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九针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

2017-04-03 09:38王明明黄雪珍吴萌萌朱才丰蔡圣朝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4期
关键词:九针三针醒脑

王明明黄雪珍吴萌萌朱才丰蔡圣朝#

(1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合肥 230038;2安徽省针灸医院合肥 230061)

●研究生论坛●

项九针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

王明明1黄雪珍2吴萌萌2朱才丰2蔡圣朝2#

(1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合肥 230038;2安徽省针灸医院合肥 230061)

中风;吞咽障碍;项九针;舌针

蔡圣朝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江淮名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针灸的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拜于蔡老门下,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吞咽功能障碍(Deglutition Disordersor Swallow ing Disorder,DD or SD)是脑卒中后并发症治疗中最棘手的难题,其发生率高达22%~65%[1],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治疗上,西医尚缺乏确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针刺是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2~3]。在跟随蔡老学习期间,蔡老运用项九针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现将蔡老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因中风后导致延髓颅神经运动核的中枢性损害。中风患者的预后与吞咽障碍的恢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医学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属于“中风、喑痱、喉痹”范畴。蔡老指出中风吞咽障碍病证表现主要为舌、咽部功能障碍,但其病位却主要在脑。蔡老认为该病的发生既有主因也有诱因。诱因主要是劳逸过度,生活起居无规律,耗伤气血;饮食不节,过于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浊瘀阻经络,蒙蔽清窍;情志不遂,忧思恼怒,导致肝失调达,气血并走于上。其主因为脏腑虚损、气血亏虚,为中风的内在因素。脑为元神之府,精明之官,风邪阻滞于脑络,导致脑脉瘀阻,气血不通,或肾精亏虚,髓海失养,气血不调,风、火、痰、瘀等乘机阻滞脑窍,致使窍闭神损,经气不通,咽喉之窍气机功能失约或失用,启闭不利。风、火、痰、瘀、虚五因素互相影响,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若风、火、痰、瘀阻滞经脉,闭阻舌、咽、喉窍,则吞咽困难。本病的发生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所致,虚是本病的根本病因,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蔡老强调因虚致瘀,瘀阻脑络为中风发病之根本,瘀血贯穿病变整个始终,祛瘀通络,开窍醒脑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主要大法。

2 治疗特色

2.1 项九针腧穴选取:风府、双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天柱、双侧翳风,针刺项部此九穴,故名为“项九针”。该法是蔡圣朝教授根据自己的诊疗经验,在“颈丛五针”[4]和“项七针”[5]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治疗头颈部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操作方法:取患者俯伏坐位,常规消毒后,取1寸毫针,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天柱直刺0.5~0.8寸,完骨斜刺0.5~0.8寸,风府向下颌方向刺入0.5~1寸,翳风向喉结方向刺入1~1.5寸。各穴进针得气后均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m in,留针30m in,中间行针1次,1次/d,14 d为1个疗程。

2.2 舌针舌三针:上廉泉(在颈部,当前正中线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体上缘凹陷处直上0.5寸)及上廉泉右、左侧旁开0.8寸。操作方法:嘱患者仰卧位或坐位,舌三针选用1.5寸毫针,针尖向舌根方向呈斜刺入1~1.5 cm,行提插捻转手法,使患者舌根有酸麻胀痛感,留针30m in,中间行针1次。舌九区[6]:按前中后和左中右将舌面分为9个区域。操作方法:嘱咐患者仰卧位或坐位,针刺结束后嘱咐患者伸出舌于口外,不能配合者,操作者用纱布夹住固定,将其拉出口外,在9区内逐一用1.5寸毫针进行点刺,每个区域点刺3次。舌根刺血:嘱咐患者张口伸舌后,术者用纱布将舌体提起,暴露舌底部,用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以出血1~2m l为宜。

3 验案举例

3.1 病例资料李某,女,58岁,2016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清,吞咽困难1月余。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自感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謇涩,饮水呛咳,流口水,饮食吞咽困难。在当地人民医院查CT示: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治疗1月后,左侧肢体仍活动不利、进食困难,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前来蔡老门诊诊治。刻下:神清,言语不利,心烦易怒,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大便干,小便微黄,舌质红,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洼田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5分。西医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熄风、开窍醒脑,蔡老给予针刺“项九针”结合“舌针”治疗,1次/d,14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进食正常,言语已基本正常,洼田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1分,余症也明显好转。

3.2 讨论患者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气火上扰,气血逆乱,闭塞不通,导致清窍被蒙、闭塞咽关舌窍。给予“项九针”结合“舌针”治疗,项九针中翳风是三焦经经穴,《针灸甲乙经》云:“口僻不正,失欠,口不开,翳风主之”。其穴下布有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针刺可以起到改善局部神经调节作用。天柱是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具有祛风、通窍之功,可治咽肿,《针灸甲乙经》云:“咽肿难言,天柱主之”。风府乃督脉腧穴,为足太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可散风熄风、醒脑开窍,能增强治疗作用。风池为治疗中风之要穴,具有疏风散寒、平肝熄风、醒脑明目的作用;完骨为胆经腧穴,可治疗喉痹颊肿;同时配合太冲、太溪平肝熄风,滋补肝肾。诸穴合用,共奏熄风通络、活血化瘀、通咽利窍之功。舌三针具有疏通经气、通畅咽喉之功。舌三针下有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神经的分支经过。针刺“舌三针”时针感向舌根部传导,使气至病所,激发舌及咽部经气,疏通局部气血,化痰开窍。点刺舌九区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舌的活动能力,加强吞咽功能的恢复。金津、玉液是治疗舌强舌肿的常用穴,点刺放血可祛瘀生新,改善血液循环,使舌体灵活、功能协调。

4 体会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增加病死率[7],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且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严重损害。蔡老依据其病因病机提出了“祛瘀通络,开窍醒脑”的治疗原则。治疗上根据自己四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项九针结合舌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针刺“项九针”通过调节颈总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量,改善脑组织供血、供氧,对病灶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可通过后组颅神经反射性地调节运动皮质及脑干束神经功能,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利于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舌与腑脏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刺“舌三针”对咽喉部肌肉的神经支配具有促进作用,使横纹肌收缩,从而恢复舌咽部运动。项九针结合舌针治疗效果的发挥依赖于神经中枢的不断调节,通过改善脑部循环,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该法简单易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8

[2]冯声旺,曹淑华,杜淑佳,等.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4):347-350

[3]陈香妹,林慧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59例[J].江西中医药,2016,47(8):71-73

[4]蔡圣朝.颈丛五针配合温灸治疗颈椎病312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6,16(5):19-20

[5]王明明,蔡圣朝.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6,15(4):34-36

[6]王明明,黄雪珍,蔡圣朝,等.针刺结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经验[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1):70-71

[7]郑宏,王盛春.针刺结合康复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1):57-59

R255.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71

2017-02-2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蔡圣朝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通讯作者:蔡圣朝,E-mail:839338600@qq.com

猜你喜欢
九针三针醒脑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新九针特色技术组合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证经验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