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作画”的探索与思考

2017-04-04 01:15赵靓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扇面作画季节

赵靓

统编本教材的插图十分精致且意蕴丰厚。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插图是一种整合的情境图,为学生构建了有趣的故事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课堂学习从学生喜爱的图画开始,边观察边思考边学习的形式也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按顺序观察的逻辑思维,也培养了他们集中注意力观察的好习惯。于是,在描述画面内容的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他们也会更加乐于表达。

扇面作画,即要求学生在扇形的图画纸上画画。我的灵感来源于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是《春夏秋冬》,插图就是印在扇面中的四季风景,中国味很浓,我初读课文就被优美的文字和别具一格的插图所吸引,细细品味,更觉文字因插图更美,插图因文字而更灵动。

为提升学生的素养,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引导他们观察插图的特点。一开始学生对插图内容关注得多,他们能回答出插图中都是每个季节特有的景物,我继续引导,直到个别学生觉察到插图形状的不同后,便向他们介绍“扇面”,介绍扇面上的画和诗。学生充满好奇地用小眼睛盯着我,我便想借此机会在教他们认字的同时,让他们学到更多,于是就有了“扇面作画”的想法。

之所以产生这个想法,首先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很爱画画,在他们还没有学会用语言表达之前,便学会了用画笔,但在扇形图纸上作画应该是第一次,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这也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创作体验。其次,中华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如何让小小年纪的他们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呢?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最爱的日常活动,在动手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就是一个既好操作又有实效的方法。果不其然,很多学生做完作业都迫不及待地跟家长展示自己的画作,更有家长和学生一起动手做作业(如下图)。最后,为了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规定了作画的内容:挑选四季中你最喜欢的季节,画一幅美景图。从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开始,学生学习了不少关于季节的美文。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四季变化及季节特征是贯穿整个一年级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有重要意义。这次的扇面作画,就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反馈。学生在扇面上画下的景物就是季节中他们最熟悉的事物。我发现多数学生会选择课文中学到的特有景物进行创作。

王崧舟老师把语文核心素养概括为三个层次: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基于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努力去寻找三者的结合点、突破点,努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对于新教材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也是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新教材的改编和重组,不只是内容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变革,需要教师花更多的心思去钻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强调了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教材的内容是一定的,但学生是不同的,教学的背景和环境也有差异,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相沟通,最终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成为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综合性、实践性、传承性,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思考、探索。这次“扇面作画”,将激励我去探索更多有效、有趣的方法,让学生乐学语文,善学语文。

猜你喜欢
扇面作画季节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墨水作画
雷家民作品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精美的扇面
指纹来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