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加减治疗腰腿痛85例

2017-04-04 17:15徐昌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白芥子直腿腰腿痛

徐昌万

(重庆市万州区徐昌万中医门诊部,重庆 404000)

阳和汤加减治疗腰腿痛85例

徐昌万

(重庆市万州区徐昌万中医门诊部,重庆 404000)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85例腰腿痛采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7例,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76%。结论:阳和汤加减治疗腰腿痛疗效较好。

腰腿痛;阳和汤;治疗观察

笔者用阳和汤加减治疗骨质退行性病变及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5例,均为门诊患者。有腰腿痛,单侧或双侧下肢酸胀感、放射痛或麻木感,部分患者有间歇性跛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膝反射减弱或脊柱侧弯。均经X线片、CT或MRI确诊为骨质退行性病变或腰椎间盘突出。年龄30~75岁,平均45.5岁;男49例,女36例;病程3个月~15年。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或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显示骨赘增生或椎间盘突出。

排除标准[2]:腰椎管狭窄、腰椎小关节紊乱、马尾神经瘤、硬膜外肿瘤、脊神经根炎、腰骶部先天畸形、腰椎骨折、脱位、关节结核、腰椎占位、股骨头坏死等,合并内脏器官急重症。

2 治疗方法

用阳和汤加减。熟地30g,鹿角胶15g(烊化),干姜10g,桂枝10g,麻黄10g,炙甘草10g,白芥子10g,制乳香10g,蜈蚣2条,制附子20g(先煎1h),砂仁10g。痛甚加制草乌15g。湿重加海桐皮20g,薏苡仁30g。偏热加忍冬藤20g,地龙15g。麻木胀痛加穿山甲6g,天麻10g。兼阴虚加生地20g。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200mL,混均分3次饭后1h温服。并用药渣炒热熨烫患处,每日1次,每次30min。服药期间禁食萝卜、绿豆、蚕豆。长期硬板平床休息,勿负重受寒,少蹲低座,远房事。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观察效果。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恢复原工作。显效:腰腿痛基本消失,无明显压痛点,基本恢复工作,仅劳累和天气变化时有较微疼痛。有效: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受影响。无效:症状,体征基本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37例,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76%。

5 病案举例

张某,男,49岁,搬运工人,2013年5月13日初诊。1年前因扛包用力过猛,顿觉腰部“咔喳”一声,继而腰痛,右下肢胀痛,但能忍受,未引起重视,自购跌打万花油、三七伤药片等中成药,治疗两周症状有所缓解,但不能负重。诊治前1个月腰及右下肢疼痛加重,并从大腿后面小腿外侧至脚跟剧痛,县医院住院诊治,确诊为“腰L4-5椎、S1椎腰间盘突出”,用牵引、理疗、针灸、药物治疗15天效果不明显出院。面容痛苦,跛行,右腿胀痛至右踝关节,右足指麻木、冰凉,时头晕耳鸣,夜尿清长,大便秘结,怕冷,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腰痛。证属肾阳不足,肾精亏损,寒湿瘀阻。治宜补肾生精,温阳除湿祛寒,活血化瘀通络。药用熟地30g,鹿角胶15g(烊化),干姜10g,桂枝10g,麻黄10g,炙甘草10g,白芥子10g,制乳香10g,蜈蚣2条,砂仁10g,制草乌15g(先煎1h)。水煎服,1日1剂,10剂。并将药渣炒热熨烫患处30min。3个月内勿负重用力,平卧硬板床,勿食生冷寒凉之物,远房事。10天后疼痛减轻,衣着恢复正常,跛行消失。查舌苔变薄,脉沉而有力,右下肢直腿抬高近60°。效不更方,继服10剂。2013年6月5日再诊,腰腿痛消失,足指麻木未作,余症已除。强调尽量勿早负重受寒,上方略加减做成药丸巩固1个月,后随访1年未复发。

6 讨 论

腰腿痛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多腰、腰骶、臀部等处疼痛并伴一侧或两侧下肢胀痛。多因肾精不足,阳气不振,气血亏虚,卫阳不固,风寒湿邪入浸,久而瘀阻络脉,伤其筋骨而致。王肯堂《证治准绳·腰痛》谓:“腰痛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素问·脉要精微论》谓:“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之腰脚,而三阴三阳十二经八脉有贯肾络于腰脊者。”《诸病源候论》指出:“阳病者,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阴阳俱受邪气者,故令腰痛而不能俯仰。”[3]明确指出肾虚及外邪入浸是腰腿痛的主要发病机理,肾虚是发病的关键。治宜补肾生精,温阳祛寒,除湿通络。阳和汤加减方中熟地、鹿角胶、怀牛膝补肾生精壮骨,制附子、干姜、桂枝、麻黄温阳祛寒除湿,白芥子、乳香、蜈蚣辛温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砂仁、甘草醒脾和胃、固护中焦。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疗效颇佳。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2] 林一峰,直廖亮,梁祖建,等.从督脉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0,8:99.

[3] 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01-306.

R255.681.57

B

1004-2814(2017)07-0775-02

2017-01-04

猜你喜欢
白芥子直腿腰腿痛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针刺结合艾灸仪治疗寒湿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颈肩腰腿痛独特蜂疗 创造外敷治愈前列腺
直腿坐强腰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