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方案

2017-04-04 09:11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血吸虫病

李 巍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佳木斯 154700)

家兔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方案

李 巍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佳木斯 154700)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血吸虫起因、流行与防治方法。

家兔;血吸虫病;防治方案

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其中,日本血吸虫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种血吸虫是日本人在日本首先发现的,故定名为日本血吸虫。家兔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日本血吸虫是一种多宿主寄生虫,对人畜的危害极为严重,对牛、羊、猪、犬等也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家兔均为圈养或笼养,鲜有机会感染水边从中间宿主钉螺中逸出的尾蚴,因此自然条件下患血吸虫病的机会很少,但在牛羊等反刍兽吸虫病的高发地区,家兔往往可由于采食含有吸虫感染性幼虫的饲草,喝进含吸虫感染性幼虫的饮水等而发病,有时可造成严重危害,而且我国确实在家兔宰后检疫中发现过自然感染的病例,现就此病的流行和防治介绍如下。

1 病原

日本血吸虫在分类上隶属分体科、分体属,是动物寄生性吸虫当中唯一雌雄异体的吸虫。外观线状,雄虫乳白色,长8~20mm、宽0.50~0.55mm,口吸盘位于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在口吸盘不远处。雄虫体壁自腹吸盘开始到尾部,从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雌虫暗褐色,比雄虫细长,长15~26mm、宽0.3mm。

日本血吸虫的幼虫自卵之后,经历毛蚴、胞蚴和尾蚴三个阶段,从胞蚴到尾蚴是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卵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74~l06μ m×55~80μ m。卵壳比较薄,一侧有一小棘。成熟卵内含有毛蚴,在毛蚴和卵壳间隙中往往可见到大小不等的油滴状分泌物。尾蚴大小为280~360μ m×60~90μ m,尾部分叉,尾叉长约50~70μ m。

2 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兔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可逆行至肠黏膜下层静脉末梢。雌雄虫一般呈抱含状态,一条雌虫每天能产1000个左右卵。虫卵在肝脏和肠壁逐渐发育成熟,内含毛蚴。随着肠壁肌肉的收缩,使结节和坏死组织向肠腔破渍,虫卵得以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落入水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很快孵出毛蚴,毛蚴借周身的纤毛迅速游动,遇到中间宿主钉螺后迅即钻入螺体内。在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先形成长形囊袋状母胞蚴,一个母胞蚴体内胚细胞可以形成50多个子胞蚴。子胞蚴发育成熟后其体内胚细胞又生成很多尾蚴。一个毛蚴经过这样的无性繁殖之后,可产生数万条尾蚴。在20~30℃条件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个月。从钉螺释出的尾蚴尾部有两个叉,一般都是在水的表层游动,如果找不到中间宿主,就会在几天内死亡。遇到宿主可经皮肤直接钻入宿主体内,变成童虫。童虫随血流或淋巴液到达右心,经由肺循环、体循环最后到达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发育为成虫。从侵入宿主到发育为成虫大约36d,成虫在体内可寄生3~4年以上。喂饲含有尾蚴的草或饮水,也可以通过消化道黏膜感染宿主。

3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本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迄今报道有40多种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其中耕牛和沟鼠感染率最高。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水牛数量多,经常性接触含有尾蚴的所谓“疫水”,是传播血吸虫病的重要因素。

(2)中间宿主。我国的钉螺均为湖北钉螺,多在河边、湖岸、稻田以及杂草丛生的泥水中孳生繁衍,数量巨大。从钉螺体内释出无以数计的尾蚴漂浮游动在水表层,成为传播血吸虫病的疫水。凡是钉螺多的地方,血吸虫人畜感染率就高。

(3)感染途径。尾蚴经皮肤或经消化道黏膜感染。圈养或笼养的家兔主要通过采食带有尾蚴的青草感染。

(4)易感宿主。该病与兔的品种、性别无关,与日龄有一定关系。哺乳幼兔因尚不能大量采食青草,感染率较低,断乳后以自己采食为主,感染机会加大,感染率迅速增加。

4 症状

家兔轻度感染后,一般看不到明显临床症状,体温正常。重度感染后表现腹泻、便血、消瘦、贫血等。最后会导致家兔腹水过多,甚至死亡。

5 病理变化

感染家兔宰后检查可以发现病变,主要在肝脏。早期感染的在肝脏表面有散在的针头大小灰白色或灰黄色小结节,在肝脏切面也有,系虫卵结节。感染严重的,肝脏略肿大。消化道以十二指肠病变明显,肠壁肥厚,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变化,浆膜下有散在的粟粒大小灰白色结节。晚期病例肝脏硬变、缩小,表面粗糙不平,常有灰色网状花纹和细小结节。展开肠系膜观察,可见临近病变肠段系膜静脉内的成虫。

6 诊断要点

由于家兔轻度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故必须根据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确诊。

7 中西医综合防治

血吸虫病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人、畜同步防治。抓住控制和消除传染源,消灭钉螺和管好饲草、水源三大环节。

在血吸虫疫区,定期对家兔群普查,发现阳性兔立即隔离,用吡喹酮治疗,按照每天15~20mg/kg内服,连续3d。或者用硝硫氰胺静脉注射,一次治疗量为4~6mg/kg。集中患病兔粪便发酵处理。在兔场周围积极采取措施消灭沟鼠等啮齿类动物。配合地区的血防工作,采用各种方法消灭钉螺。饲草应来自没有钉螺孳生的山坡、丘陵或距离水域远的地区。用水选自井水或其他确保无钉螺的水。

中草药治疗,可试用以下方药:①南瓜子40g,研末,日服2次,连用10日;②半边莲(干草)10g,分2次煎汁服,每日每只2次,连用5日;③黎芦(用米泔水浸煮取汁)3g,再与鲜生地4g、紫草4g,煎汁,共混汁,日分2次服用;④藜芦2g,黄连、槟榔各3g,木香4g,共煎取汁,日分2次服用。

[1] 王益,施晓华,张素娥,等.日本血吸虫病经胎盘传播家兔血清抗体的检测[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1,13(4):224-226.

李巍(1977—),女,黑龙江省汤原县人,本科学历,副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钉螺血吸虫血吸虫病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2016—2021年池州市贵池区新发和复现钉螺情况分析
肉牛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
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的致病差异
一种快速鉴别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雌雄性的方法
血吸虫的种类:并非固定不变
血吸虫并非“吸血虫”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一例牛血吸虫病的诊疗与体会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