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是“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
——兼与张启揆等不同论者商榷

2017-04-02 05:04袁在平
关键词:陆逊夷陵秭归

袁在平

(宜昌市群艺馆,湖北 宜昌 443002)

夷陵之战是“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
——兼与张启揆等不同论者商榷

袁在平

(宜昌市群艺馆,湖北 宜昌 443002)

夷陵之战中,陆逊“以弱制强”、刘备“恃强惨败”。此战反映出许多政治的、外交的特别是战略战术的等诸多问题,有着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则极力宣传夷陵之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他们或写文章在较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或在自己的专著中鼓吹这一观点。夷陵之战是否“以弱制强”之战,这关系着这场战争“在中国军事史中的定位”问题。本文从史实出发,深入探索、并纵观剖析了夷陵之战的背景、起因、发生、发展、结局等的全过程,从而掲示和批驳了不同论者在立论、论述、论证上的谎谬及其治学的随意性,并得出结论:刘备投入此战的总兵力达10万人以上。陆逊军5万,对刘备军10万人以上,最后刘备全军覆灭,“只身逃入白帝城”。故夷陵之战,是“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

夷陵之战; 陆逊; 刘备; 以弱制强

张启揆先生《关于蜀吴夷陵之战的几个疑点》[1](以下简称《疑点》)一文,是一篇颇有研究成绩的文章。作者明确提出夷陵之战主战场在江南,而不在江北;作为夷陵之战主战场的夷道猇亭,也自然是在江南,而并非在今人所称的江北猇亭——即古老背。这无疑在夷陵之战的研究、评介与评价中,起到释解疑团及纠正谬误的作用。

但《疑点》认为,夷陵之战是一场作战双方军队人数相当的战争,故此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此说,笔者则不敢苟同。笔者后来还发现,持夷陵之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论者,还大有人在,如杨德炳、马植杰、蒋福亚、彭凯等诸多学者;只是在这些论者之中,张启揆的观点、论证,更具代表性罢了。显然,这就不是一个个别现象了。故此,笔者围绕着夷陵之战是否“以弱制强”之战这一课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考查、研究,并写下此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是否“以弱制强”之战之争

夷陵之战,是否“以弱制强”之战,这的确是一个关系着这场战争“在中国军事史中的正确定位”(《疑点》)问题,故不应小视。

《三国志》在记述夷陵之战时,对东吴拒蜀的总兵力,有着明确记载:大都督陆逊“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恒等五万人拒之”[2]《陆逊传》1346。这就是说,东吴总兵力“五万人”,这是没有争议的。然《三国志》对蜀军参战的总兵力,则始终未能有明确的数字记载,从而引发了后人对夷陵之战是否“以弱制强”之战的争议;这一争议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为激烈。

多数持不是“以弱制强”之战论者,所强调的一条重要依据,是《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中的“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的记载。他们认为,这“刘备支党四万人”,便是刘备东征所亲自率领的蜀汉军的主力。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话·蜀吴猇亭之战》载:刘备东征,“自率大军四万余东进。首先攻取巫县、秭归等地,刘备乃自白帝城进驻秭归,并挥水陆军继续东进”[3]325-326。张启揆《疑点》一文,先引裴松之注引《魏书》中的一段原文曰:“癸亥,孙权上书(给曹丕),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然后据此得出结论:“因此可以判定,‘刘备支党四万人’应是指刘备所率的主力部队。至于马良从五溪搬来的蛮夷兵和先期到达夷陵的水军,加起来估计也不会超过一万人。合起来,刘备投入夷陵之战的总兵力,应在五万人左右。”[1]“四万余”、“五万人左右”,两个相近数字阐述着同一个观点:夷陵之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

蒋福亚《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吗》一文写道:“刘备从益州抽调的兵力是四万左右,但在夷陵之战中,蜀方的兵力又略超于四万……因此,夷陵之战中,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陆逊的兵力还可能稍多于刘备。”[4]彭凯《略论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一文曰:“刘备战败的第一个原因是其兵力并不占优势。《三国志·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效。’……(据此)可证刘备东征孙权兵力最多四万余人。”[5]杨德炳《三国著名战例新探》一书写道:“蜀军在此战(夷陵之战)中被消灭者约为三万人,加上黄权降魏的人数以及有幸逃回的残兵败将,总数大概也就是四万多人。……刘孙投入此战的兵力是四万余对五万,刘备稍处劣势。”[6]马植杰《三国史》一书写道:“(东吴于夷陵之战中)调动的军队也达五万之众,从数量上看,尚较刘备军稍多。”[7]如此等等。

此外,张启揆《疑点》在论述夷陵之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时,还认为,刘备蜀汉所拥有的户籍人口总数,与孙权东吴所拥有的户籍人口总数,数量相当。“既然蜀汉、东吴两国所辖人口(数)相当,而吴国只能抽调五万人马,那么笔者认为,蜀国也不会超过这个数字。”[1]因而,夷陵之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无疑,在持不是“以弱制强”之战的论者中,持刘备抽不出“五万人”以上兵力来投入夷陵之战的同样观点者,其实,也并非在少数,只是有的人未能直接说出来罢了。故《疑点》的这一观点,也显然是具有代表性的。

然而,研究者中,则有更多学者认为,夷陵之战是“以弱制强”之战。如《中国军事通史·夷陵之战》写道:“次年(即章武二年,222年)正月,刘备才到秭归,增兵至近10万,统兵东下。”[8]蜀以“近10万”,对吴之“5万人”,那夷陵之战当然是“以弱制强”之战了。杨东梁《夷陵之战确系以少胜多》一文写道:“刘备为夺回荆州,报关羽之仇,盛怒之下率师东征,出动十万之众,当然是完全可能的。……这一战陆逊确实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9]余大吉《三国军事史》一书曰:“刘备东征军估计接近10万,处在上流和进攻的有利地位;但是作战指导能力较弱。东吴投入5万兵力,处于下流作战的不利态势。”[10]《辞海》曰:夷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制强的著名战例”[11]。

但这一“以弱制强”战例最富影响力的提出,则是毛泽东主席。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的第五章中写道:“中国战史中”,合符“战略防御的原则”而“(以弱)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12]。笔者在重温这段论述的时候,不能不敬佩这位跨世纪伟人学识的渊博,立论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考验。

三国时期的战争,在中国古代战史上,占有着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诸如在很短的历史进程中,东吴便创造了以火攻取胜的两次战争奇迹:即“火烧赤壁”(赤壁之战)与“火烧连营”(夷陵之战)。前者为周瑜所谋,但有孙刘联盟的因素在起作用;而后者则为陆逊所独创。又如毛泽东所例举的这6个“以弱制强”的战例中,三国时期便占了3例:即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笔者认为,夷陵之战,是陆逊所独创的并足以充分体现其高超军事谋略、胆略、才能的“以弱制强”的极其辉煌的一个典型战例。

二、蜀汉有实力出兵10万以上投入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前,蜀汉有无足够的军事实力,供刘备调遣10万大军投入夷陵之战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得声明一个观点:以地域户籍人口数,来论证地域军队人员数的思维方式,这对分析和平时期的兵力情况,可能会是适用的;而将其用来分析、推断战乱及军阀混战的特殊情况下的某一地方军阀割据集团所拥有兵力的真实情况,那恐怕就未必能适用了。而张氏《疑点》论证夷陵之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则恰恰是以所谓的蜀汉户籍人口“总数”为重要依据,来推断蜀汉无实力抽调出5万人以上的兵力来投入夷陵之战的。《疑点》从“《后汉书·地理志》所提供的各郡数字(指人口数——笔者)中作了粗略的统计”后,分别得出蜀地、吴地各自的总人口数;然后又“假令因其他社会原因减去人口的一半”,得出“蜀汉初年所辖地人口当在250万左右”、“吴国当时的人口也在250万左右”。然后反问:“一个250万口的小国,又能养活多少军队呢?”最后得出结论:“既然蜀汉、东吴两国人口(数)相当,而吴国只能抽调五万人马”,那么“蜀国也不会超过这个数字”[13]。笔者认为,这种引证和推论显然大误!理由如下:一是《疑点》所引证的人口数是蜀地后汉时期的,而不是蜀地三国初年的;又何况引用蜀地后汉的人口数又“减去人口的一半”。东汉末年以来的几十年间,烽烟四起,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唯地处西南的蜀地则一派祥和,并无大的战乱戡伐。故自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蜀地的户籍人口数,不应是锐减,而应是有着长足的发展的。而《疑点》又要将蜀地后汉的人口数再“减去”一半,以充三国初年的蜀汉人口数,这就更离谱了!故《疑点》所“粗略统计”出的蜀汉人口数(250万),是不足以用来作推算蜀汉军队兵力人数的依据的。二是战乱年代,各割据集团所拥有的兵力得失、变数很大,兵力来源及组合往往十分复杂。根本无法按一方的户籍人口数,来推算其一方割据集团军队的兵员人数。三是一方割据势力的军队人员数,固然与该地域的户籍人口数有关,但更主要的是要看该地区的生产力是否发达。又何况在群雄称霸天下的情况下,割据集团所强调的是战争的需要,会拼命地搞扩军备战呢!即使一方百姓养不活他们的军队,他们也会搞“屯垦”养军。三国时期的曹操,不就在北方搞过“屯垦戍边”吗?

益州,拥有7郡近60个县。刘备的蜀汉疆域,东界奉节,西统梓潼、广汉;北出万源,南达思南;又有四川盆地、成都大平原。号称“巴汉七郡”、“天府之国”,真可谓地大物博。诸葛亮对其有过著名论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民殷国富”,“高祖(即刘邦)因之以成帝业”[2]《诸葛亮传》912。故笔者认为,益州这块广博、肥沃、富庶的土地,能养活刘备所拥有的几十万蜀汉大军,这应是不容争议的。那么,夷陵之战前,刘备所拥有的蜀汉军,到底会有多少人呢?

刘备蜀汉军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荆州军;原刘璋所拥有的全部蜀中军;马超所举氐、羌等少数民族军;另还有刘备自入蜀起,在益州苦心经营近10年中,所扩征的军队。

(1)荆州军。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2]《光主传》881(注意:是“数万”!二三万人以上,方可称“数万”——笔者)。建安十九年(214),“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泝流定白帝、江州、江阳”等诸郡县,与刘备汇合,“进围成都”[2]882。诸葛、张、赵等此次统兵多少,史无具体数目记载;但据所克郡县城池的规模及战绩、声势、影响之巨大分析,其所统之兵,应在三四万人马左右、或更多。故刘备及诸葛、张、赵等计两次入蜀所率领的荆州军,至少也应在七八万人左右。

(2)刘璋的蜀中军。益州牧,由刘焉、刘璋父子相袭。他们在蜀中整整经营达20年。那么,刘璋所统领的蜀军总人数又是多少呢?于此,史籍同样不见记载;但我们可以依据有关史料,推论出其真实的情况来。

刘备初入蜀时,刘璋“率步骑三万余人,秉乘帐幔,精光曜日”[2]《刘二牧传》868,欢迎刘备。建安十九年(214),刘备与诸葛亮合围成都时,刘璋成都“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2]869。张鲁原为刘焉牧属下一名督义司马,因刘焉遣鲁“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而得汉中(郡的规模),领太守,归益州属。建安二十年,当曹操抵汉中时,“(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2]《张鲁传》264。一个张鲁的部将张卫御敌,便统兵“数万人”;那么张鲁的汉中军又是多少呢?少说,五六万人会有吧。而益州所辖七郡、数十个县,其戍边守军又该是多少呢?

我们认为,对三国时期各大军阀所拥有的军队人员数,不应保守低估。荆州牧刘表与益州牧刘璋,是三国时期各占天时、地利的平起平坐的割据军阀。当年“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2]《周瑜传》1261。一个降曹的荆州牧,便拥有水兵、步兵,便达“数十万”;故笔者认为,占据地大物博、“天府之国”益州的刘璋,拥有蜀军至少也应在30万人以上,这显然是一种极保守的说法。但刘璋的益州军总兵员人数,暂且按30万人算。刘备用张松、法正计,尽得益州各郡县;又攻成都,刘璋举城降。故此,刘备俱得刘璋益州军,不说得30万、也至少应得20万人以上。

(3)马超所举氐、羌等少数民族军。裴松之于《三国志·马超传》中注引《典略》载:马超于建安十六年在关中合诸将“俱反”曹操,“其众十万”[2]《马超传》946。裴氏又注引《典略》曰:建安十九年,马超率部从武都入氐中,投奔刘备。刘备闻马超至,惊喜曰:“我得益州矣。”[2]946刘备因马超来投,而“氐、羌率服”[2]946。所谓“率服”,当然是指氐、羌等族首领率部前来投奔刘备。无疑,马超来投及“氐羌率服”,这对刘备平定益州及壮大刘备的蜀汉军,均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的。不然,备岂会欣喜若狂曰“我得益州矣”呢?然马超来投及“氐羌率服”,到底为刘备带来了多少人马呢?史无记载。但估计,少说也应有五六万人马吧。

(4)刘备自入蜀后的10年中,于蜀中扩招的军队人数又是多少呢?同样史不见载。但估计10年中的扩军人数,少说也应在10万人左右。故至夷陵之战前,刘备于蜀中所拥有的荆州军、刘璋的蜀中军、马超来投及“氐羌率服”所带来的少数民族军队,以及刘备10年间于蜀中所扩招的军队,累计至少也应在四五十万人。这就是为什么孙权东吴惧怕曹魏,而刘备蜀汉从不畏惧曹魏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便有这样的记载:“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2]《诸葛亮传》916这一记载,也正是对刘备蜀汉兵力充足的一个佐证。

自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大意失荆州”起,刘备便决意要东征伐吴,报关羽被杀之仇并夺回荆州。而自此时起,至章武元年七月东征止,为要与东吴打这场大战,刘备整整准备了两年;而这种准备,当然首先是兵力和军事上的准备。故此,又何谈刘备会抽调不出10万大军呢?建安二十年,当孙权遣吕蒙袭长沙、零陵、桂阳时,“先主引兵五万(自蜀中)下公安”[2]《光主传》883;又“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2]《吴主传》1119。可见,刘备为保三座郡城,便计出兵8万!而此次东征伐吴,一意要与东吴决一死战的刘备,又岂能只出兵5万,而不率大军10万人以上人马呢?故《疑点》所谓刘备只能抽得出“5万人左右”的兵力而抽不出10万人来投入夷陵之战的说法,可休矣。

三、实况与史载证明:刘备投入此战兵力达10万以上

主张夷陵之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的论者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三国志·文帝纪》中裴松之注引《魏书》中的一段话“癸亥,孙权上书,曰:‘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扫扑,以克捷为效。’”[2]《文帝纪》79癸亥,是指月份,即章武元年(221)十月。

关键是对“刘备支党四万人”的理解。“以弱制强”否定者认为,这“支党四万人”,便是刘备所率出蜀东征的总兵力。如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话》一书,便据此记载而直截了当地写道:“赵云进谏,亦被留在江州为后军督。然后(刘备)自率大军四万余东进”[3]325。张启揆《疑点》认为,“支党”一词是一种“轻蔑的语调”,并无实词意义;“支党四万人”实指“刘备所率的主力部队”;故将“马良从五溪搬来的蛮夷兵”合起来,“刘备投入夷陵之战的总兵力,应在五万人左右”[1]。

笔者认为,“支党”一词,决非以“轻蔑语调”解释了;又何况,“支”字在字典中,又绝无语气词之功用。事实上,“支”字是实实在在的数量词。《说文解字》曰:“支,去竹之枝也。”[14]即说,“支”,是离开了竹干的竹枝。《辞海》对“支”字的解释:“管状或分支事物的计量单位。”[15]《古代汉语词典》对“支党”一词,则有着十分明确的解释:“支党,党羽”;该《词典》词条又举例曰:“《后汉书·来歙传》:‘隗嚣(的)支党周宗、赵恢及天水属县皆降。’”[16]笔者认为,不管怎样想象,也决不应将“支”理解成“总”,将“支党”理解成“总党”。“刘备支党四万人”,实指刘备所遣的先头部队——即吴班、冯习所率之四万人马,攻占了巫县、兵进秭归。故《资治通鉴·魏纪一》载:“汉主(即刘备)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军秭归,兵四万余人。”[17]

通读裴注本《三国志》记载的关于夷陵之战的全部文字后,你便会十分清楚地了解到该战的发生、发展、结局等的全过程及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全部内容、意义。章武元年七月,刘备“帅诸军(注意:是诸军!——笔者)伐吴”[2]《先主传》890,遣吴班、冯习率部东进入峡打前阵,并很快攻占了巫、秭归;而刘备所率的主力军,则驻扎在三峡西口鱼复(今奉节)白帝城。刘备兴师后,“孙权遣书请和”、诸葛瑾执书劝说刘备联和等事,均发生在白帝城。至于刘备主力及前锋吴班、冯习等,为何长久滞留白帝、秭归,则不得而知了,但有一条是清楚的:刘备不晓军事。刘备如此而为,不仅失去了“出奇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机;同时这还为东吴打胜这场战争,赢得了最充裕的时间与空间。

《三国志·先主传》载:“(章武)二年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2]其中,“先主军还秭归”中的“还”,意非“归还”;而是“还”通“环”,即“环绕”。这一记载说得非常清楚:直至兴师的第二年一月,刘备方亲帅主力军抵达秭归,环绕着秭归扎营安寨。同时,遣吴班、陈式二将军率水师出峡抵夷陵,夹长江两岸驻扎。《三国志·先主传》又载:“(是年)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注意:是诸将!——笔者)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今长阳境)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注意:又是诸军!——笔者)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2]

总之,蜀军的这一进军过程,已将蜀军的主力与前锋一事,交待得非常清楚:即吴班、冯习率4万余人兵进秭归;而刘备则亲帅诸路大军跟随在后。那么,我们要问,蜀军的前锋部队便有4万余人,那刘备所统帅东征的总兵力又该是多少呢?笔者认为:应有10万之众。

据《三国志·陆逊传》对吴军反攻经过的记载,蜀军惨败有四处:一是主战场夷道猇亭一线。“(陆逊)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少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2]《陆逊传》1347“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2]《吴主传》1124,便被破“四十余营”,将帅被斩数人;那么,被斩杀和投降的兵士又该是多少呢?史无具体数字记载。如果说,刘备于退守的马鞍山便有“死者万数”的话,那么,蜀军于猇亭一线所损失的人马则应有数万人之多。二是马鞍山的围剿战。“备升马鞍山(今长江南岸长阳磨市境),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2]《陆逊传》1347。三是溃军逃离马鞍山后西撤途中陆路与水路上的追歼战。“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2]《陆逊传》1347于此,蜀军被损失多少人马,也同样无具体数目记载;但从《三国志·陆逊传》对此的“尸骸漂流,塞江而下”惨状的描述,则清晰可见蜀军的损失是异常惨重的。四是夷陵之战之初即黄武元年(222)正月,刘备遣吴班、陈式率水军自秭归抵夷陵,“夹江东西岸”驻营;“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2]《吴主传》1124。然,于此吴军杀蜀兵将是多少呢?其具体人数,也无史载;但既是破其“五屯”,死亡人数也不会是一个小数字。故《三国志·吴主传》总结曰:“自正月至闰月(即闰六月),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指蜀军)。”[2]《吴主传》1124-1125“数万人”,这又是一个概数。但此概数有一种解释:即2、3万人以上和9万人以下,均可以称之为“数万”。

然在裴注本《三国志》中,则有蜀汉军于夷陵之战中遭巨损的总结性的明确记载。《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曰:“权将陆议(即陆逊)大败刘备,杀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2]《刘晔传》447显然,蜀军被杀“八万余人”,此记载与笔者以上所分述列举的蜀汉军在夷陵之战中的各个战场上,被吴军所斩杀的将士人数的总和应是完全相吻合的。如此,蜀军被杀便达8万余人,那还有黄权所率江北诸军北投曹魏以及于战争中投降于吴及被俘以及被打散的蜀军呢?故说,刘备投入夷陵之战中的总兵力在10万人以上,是无半点夸张的。

[1] 张启揆.关于蜀吴夷陵之战的几个疑点[J].三峡文化,2005(1).

[2] (晋)陈 寿.三国志(全书五册)[M].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中国历代战争史话[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7.

[4] 蒋福亚.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吗[N].光明日报,1979-09-04.

[5] 彭 凯.略论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J].贵州文史丛刊.2007(3):43.

[6] 杨德炳.三国著名战例新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207.

[7] 马植杰.三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5.

[8] 中国军事通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9] 杨东梁.夷陵之战确系以少胜多[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0(2):84.

[10] 余大吉.三国军事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227.

[1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790.

[12]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M]//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87-188.

[13] (晋)常 璩.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18.

[14] (东汉)许 慎.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419.

[15] 辞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605.

[16] 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918.

[1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1990:805.

[责任编辑:刘自兵]

K 235

A

1672-6219(2017)05-0007-05

2017-03-23

袁在平,男,宜昌市群艺馆副研究馆员。

10.13393/j.cnki.1672-6219.2017.05.002

猜你喜欢
陆逊夷陵秭归
陆逊的气量
夷陵之战(下)
夷陵之战(上)
匠人:在秭归打造一艘传统龙舟
秭归端午节日文化的十大类型
原味·秭归端午
秭归端午:楚乡遗俗至今留
陆逊计灭蜀汉
对夷陵之战刘备战略决策之吾见
对刘备夷陵之败直接原因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