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2017-04-03 19:30余新燕
上海蔬菜 2017年5期
关键词:灰霉病白粉病蚜虫

余新燕

(杭州绿鹰养殖场,浙江杭州311100)

浙江地区草莓半促成栽培生长期一般为9月~翌年4月。9月份草莓进入花芽分化期,定植于大田,但每年9月浙江地区台风频发,降水较多,草莓定植后遇高温高湿易感染炭疽病;进入冬季,大棚内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害虫和灰霉病菌的生长,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极易爆发草莓灰霉病;3月份气温回升,螨虫开始发生;4月份雨水较多,应预防好白粉病。结合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有效防治草莓各个生长阶段的病虫害,是浙江草莓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1 炭疽病

1.1 症状识别

在苗圃田,感染炭疽病的草莓匍匐茎会出现凹陷、深色的透镜状病斑,病斑有光泽。染病植株萎蔫,切开其根茎,可见根茎组织从表皮到木质部变为红褐色。叶斑病也会有类似病斑,但表面不会凹陷;机械损伤的,也不会凹陷,且无光泽。

1.2 防治方法

目前侵染草莓的炭疽病菌主要有胶孢炭疽菌、尖孢炭疽菌和草莓炭疽菌,其中胶孢炭疽菌分布最广。不同种的炭疽菌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剂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治过程中应轮换用药。炭疽菌在10~35℃条件下均可侵染草莓植株,最适温度为25~30℃。炭疽菌的孢子生长需要水,湿度在85%以上时,孢子大量萌发,并借助雨水或风迅速传播。炭疽菌主要侵染幼嫩组织,因此在9月份草莓定植后至11月初幼苗阶段易发生炭疽病。结合天气变化和炭疽菌的发生条件,浙江地区草莓应在定植后雨水来临前提早预防,可交替喷洒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1800倍液或250g/L嘧菌酯悬浮剂1200倍液。

2 黄萎病

2.1 症状识别

黄萎病病原为大丽轮枝菌,染病的草莓幼苗在苗圃田常表现为同一叶柄上的3片叶大小不同,成株染病后,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黄萎病症状,冬末时病株较健株矮小,结果小,春季温度回升时,植株会表现出典型的该病症状,如老叶边缘和叶脉间变褐、失绿或萎蔫,严重时整株萎蔫,但依然会有幼叶保持生长。

2.2 防治方法

黄萎病为土传病害,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生产上常用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来预防,氯化苦消毒效果好于威百亩、棉隆等[1]。采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时,土壤温度应高于10℃、湿度40%~60%,不宜太湿,以免后期烧苗。消毒后进行松土,使土壤中残留的氯化苦气体散发出去,防止烧苗。也可用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但需要满足高温、密闭和水3个条件[2],密闭时间10~15d[3]。

3 红中柱根腐病

3.1 症状识别

红中柱根腐病病原为草莓疫霉菌,病原菌从草莓幼根侵入,并由根尖开始逐渐向上腐烂,腐烂处上部的根中柱变红。红中柱根腐病症状先表现在木质部,而炭疽病菌从幼嫩组织的表皮侵入直达木质部,症状先表现在表皮及韧皮部。

3.2 防治方法

草莓疫霉菌产生具有抗性的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遇潮湿、冷凉的土壤环境,孢子开始萌发和传播蔓延,病原菌最适环境温度20℃,可采用土壤消毒方法防治红中柱根腐病,消毒方法同黄萎病。

4 灰霉病

4.1 症状识别

11月份,浙江地区气温逐渐下降,草莓花瓣开始脱落,大棚已盖好薄膜,若遇阴雨天气,棚内温度17~25℃,易发生灰霉病。灰霉病病菌一般在草莓花瓣脱落时从萼片侵入,萼片上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斑点。天气冷凉潮湿时,病菌继续侵染并产生孢子,孢子萌发和侵染时,植株表面必须具备一定的湿度。孢子借助风和飞溅的水滴传播。

4.2 防治方法

灰霉病多发生在草莓花瓣脱落时,因此应在花瓣脱落前注意预防。另外,湿度也是诱发灰霉病的重要因素,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下雨前做好灰霉病的预防工作。每667m2可选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0~30mL等化学药剂,或667m2用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166.7g等生物药剂防治。及时摘除病果、病叶,防止病菌再传播。

5 白粉病

5.1 症状识别

白粉病早期症状为幼嫩叶片叶缘向上卷曲,病菌在叶片背面产生白色菌丝体,湿度大时,继续产生孢子,孢子随风传播,继续侵染其他植株。白粉病发生严重时,草莓果实被侵染,果皮形成一层白色的霉层,并渐渐腐烂,严重影响果实商品性。

5.2 防治方法

中等湿度至高湿、温度15~27℃最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与传播,因此9~10月是白粉病的高发季节。白粉病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很难根治。可喷洒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10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预防,9月、10月各喷1次。11月份大棚覆膜后,全棚喷雾药剂防治白粉病。

6 叶螨

6.1 症状识别

浙江地区危害草莓的叶螨主要有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叶螨以休眠的雌成虫越冬,天气转暖时,雌成虫将卵产于叶片,通过爬行和风传播。由于浙江地区采用半促成栽培草莓,叶螨在冬季也能保持活动,被害叶片初期出现褪绿斑点,严重时可看见明显的蜘蛛网。叶螨一般先危害老叶。

6.2 防治方法

叶螨喜温暖干燥环境,长势弱的植株易受害。因此,培养健壮的草莓植株,避免土壤及空气过于干燥是防治叶螨的关键。另外,频繁使用杀螨剂,对螨类的天敌危害大,也是有害螨爆发的重要因素。11月初天气转凉,在覆盖大棚膜前后各用杀螨剂防治1次,可选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1800~2000倍液杀灭成螨、幼螨、若螨,用5%噻螨酮水乳剂1500~2000倍液杀灭螨卵。药剂防治之后,建议释放天敌捕食螨防治螨类,高效又安全。

7 跗线螨

7.1 症状识别

跗线螨寄主范围较窄,主要在夏季危害,近年来,在冬季大棚草莓上也有发生,温度较高时数量增长快,从孵化到成虫只需2周。跗线螨与叶螨区别之处在于跗线螨喜食幼嫩组织,通常在未展开叶片的中脉和花苞的萼片下面危害,导致新叶卷曲,叶片浓绿且无光泽,受害植株矮化,果实变小,果实有锈斑但无粉状物,果皮常常开裂。

7.2 防治方法

跗线螨一旦发生,很难根治。建议将已经发生跗线螨的植株摘除叶片,只留生长点,并喷洒联苯肼酯或噻螨酮等药剂防治。采用跗线螨天敌(如捕食螨加州新小绥螨[4])防治效果较好,可安全有效地清除死角处的害螨。

8 蚜虫

8.1 症状识别

蚜虫可危害草莓果实和叶片,影响果实商品性。被蚜虫分泌物污染的叶片或果实会长出烟霉,称为煤污病。

8.2 防治技术

浙江地区半促成栽培草莓,蚜虫可以连续危害,但主要危害期在10~11月及次年3月气温回升以后,因此天气温暖时应注意防治蚜虫。可用啶虫脒、氟啶虫酰胺等药剂防治,其中氟啶虫酰胺不仅防治蚜虫效果较好,而且还可兼治蓟马,一般于10月初喷洒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900~1500倍液防治蚜虫和蓟马。当蚜虫虫口数量较少时,可用1.5%苦参碱可溶液剂1000倍液或1.5%除虫菊素水乳剂80~160mL/667m2防治。

9 斜纹夜蛾

9.1 症状识别

斜纹夜蛾喜温暖环境,一般11月份以后很少出现,如棚内温度在10℃以上时会发生危害。斜纹夜蛾的卵通常产于叶片背面,2~3周内孵化,幼虫取食草莓生长点和新抽出的嫩叶,虽然不会造成植株死亡,但会严重推迟草莓上市时间。

9.2 防治技术

草莓定植缓苗后喷洒氯虫苯甲酰胺,降低田间虫口基数。加强田间监测,在幼虫刚孵化时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600~900倍液防治,连喷2次,效果较好。

10 蓟马

10.1 症状识别

草莓开花后,蓟马以草莓的花为食,大量的蓟马会造成叶柄和果实表面出现铜锈斑。

10.2 防治技术

在草莓花苞初露白色花瓣时的傍晚,喷洒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防治蓟马,效果较好。

[1]王宁,张锴,郭建明,等.土壤消毒技术在国外草莓栽培中的应用综述[J].植物保护学,2014(12):143~144,146.

[2]王立刚,李维炯,邱建军,等.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生长、土壤肥力及产量的效应研究[J].土壤肥料,2004(5):12~16.

[3]张辉明,姜永平.石灰氮在草莓重茬生产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159~3160,3166.

[4]蒋洪丽,王恩东,吕佳乐,等.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不同螨态的捕食选择性急与拟长毛钝绥螨功能反应比较[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1):8~13.

猜你喜欢
灰霉病白粉病蚜虫
蚜虫婆婆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简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