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017-04-02 00:19赵慧芳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赵慧芳

(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赵慧芳

(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爱国、自强、诚信、仁爱精神依然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理念,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独特作用。建立健全培育机制、全方位齐抓共管、注意教育宣传形式内容多样丰富,选择多样化的实践类型不失为培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统文化

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受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利益趋向不断变化的局势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主体的价值选择更加丰富,形成了多种思想共同成长又穿插交织的意识形态。呈现出总的特点是:价值追求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困惑;价值取向健康多样,但也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价值实践与社会规范相吻合,但仍需完善和提高。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认知社会的方式迅速转变,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也有所降低。毫无疑问这些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不容忽视。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必须提上日程。古言有云:“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1]我国多数学者指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而造成的。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这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文化之于国家相当于血脉之于机体,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命脉,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其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而重新出发。在优秀传统文化领域扎稳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有活力,才会有科学性与指导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命脉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现代是传统的延续和超越。价值观兼具历史继承性与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与创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广博丰厚,深奥精微,是人们价值观的生命之源与精神命脉,为其发展提供文化依据与不竭动力。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注重个人修养、重私德轻公德的特征,当代科学价值观依据传统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几个表述更加符合传统观念宣扬的道德理念,所以有关论述比比皆是且精深微妙;而有关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公德的论述相对较少,但也可以找到相关理念。承继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当前的国际较量是综合实力的较量,而独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我国软实力竞争中独具优势,为软实力竞争添上神来一笔。

(二)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思想传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我国传统文化的德性本质使责任观念成为重中之重。这种特性是价值观确立的思想准则。首先“明德惟馨”、“义以为上”的思想传统就是由德性本质赋予的。核心价值观,从微观上讲是有关个人行为品质的德,从宏观上讲是有关社会要遵守的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会上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会起到指明灯的功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逐渐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义以为上”的准则,为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的偏爱,以及对人的循循善诱的道德教化,在人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大学生自己本能地以道德尺度要求自己,衡量周边的人与事,自愿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道德要求,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为当代价值观提供养份最有力的证明。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格物致知精神,儒家奉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准则,使国人养成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传统。这种“知行合一”的高尚情怀通过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深深印刻在国人的内心深处。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同样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人的“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不谋而合。大学生要准确理性地把握践行要求,在精神上认同,在行为上遵守,只有这样,才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结果。纵观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可以发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流价值观转变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新的价值观念融会贯通,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每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力量之源。从国家产生追溯至今,“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就悄无声息地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从“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3]到“君子忧道不忧贫”,[4]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其内涵无比丰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越发坚定不移的精神支撑,成为鞭策国人不断进取的号角。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从传统文化中学习爱国精神,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同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身作则,谨言慎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具体来讲,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从宏观上看,自强不息精神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是国家繁荣发展,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精神动力,在乱世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勇抵抗外族侵略的精神支撑。从微观来看,自强不息要求为人要自尊自强,义以为上,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5]即使失去生命也要维护正义;在面对艰难险阻、遭受挫折失败时也要坚定信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因为这种历久弥坚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仍然生机勃勃。在新时期,大学生除了要传承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还要根据时代特征做出更加深刻的诠释: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发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慎独至诚的诚信精神 诚实守信是天下大道,诚信品质是一个人成就大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与传统诚信道德一脉相承,因此,可以参照传统文化的理论来培养诚信道德。首先“君子慎独,不欺暗室。”[6]即必须时时儆戒,人前人后一个样。其次“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7]诚信之人可以预知未来,靠的就是发挥个人的诚挚本性,同他人和谐相处,最终育化万物。大学生要做到诚,一是要“诚于中,形于外”,不欺瞒不哄骗;二是要将诚贯穿于行为的始终。

(四)仁爱忠恕的友善精神 友善在历史范畴中的表述多与“仁爱孝悌”联系在一起。友善就是对“仁爱”的阐释与升华。“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思想代表,是社会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与人为善”、“仁者爱人”是传统文化对“仁”最基本的阐释与要求。孔子提出“泛爱众而亲仁”的思想,认为“仁爱”即“爱人”。朱熹的“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8]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做到推己及人就可以做到仁。另一方面是“以己量人”。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一词的来源,实际上这就是“以已量人”和“立己达人”的行为方式在个体、社会和国家中的推行。大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人才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友善是大学生完善品行、塑造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友善可以调节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可促进其社会化进程。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战略任务。高校要审视自身教育模式,基于价值引领和价值认同相一致的原则,寻求创新突破点。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其心理特征与思想近况,创新培育方式,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一)建立健全培育机制,全方位齐抓共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要求高校各组织机构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决策机构要制定政策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宣传部门要利用一切条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加大经费投入,以建立教育基地、实践基地,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发挥隐性教育在培育工作中的作用;教育教学内容也要随时更新,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创新,创造更多新颖的课堂形式和考评体系,更加全面和客观地了解培育效果。

(二)教育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一方面,通过开设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课程,利用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联系,帮助大学生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在校园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专家讲座等活动,让大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的广泛性与时效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三)实践类型多种多样 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想近况,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拓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服务质量。要在培育主体中发掘优秀的践行者,通过表彰大会、发放证书等形式树立实践典型,真正将科学价值观内化于心。

[1]许嘉璐,安平秋.二十四史全译.三国志(第二册)[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

[2]史 俊.引导青少年自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科研,2014(06):052-54.

[3]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杨伯峻.论语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唐孝麟.中国古代散文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王国轩.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Research on University’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raditional Cultural Vision

ZHAO Hui-f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In our traditional culture,the spirit of patriotism,self reliance,honesty and kindness is still the pursuit of modern society,which has a unique role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scientific values.We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mechanism,exert a full range of concerted efforts,pay attention to the rich and varied forms of education and propaganda,the choice of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e can be the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University's socialist core values.

socialist core values;cultivate;traditional culture

G641

A

1674-0882(2017)06-0107-03

2017-07-10

山西大同大学科研项目“传统政治文化思想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启示”

赵慧芳(1981-),女,山西大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责任编辑 赵晓洁〕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