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互助 共谋发展

2017-04-05 01:01蒙秀溪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芦笛保教示范园

蒙秀溪

2016年12月8日上午,桂林市秀峰区芦笛幼儿园(以下简称芦笛幼儿园)举办了第二届讲故事大赛。该园吴卓逸小朋友站在话筒前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声音清亮,举止大方,还伴有可爱的肢体动作……看着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园长肖霄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只要保证孩子在园里的安全就可以了,根本没精力也没能力设计这样的活动。但在机关二幼的帮扶下,我们的保教水平一年一个变化,现在已经是多元普惠性幼儿园了。”

肖霄园长口中的“机关二幼”是桂林市机关第二幼儿园(以下简称机关二幼);芦笛幼儿园的变化,正是得益于机关二幼的“精准帮扶”。为提升辖区民办幼儿园的保教水平,加快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步伐,秀峰区于2014年实施学前教育“精准帮扶”,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2016年获选为“广西学前教育改革试验区”。

精准帮扶,提升民办园办园品质

秀峰区东方日出智力幼儿园(以下简称智力幼儿园)也和芦笛幼儿园一样在“精准帮扶”中获益,该园在秀峰区解放西路幼儿园(以下简称解西幼儿园)的帮扶下发生了蜕变。智力幼儿园是一所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原本基础不错,但由于办园时间久,加上收费较低,再无力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培养师资。

“与解西幼儿园结对后,我园改变很大,一个很突出的表现,是招生容易了很多。几年前,为了吸引更多孩子,我园老师要到街上发传单,但效果仍然不佳。如今不一样了,我园的保教质量逐年提高,还获得了秀峰区民政局社会组织评估的4A级幼儿园称号,附近的家长纷纷主动把孩子送来我园。就在上个学期,都临近期末了,还有50多名幼儿入园!”智力幼儿园园长张兵对“帮扶机制”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秀峰区教育局进行“精准帮扶”的改革?据秀峰区教育局局长康岱增介绍,该城区目前拥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市级一类幼儿园2所,优质公办园数量居桂林市前列,但民办园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仍存在基础差、教师流动性大、发展缓慢等问题。为此,该城区依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具体要求,于2014年启动了“秀峰区学前教育提质创优工程”,开始建立学前教育“精准帮扶”機制。2015年,该城区立项桂林市“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示范园帮扶多元普惠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启动课题后,秀峰区按照“自主参与,试点推进”的原则,组织辖区内3所省级示范幼儿园与4所多元普惠幼儿园结成了帮扶对子。“我们有基础、有能力开展这项工作。”康岱增局长信心满满地表示。

金豆豆幼教集团下的秀峰区西岭3Q贝贝幼儿园(以下简称3Q贝贝幼儿园)也是秀峰区“精准帮扶”的受惠者之一,与之结对的是76140部队幼儿园(以下简称部队幼儿园)。3Q贝贝幼儿园园长黄志山告诉记者:“部队幼儿园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了我园的管理弱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现在,我园已经跨过了原始的听、看、观的管理阶段,管理更加规范、系统了。去年,我园的资料管理工作还获得了桂林市的优秀等级。”

为确保“精准帮扶”有序开展,秀峰区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三年中,秀峰区共筹措资金1 000多万元,作为公、民办幼儿园的改扩建、购买设施设备经费,同时制定《秀峰区学前教育奖补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普惠园优质优价收费及税收优惠制度,扶持普惠园发展。此外,该城区还组织教师参加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并组织教研员、优秀园长及各园骨干教师成立了“秀峰区学前教育培训中心讲师团”,围绕当前学前教育的焦点问题,平均一两个月开展1次“教研智慧论坛”活动和其它专题讲座,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们开展示范园帮扶普惠园活动,目的是以示范园的优秀管理理念、师资、文化带动普惠园发展,实现普惠园与示范园‘规范管理一个样、教研培训一个样、内涵建设一个样的目标,最终提升整个城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康岱增局长对记者说。接下来,秀峰区还将依托高校,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促使教育局、教研室与各幼儿园间的多层联动,推动区域学前教育走上优质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结对互助,提升幼师队伍整体素质

“如果没有‘师傅的指导和鼓励,我连上公开课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参加比赛,而且还在比赛中获奖了。”3Q贝贝幼儿园教师滕章媛感慨道,“以前一听说有比赛,我就躲,因为没有底气,害怕。现在,我只要看到比赛通知,就主动要求参加。”2015年10月8日,滕章媛参加秀峰区青年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抽签时,她抽到的活动内容是一首她完全陌生的歌曲《大鞋与小鞋》。正当她茫然不知所措之际,她的“师傅”赶到了。在“师傅”的指导下,她很快理清了教学活动的思路和整体构架,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6份说课稿和6份教案设计。

“当时真是超级紧张,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可看到台下‘师傅鼓励的眼神,我就豁出去了。最后,我得了二等奖。当时,很多参赛选手是示范园的老师,我一个民办园老师居然获奖了,真是不敢想呀!”回想起那次比赛,滕章媛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自那之后,滕章媛一改以往的羞怯、不自信,保教能力逐步提升,如今已成长为3Q贝贝幼儿园的骨干教师。

滕章媛的成长是秀峰区幼教教师“结对帮扶”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教师“结对帮扶”是秀峰区学前教育“精准帮扶”机制的一项核心工作,共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领导层结对,由示范园领导层对受助园领导层进行园所管理、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指导;二是教师结对,由示范园骨干教师对受助园教师进行区域设计、活动安排等方面的指导。通过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帮扶园向受助园“输入”先进的管理经验、保教方法,有效促进了受助园师资素质的整体提升。

“说实话,民办园的老师也知道开设活动区的重要性,却是有心无力,因为他们不懂怎么划分活动区域,不懂如何投放材料。”机关二幼园长王馨萍说。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民办园教师缺乏专业引领,“师徒结对”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据了解,教师的“结对”方式是多样的,除了常规的跟班跟岗学习,师徒间还可以通过“秀峰优质幼教群”“结对帮扶群”“秀峰区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等QQ群、微信群进行交流互动、共享经验。此外,结对园双方还经常开展园际教研活动,丰富了结对帮扶的内容。

“机关二幼和我们结对后,王馨萍园长亲自带着副园长、保教主任和骨干教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划分活动区域、制作区域材料和组织区域活动。在机关二幼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进步很快。”芦笛幼儿园园长肖霄说。尤其令该园教师感动的是,机关二幼的“师傅”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指导她们,有时在深夜还通过QQ、微信与她们沟通交流。

深化帮扶,推动区域学前教育全面发展

“精准帮扶”成效如何,幼儿的进步和家长的认可是最好的佐证。对家长李秀青来说,芦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升直接体现在了孩子的身上。她告诉记者:“开始时,我的小孩不是很愿意去幼儿园。但现在他每天晚上都要听肖园长的‘园长妈妈的睡前故事才肯入睡,早上一大早就起床吵著去幼儿园,在家还懂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呢。在幼儿园老师们的引导下,他变化很大。”

而解西幼儿园的帮扶,则让智力幼儿园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智力幼儿园园长张兵告诉记者,过去,家园沟通一直是令她备感困扰的问题。“以前园所举办活动需要家长配合,不少家长会找各种理由推脱,还不时有家长到园里闹事的情况发生。自从和解西幼儿园结对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现在,只要有活动,家长都能积极参与,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张兵园长说。

“精准帮扶”既改变了4所受助园,也促使3所帮扶园主动自省和提升。对3所帮扶园来说,“帮扶”工作是对自身办园水平、师资水平的一大考验。通过两年多“精准帮扶”的考验,秀峰区3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均于2016年顺利通过自治区示范幼儿园的复评验收。

各园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预示着秀峰区“精准帮扶”机制逐渐走向成熟。而这只是秀峰区打造“广西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的第一个阶段。据康岱增局长介绍,该城区下一步将从教师帮扶、管理帮扶等基础帮扶逐步过渡到建设园所特色文化、打造区域特色学前教育课程等更高层面的帮扶。“我们不仅要缩小示范园与普惠园的发展差距,还要打造各具特色的普惠园,形成一园一品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康岱增局长说。

如今,秀峰区教育局已经初步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以进一步释放“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红利。未来三年,秀峰区将围绕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工程、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工程、园所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以及优化办园品质、优化保教质量、优化园所内涵“三个优化”,做好做足区域学前教育提升发展的工作,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在充分吸纳江苏等国家改革试验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出适合我们秀峰区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之路,让秀峰区学前教育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康岱增局长信心满满地说。

(责编 莫东霞)

猜你喜欢
芦笛保教示范园
如何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实施保教融合?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平乐十八酿
空气炸鸡翅
杧果布丁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流翔高钙花生 托起示范园主“致富梦”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鲁米诗两种译本对照
流翔高钙对比示范园,在齐鲁遍在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