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017-04-05 11:04
中国中小企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微知识产权意见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蔚然成风。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双创”环境不断优化,“双创”氛围不断向好,“双创”对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作用日益显现。实践表明,“双创”已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培育新动能、壮大新经济的重要动力。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工信部联合多部委连续出台了《关于全面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强化服务,为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展提供有效途径,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以及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构建“双创”支撑平台的战略部署。

借力小微企业双创新动能 驱动我国经济转型新发展

2016年1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构建“双创”支撑平台的战略部署;秉承《中小企业促进法》对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要求,从构建创业创新生态、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营造创业创新氛围的角度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智慧发展、平台发展、生态发展,借基地之力创新模式、汇集众智,持续提高小微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挖掘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在于折射出我国对于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支持和引导转变——更开阔的思路,更包容的方式。在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思路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政府直接干预转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市场化的方式培育和引导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二是从直接扶持创业企业本身转向从营造创业创新氛围、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强化创业创新支撑能力、规范创业创新服务、构建创业创新生态的角度间接地去推动双创。

在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方式上更加凸显市场化、更加强调效能,更加注重效果,形成了中央统领、行业主管部门协调、地方主管部门推动的“大双创”推进模式。通过构建更加适宜、更加宽松、更加包容的创业创新环境,实现在更大层面上、更深层次上推动创业创新。

《指导意见》是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基地为载体、以服务为抓手、以生态为保障,对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的服务提供方式、基地运营模式和运营主体资格提出了七项主要任务,为培育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 全面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017年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的指导意见》,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通过政策引导和强化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启动实施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并在32个城市从完善政策环境、构建服务体系、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的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等方面开展试点。推进工程实施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逐步建立,扶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本次印发的《关于全面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的指导意见》是在总结2009年以来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取得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市场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相结合、有序推进与探索创新相结合、分类指导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为导向,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建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作用,将专利信息资源与中小企业、产业发展三者深度结合,推动专利的高端运用。

二是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订单式的专利技术研发机制,同时,优化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中小企业创新的良性循环。

三是打好政策“组合拳”,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创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方式,进一步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破解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难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防波堤”。完善中小企业维权援助工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通过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激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探索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新模式。通过多策并举,全面优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环境,有效利用知识产权社会力量为中小企业服务,对推动中小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六是支持知识产权跨境合作,助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联合开展海外专利布局工作,指导中小企业海外获权,加强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有利于保护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规避知识产权纠纷。

七是全面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环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有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明确信息化八项重点任务 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展

2017年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在此项中小企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将要显著提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推动组织管理变革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

此外,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比例不断提高。同时,培育和发展一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具有创新发展优势、经营管理规范、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通过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与大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能力能够显著提升。

据了解,作为工信部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缓解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进一步优化完善信息化应用和推广环境,对提升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2005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具有明显信息化优势、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集聚了一批优质的信息化服务资源,形成了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和创新发展的服务网络。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突出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服务平台化与应用网络化相结合、示范带动与协同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落实“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方向,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以信息技术提升研发设计水平。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CAD/ CAE/CAPP/CAM)系统应用的作用,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研发平台,推广应用数字化产品建模工具、三维及虚拟现实模拟设计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用户参与式的研发设计、仿真与验证分析,实现大中小企业协同研发与产品设计的网络化。

二是以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方式。要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和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为支撑作用,推广“智能制造”信息化集成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智能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水平,推进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为先进制造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支撑,实现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三是以信息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中小企业以租代建、支持核心业务发展、覆盖企业经营管理链条的便捷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动经营管理信息化向商业智能(BI)转变和关键环节的整合与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程度,为中小企业降低信息化应用的成本和门槛,实现中小企业内外部管理信息的互通与共享。

四是以信息技术优化市场营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拓展市场空间,发展社交型电子商务和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构建覆盖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全链条的产品品质追溯系统,优化互联网产品质量监督环境,为精准化营销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中小企业营销模式的网络化、精准化。

五是探索互联网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要加快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展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集聚各类金融资源,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协作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六是引导大型信息化服务商服务中小企业。要支持大型服务商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各类资源,支持大型信息化服务商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开展务实合作,培育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市场,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七是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要推动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打造特定行业、领域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各种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通过集聚整合专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难题提供对策。

八是加强案例研究和应用宣传。建议各地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开展信息化相关创新政策试点,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推广行动,通过加强跨区域合作与交流,总结和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猜你喜欢
小微知识产权意见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小微课大应用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小微企业借款人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小微企业重在强身健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