内容包括:精神状况、皮肤情况、造口情况及周围皮肤情况,了解清洗造口周围皮肤相关知识和造口袋更换知识的掌握情况,睡眠、饮食、排便及活动情况等,共回访4次,若有异常增强回访次数。术后1月、3月、半年、1年造口门诊随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根据患者不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2.2.7 为患者提供交流平台:组织患者及家属积极参加医院每月组织的造口月月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造口月月讲为造口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讲述自己造口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造口的了解,生活起居等。

3 讨 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5%,目前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居第11位[4]。目前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5]。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肠造口给患者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患者、患者家属心理、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采取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早日重回社会。

3.1 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尽早重归社会。

患者出院1周后,责任护士可以给患者提供正能量的支持,同时与患者共同制定改进计划,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出院后的生活,增加治疗的自信心。楼秋英等[6]也验证了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每月召开造口联谊会,是造口患者家庭外支持的重要手段,为造口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帮助造口患者学习和掌握造口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对患者全程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改善其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面对现实,同时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造口并发症也随之减少,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自护能力。

3.2 多元化健康教育增加护患直接亲切感,提高了患者自护能力

美国临床肿瘤协会认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可以促进患者参与护理实践,而以患者为中心的文化核心是良好的护患沟通[7-8]。电话回访拉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为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规范责任护士的健康宣教,同时提升知识水平,谢琴等[9]研究发现,电话回访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医院同时受益,电话回访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真正得到了护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同伴教育亦称同辈教育,朋辈教育,同辈辅导,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利用朋辈影响在彼此间传递健康的意识观念,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10]。部分造口患者因排尿习惯的改变,不愿意与人交流,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通过同伴教育,同伴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同伴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调动了他们的生活积极性,有了存在感和归属感,增强了回归社会的信心。此外,同伴能够和患者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造口的管理技巧,给造口患者提供精神、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多元化健康教育可以弥足传统教育的不足,使造口患者得到全方面的延续服务

不仅有效提高膀胱肿瘤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消除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了造口并发症,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通过多元化健康教育不仅增强膀胱肿瘤肠造口术患者的自护能力,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 洪含霞,王雪静,李 普,等.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的循证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06(11):4-6

[2] 曹运霞,林惠芳,张鸣一,等.21例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3,05(12):26-28.

[3] 汤 娟,杨宁琍,梁 辉,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对代谢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02(9):14-15.

[4] Siegel R, Naishadham D, Jemal A, et al. Cancer statistics,2012[J]. CA Cancer J Clin,2012,62(1):10-29.

[5]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61.

[6] 刘常清,任宏飞,李晓玲,等.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2):2700-2702.

[7] Goss E, Lopez AM, Brown CL, et al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policy statement:disparities in cancer care[J]. J Clin Oncol,2009,27:2881,2885.

[8] Epstein R, Street RJ. Patient centered communication in cancer care:promoting healing and reducing suffering [M]. Bethesda, MD: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07:6225.

[9] 谢 琴,王 灿,余小莲,等.哮喘患儿出院后电话回访延续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6):81-83.

[10] 史鹏达,陈宏美,杨桂君,等.同伴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4):2111-2113.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4.176.02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