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渣再利用技术

2017-04-03 08:19高传清
上海蔬菜 2017年1期
关键词:菌菇菌渣培养料

高传清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 222100)

·食药用菌·

杏鲍菇菌渣再利用技术

高传清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 222100)

杏鲍菇采摘后的菌渣中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可基本满足多种菌菇的生长需要。利用废菌渣栽培多种菌菇具有省工省时、操作简单、降低成本、效益好等特点。本文从菌渣发酵管理、菌菇播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杏鲍菇菌渣再利用技术。

杏鲍菇菌渣;培养料发酵;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

杏鲍菇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营养丰富,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病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杏鲍菇组织紧密,富有弹性,采摘后的保鲜时间较长,适宜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工厂化生产后的杏鲍菇菌渣可再利用,用其栽培草菇、双胞菌菇、金针菇等,具有省时省工、操作简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优点。我们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杏鲍菇菌渣再利用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 杏鲍菇菌渣发酵技术

1.1 培养料的配方

按无发霉变质的新鲜杏鲍菇废菌渣80%、牛粪15%、菌菇专用复合肥2%、石灰3%配制培养料,混合后发酵。

1.2 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发酵包括前发酵和后发酵。

1.2.1 培养料前发酵(一次发酵)

在室外进行培养料一次发酵,建堆流程包括废菌渣及牛粪的预湿→翻堆→添加辅料→再次翻堆→建堆共5个步骤。将打碎后的废菌包和牛粪淋透水,加入专用复合肥和石灰,充分拌匀,适当补充水分,使湿度达到65%左右,以手握有1~2滴水珠滴下为宜。建堆高1.2~1.5m、宽1.5~2.0m,长度视菌渣量和场地而定,料堆用塑料布盖严。第2d温度开始上升,第3d料温达65~70℃时进行第1次翻堆,随后使料温保持50~55℃。2d后进行第2次翻堆,同时加石灰调节pH值至7.5左右,加水使含水量达70%左右,保持发酵1周。

1.2.2 培养料后发酵(二次发酵)

二次发酵在棚室内(菇房)进行。进棚前,室内喷水提高棚室内空气湿度,并提高室温,检查培养料堆的含水量是否与一次发酵建堆时相同。集中人力快速搬运培养料进棚集中堆放,厚度50~60cm。如料堆过干及时喷水,过湿则加强通风使其干燥,至适宜湿度后加盖覆盖物封闭棚室。闭棚后自然升温发酵2d,及时检查料温,达60℃左右时保持8~10h,调节料温下降至45~50℃保持2d,使培养料进一步腐熟。盖好棚室遮阳被,适当通风,缓慢降低室温,待料温降至28℃时即可播种蘑菇。此时培养料堆应具有浓郁的香料味而无氨味或其他异味,并有大量放线菌产生。

发酵期间需注意:(1)选择晴好天气将培养料搬运至棚内,雨天不宜进棚;(2)每d通风1~2次,以利有益微生物充分繁殖,供蘑菇菌丝吸收利用,并可杀灭有害微生物及培养料中的幼虫和虫卵,减少病虫危害。

2 出菇管理

2.1 播种

废菌渣经过发酵腐熟后即可播种蘑菇。选择优质、未老化且生长旺盛的蘑菇菌种,采用层播法将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使菌种充分接触料面,每m2播种菌种1.5包,菇房靠门口的两边覆盖湿报纸。

2.2 发菌期管理

播种后2~3d,以保湿控温、调节室内空气流通为主,紧闭门窗,酌情少量通风换气;播后4~6d适当增加通风量;播后7~10d菌种菌丝即可伸长至3~5cm;以后每d通风1次,增加新鲜空气流通,以降低料面湿度。菌丝向料内生长至培养料厚度的2/3处时覆土。最好取表层20cm以下未种过食用菌的原土作改土,要求保水性和透气性良好,每100m2培养料用改土2.5m2(加入石灰30kg、稻壳50kg),将pH值调至7~8、含水量20%左右。覆土厚2.5~3.0cm,覆土后3d喷水保湿,之后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向土壤生长,防止徒长。

2.3 出菇管理

覆土后10d左右,待土粒间菌丝伸长时诱导出菇。浇水宜少量多次,以土层表面湿透不积水、土粒完整、菌丝体表面不积水为宜。菇蕾形成期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湿度,保持温度14~20℃、空气湿度90%左右。一潮菇喷1次水,生长期尽量不喷水。根据温度变化,抓住机会出菇,在适宜出菇温度下,喷水量可加大(气温在0℃以下时不喷水)。做好菇房内温、水、气的调节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春菇一般比常规出菇提早15d左右。出菇期间,气温从低到高,每次的喷水量应由少到多,通风换气也要由小到大。注意及时采收蘑菇,采收前1d不喷水。

3 病虫害防治

蘑菇虫害主要有菇蚊、跳虫、螨虫等,病害主要有线虫病、疣孢霉病、细菌性褐斑病等。坚持采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虫害

保持菇房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铲除菇房四周的杂草和废料垃圾,室内及时消毒,通风换气;在菇房内悬挂黄板或放置杀虫灯诱杀害虫;喷洒无毒害残留的菇净1000倍液防治瘿蚊、菇蚊等害虫。

3.2 病害

可用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菇房;覆土尽量选择未种过食用菌、土表下20~30cm的土壤,撒石灰拌匀并在阳光下暴晒杀菌;保持菇房通风换气,适当降低湿度;可喷洒霉得克、咪酰胺、农用链霉素800~1000倍液杀灭真菌性、细菌性等病害。

[1]刘明军,张桂香,任爱民,等.两个双孢蘑菇菌株在高海拔地区夏季栽培中的表现[J].甘肃农业科技,2015(2):4~6.

[2]胡传久,魏海龙,程俊文,等.香菇菌糠循环利用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3(5):26~27.

[3]万水霞,朱宏赋,李帆,等.利用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J].中国食用菌,2009(4):20~22.

[4]况丹,叶亚建,王飞.杏鲍菇高产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0(16):8404~8405.

[5]徐彦军,任志华,夏先林,等.菌渣、酒糟培养料对毛头鬼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食用菌学报,2012,19(4):44~46.

[6]王欢妍,高琪昕,雷艳,等.菌渣作为有机基质在蔬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3(15):73~75.

猜你喜欢
菌菇菌渣培养料
董帅:大棚里的菌菇王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韦禾菌菇飘香 健康美味护航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蘑菇点点
我国抗生素菌渣资源化研究新进展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菌渣猪粪还田下麦稻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