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个双孢蘑菇品种比较试验

2017-04-04 01:09王家才姜曙光康源春张玉亭孔维威
食用菌 2017年2期
关键词:双孢出菇蘑菇

王家才 郭 蓓 姜曙光 康源春 张玉亭 孔维威

(1 河南商丘市农林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推广中心,河南商丘47600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河南夏邑县是全国种植双孢蘑菇的主产区之一,栽培双孢蘑菇品种以As2796 为主。近年来,随着该菌株出现菌被多、簇生菇多、转潮慢、产量不稳定等退化现象,菇农的种植效益有所下降。为了在生产上找到可以替代As2796 的高产、稳产品种,试验对7 个双孢蘑菇品种相同栽培环境下比较试验,验证供试双孢蘑菇品种在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从而找到可以替代As2796的新品种,来提高产量,促进菇农增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试验以As2796 为对照,W192、W棕-2、W-3、W136、W2000为河南郑州农科院食用菌国家试验站提供;W20 为夏邑县光祥菌业提供。以上菌株由河南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自行扩接培养原种和栽培种。

1.2 试验地点和方法试验设在河南夏邑县车站镇光祥菌业,菇棚为传统砖墙立体床架式菇房。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7 个品种,2 次重复。小区长7 m(室内床架长度),宽1 m,即每个小区面积为7 m2。上下相邻2 层床架为2 次重复,依次为第Ⅰ重复和第Ⅱ重复,即每层床架为一次重复。7 个床架从西至东依次随机播种7 个供试双孢蘑菇品种,每个品种一架(7 m2),撒播1.5瓶/m2菌种。

1.3 培养基①母种培养基:采用PDA 培养基。②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麦粒55%,牛粪20%,棉子壳23%,石灰1%,轻质碳酸钙1%。料含水量60%,pH7~8。③床栽培养料配方:以栽培杏鲍菇的菌糠为培养料,添加牛粪进行发酵。以100 m2栽培面积计,杏鲍菇菌糠4000 kg,牛粪1200 kg,过磷酸钙70 kg,碳酸钙70 kg。培养料含水量60%。

1.4 堆料和发酵8月25日预堆,8月28日正式建堆,间隔7、6、5、4 d 翻堆4 次,前发酵25 d,预堆时加牛粪、碳酸钙,第2次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将前发酵的培养料于9月22日铺床,料含水量为60%,当天开始点火加热蒸汽锅炉,利用蒸汽加温进行后发酵,使料温达到60~62℃,保持24 h,然后温度降至50~52℃,保持48 h,再将温度逐渐降至30℃,整个后发酵过程大约需要7 d。

1.5 播种管理后发酵后要使温度降到30℃以下方可播种,播种前要调水,培养料水分调至62%。9月29日播种,采用麦粒种撒播。播种后菇房密闭3 d,24 h 菌丝开始萌发,48 h 开始吃料,第4 天后开始少量通风,7 d 后逐渐加大通风量,20 d 左右菌丝吃透培养料。

1.6 覆土及出菇管理覆土材料为当地的粘壤土,同时加入3%稻壳和1%石灰粉,在烈日下曝晒10 d 左右。11月20日覆土,厚度为3~4 cm。覆土至出菇阶段管理同当地传统双孢蘑菇栽培工艺。12月20日开始,7 个品种陆续出菇,12月底由于棚内温度较低,不适于出菇,进入冬季休眠期;2013年4月1日又开始出菇,至2013年5月24日采菇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双孢蘑菇品种栽培种菌丝生长情况比较试验于8月11日接种,在室温25℃条件下培养,菌丝吃满瓶口料面时用笔标记起始线,记录起始日期,培养25 d 后观察记录菌丝生长长度,每个菌株调查10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菌株的生长速率(单位为mm)。

图1 7个菌株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

从图1可以看出,As-2796、W-192、W-136、W-20这四个品种发菌速度较快,W棕-2、W-3、W-2000这三个品种发菌速度较慢。在生产上,对于发菌速度较慢的品种,安排制种周期应适当提前10 d左右。

2.2 供试双孢蘑菇品种子实体特征特性表1 可以得出:(1)从播种开始到覆土这个阶段,菌丝吃料大多在20 d 左右;(2)覆土到出菇需要30 d 左右,(试验播种晚于当地正常年份,出菇相应较晚);(3)从菌盖直径大小可以看出,W-2000和W-20两品种菌盖较大,属于大粒型品种,W 棕-2 和W-136 为小粒型品种(当然出菇大小同时也与出菇疏密有关,出菇较疏个菇较大,出菇较密个菇较小)。

表1 供试双孢蘑菇品种特征特性

2.3 产量比较从表2 中可以看出,产量最高的是W棕-2,小区平均产量为67.17 kg,与对照As2796相比,高43.6%,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为W-2000,小区平均产量为51.72 kg,与对照As2796 相比,高10.6%,未达到显著水平。W-192 小区平均产量为48.84 kg.与对照As2796 相比,高4.4%,未达到显著水平。W-3、W-136、W-20 这3 个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品种As2796。

表2 供试双孢蘑菇品种产量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由于试验安排的较晚,秋冬季基本上没有正常出菇,对试验总产量影响较大,小区试验产量较低。根据河南豫东地区双孢蘑菇栽培季节,要使双孢蘑菇在10月下旬开始出菇,必须在6月中旬至7月初生产双孢蘑菇栽培种。栽培种生产过早易造成菌龄过长,菌种老化,播种后生活力较差而影响产量;栽培种生产过晚则导致播种较晚不能在秋季正常出菇,造成减产。

试验结果可以看出,W-192 和W-2000 产量高于对照As2796和其他供试品种,这两个双孢蘑菇新品种适宜在生产上推广。

猜你喜欢
双孢出菇蘑菇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新鲜双孢蘑菇采收和自动化分级方法研究*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探讨
袋料香菇阴雨季节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爆图团
西藏野生双孢蘑菇栽培种营养成分研究
蘑菇
蘑菇伞
白灵菇14种出菇方式的操作方法与优劣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