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苄青霉素在淋菌性外阴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7-04-02 21:52郁志云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氨苄青霉素我院

郁志云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氨苄青霉素在淋菌性外阴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郁志云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目的 对氨苄青霉素治疗淋菌性外阴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接收的淋菌性外阴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采取氨苄青霉素治疗方法,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淋菌性外阴炎时,应用氨苄青霉素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氨苄青霉素;淋菌性外阴炎;不良反应

淋菌性外阴炎是一类常见的妇科类疾病,此类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而造成的,如支原体、革兰氏阴性菌等[1],且淋菌会逐步侵袭患者的阴道、前庭大腺、尿道与外阴等部位,情况严重的会对患者的生殖健康、身心健康等形成危害。治疗此疾病时,通常是利用抗生素药物,主要起到杀菌消炎的目的。现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接收的淋菌性外阴炎患者120例,对患者实施氨苄青霉素进行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性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接收的淋菌性外阴炎患者12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经过检查与诊断,全部患者都符合淋菌性外阴炎的诊断标准,不存在其他的疾病。对照组60例患者中,年龄处在21~38岁,平均年龄为(33.45±2.14)岁,病程为3个月~3.8年,平均病程为(1.9±0.7)年;实验组60例患者中,年龄处在22~39岁,平均年龄为(33.12±2.48)岁,病程为4个月~4.1年,平均病程为(2.1±0.6)年。通过对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基本资料的分析,差异不明显,由于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实施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利用红霉素进行治疗,每次取80万单位[2],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2次/d,用药7 d则需要停药1 d,总共需要治疗28 d。而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主要是应用氨苄青霉素,每次取60万单位,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2次/d,用药7 d则需要停药1 d,总共需要治疗28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完毕后,要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实施实验室检查性与分泌物检查,及时对实际治疗效果予以观察。治疗中,还要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

1.4 疗效标准

患者全身症状得到基本的改善,且分泌物也恢复到正常状态,检查结果显示淋菌阴性,视为显效;患者全身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且分泌物有所恢复,检查结果显示淋菌弱阳性,视为有效;患者症状与分泌物等都未能得到缓解,检查结果显示淋菌阳性,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之后,对照组的显效、有效与无效分别是30例(50.0%)、18例(30.0%)与12例(20.0%),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的显效、有效与无效分别是40例(66.7%)、18例(30.0%)与2例(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通过数据的对比,实验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相对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的对比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4例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皮疹,2例出现头晕头痛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生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通过数据的对比,实验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相对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淋菌性外阴炎属于常见的妇科类疾病,一旦患上此类疾病,会对女性造成身体与精神上的伤害,也会严重威胁女性的生活质量。面对此类问题,应寻求更为优质的治疗方法,将氨苄青霉素应用其中,其比红霉素的治疗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3]。

对此,现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接收的淋菌性外阴炎患者120例,对其采取氨苄青霉素进行治疗,并与传统的红霉素治疗法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由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表明,治疗淋菌性外阴炎时,应用氨苄青霉素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1] 郭凤波.氨苄青霉素在淋菌性外阴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1):161-162.

[2] 刘海容.氨苄青霉素在淋菌性外阴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9):223-224.

[3] 张秋光,赵桂芹.氨苄青霉素干糖浆治疗4例幼女淋菌性外阴炎[J].辽宁医学杂志,1995,(04):214.

R714

B

ISSN.2095-8803.2017.22.90.0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氨苄青霉素我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使用抗生素不是多、新就好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做皮试?
更 正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头孢羟氨苄胶囊中头孢羟氨苄的含量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