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测

2017-04-02 22:13郭晓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胎盘孕妇资料

郭晓伟,陈 彦

(青州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25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年初到2016年,抽取在本院进行顺产且患有PHH的103人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择分娩于本院且没有出现PHH的105人作为对照组,对分娩的前、中、后期作出相应的估分,对PPH的测算应采用称重法,并以面积法为辅。该试验必须获得所有孕妇的赞同。

1.2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3.0版本的计算软件整理和计算所得数据,组间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病员间的过程对比

两组研究成员的年纪及产次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成员孕龄与婴儿质量都远高于对照组成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研究组的PPH预估得分及各分娩环节出血量的联系

对研究组的PPH预估得分及分娩中、后2h、后24h各期出血的r值依次是0.65、0.69、0.82,该差别有极高统计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单因素探究成果

对这两组的分娩反常、胎盘黏存、宫缩无力、下阴解剖、胎盘取拿、钳具辅助、巨大儿这一系列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多因素探究成果

在对多种因素的分析中,Logistic的渐变回归收到的模型内,其6个关键因素是:分娩反常、宫缩无力、下阴解剖、胎盘取拿、钳具辅助、巨大儿,以上因素在PPH中都具有高危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一般来说因产妇的警惕性不高,易于忽略PPH的危险性。此次调研着重预测和评估人工分娩时对PPH发生影响较大的危险因素,同时制定防治方案,争取避免PPH的产生。荷兰的专家VanStralen在调查后得出:PPH的产生率由4.2%上升至6.4%,人工取盘和该病有密切关系(OR=28.6,96%CI:27.6~28.7)。此次研究同样得出了该结论(OR=2.581,96%CI:0.713~11.674),人工取盘并不直接致使PPH产生,然而患者曾多次有过流产、护胎、盘黏及移盘等行为。胎盘残存一般在孕妇的PPH发作后方进行诊治,因此各方必须在该胎盘病症的前期注意检查和治疗。

在怀孕、待产和接生的过程中,通过整体评分及防治可有效降低PPH发生率。如今有不少调查显示,预测评分法在防治PPH的产生上拥有极大的临床意义,不过不同试验选择的预测方式并不完全一样。在此次研究中以Logistic来探究PPH的有关元素,然后给危险因素进行估测,然而在PPH患者的分娩过程中、育产的2h及24h之后的出血量和围产期的得分是有关系的(r=0.70、0.76、0.82)。在单因素审核时可知:在PHH中分娩反常、胎盘黏存、宫缩无力、下阴解剖、胎盘取拿、钳具辅助、巨大儿属于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ROC曲线去检测数字模型的实践效果,在PHH的总体评测中,其特殊性及敏感性的最优交界点依次是69.1%与78.3%。不过那些低分孕妇也不是一定不会出现PPH症状,在研究组里就有得分是0的3名孕妇出现PPH,所以不但要严防高危产妇发病,也要提高低危产妇的警惕性。

综上所述,对自愿由阴道进行分娩的孕妇,实施综合性估测,根据分值采用相应的防治方案,预防PPH的要点是前期进行科学,识别高危孕妇同时采取个体化防治计划,能有效减少PPH的产生次数。此次研究中,构造的基于多重因素的Logistic数字模型有不错的实践性,在PPH的预测上也给予了理论支持,努力降低PPH的产生次数,维护和挽救孕妇的生命安全。

[1] 谢 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1-215.

猜你喜欢
胎盘孕妇资料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