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2017-04-05 07:14张祥永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2期
关键词:同济大学节约型校园

张祥永 于 鲸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张祥永 于 鲸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目前中国绿色校园建设呈现阶梯状快速发展,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近几年也蓬勃发展。本文在研究中国绿色校园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路径。

环境教育;影响因素;实施路径

高校环境教育是国家环境教育的核心环境,在高校中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促进培养青年绿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社会的普及。

1 发展现状

清华大学于1998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通过推进绿色教育、绿色科研和绿色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等活动付诸实践。“绿色大学”建设是指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生态文明理念和节能环保思想融入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和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

直到2007年,同济大学树立全国第一个节约型校园示范,一批高校引领和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已覆盖全部部属院校并带动了一批地方院校的示范校园建设数量超过300多所,形成中国绿色大学和中国绿色校园社团两个联盟组织。

1.1 中国绿色大学联盟

2011年6月,在同济大学倡议和一批节约型校园示范的核心高校的积极响应下,中国绿色大学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宗旨是加强交流,整合资源,深化和推进中国绿色校园建设,引领中国绿色大学的发展。中国绿色大学联盟中的8所高校均为我国首批节约型校园示范院校。

1.2 中国绿色校园社团联盟

2016年11月,中国绿色校园社团联盟(CGCAN)正式成立。联盟第一批会员由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48所高校组成,致力于打造绿色社团合作交流平台、绿色创新创业指导平台、绿色学生领袖培养基地和绿色校园建设参与基地,围绕创新创业、文化传播、交流培训等板块开展活动。计划在2017年开展“向日葵”校园精英计划、“绿色之声”品牌讲座、“绿色风暴”主题创新创业大赛等特色活动。

1.3 分布特征

目前,我国共建有联盟组织2个,主要包括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等(见表1),此外还有一些近年来发展比较好的,如厦门大学等。

联盟成员中以建筑与工程类学科实力基础强的高校最多,地区分布上最多的是北京市高校占7所,其次是浙江和上海的高校共占5所,总体分布特征,呈现“一带一轴”的分布格局,即北起天津南至珠三角的绿色校园建设“沿海带”,以及东起长三角西至重庆的绿色校园建设“沿江轴”。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2 影响因素分析

虽然在各地区都有建立绿色校园,但绿色校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影响力相对有限。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环境教育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缺少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专业师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责任和意识的缺乏等,这些因素均是限制绿色校园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2.1 政策和资金驱动不够

我国陆续出台了绿色校园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文件,2007年以来,教育部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启动三批示范高校共72所,开展节约型校园示范建设工作。学校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用能总人数和总建筑面积都增加的情况下,年度能耗总量下降约10%、人均综合能耗下降约16%,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首批12所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高校中的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都成为中国绿色大学联盟或中国绿色校园社团联盟的主要成员。

表1 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中国绿色校园社团联盟代表成员

但是,目前大部分地区促进绿色校园建设的具体支持政策有限,除了北京、上海等几个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发展较为突出的绿色校园建设外,其他的绿色校园建设普遍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缺乏政策导向和扶持。

2.2 专业师资人才严重短缺

从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专业师资相当匮乏,教师的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表现不足以起到引导示范学生的作用。目前,仅有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少数高校才具备开设专业教育的条件,如清华大学开设《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邀请该校在各领域长期开展生态文明研究和实践的4位院士和10位教授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阐述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介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第一讲就由我国著名的环境工程专家钱易院士讲授,她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已经致力于环保研究50余年,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能有这样师资条件的高校不多,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

2.3 社会责任和意识的缺乏

考虑到既要为当代人着想,也要对后代人负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回应世界人民期待所提出的中国方案。高校教育环境适合共同探讨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是怎么出现的?适合培养青年人才的社会责任和意识,建立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知识观(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如同济大学率先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更加强调大学在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但是,同样存在少数高校的实施主体要么是被动配合相关部门推进环境教育工作,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责任和意识,要么就是没有切实落实绿色校园建设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2.4 制度保障不到位

高校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系统的环境教育机制,其课程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缺少专业化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硬件环境也不完善,关于环境教育的实践场所相对较少。

3 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3.1 政府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全员参与绿色校园实践,系统完善环境教育机制

在节约型校园建设取得良好进展的基础上,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部署,教育部开启了从节约型校园向绿色校园迈进的进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16年在设置学校绿色发展研究基金、与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国绿色校园设计联盟、布局绿色校园示范项目、召开首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论坛、搭建高校基建战线人员发展平台等工作,全面推进绿色教育建设,推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还成立学校绿色发展研究基金,支持学校在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文化、绿色建筑、绿色运行、绿色服务、绿色生活等领域开展课题研究。

政府在节约型校园向绿色校园建设进程中,规划和实施效果显著,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环境教育顺利实施与开展。但我国学校数量多,从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高校建设和两个“联盟”的代表成员来看,教育部直属高校发挥着主要作用,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参与较少,影响有限。今后需要贯彻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校园建设;严格按照绿色校园国家标准开展绿色校园实践;合理使用学校绿色发展研究基金,增强高校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意识,从根本上形成系统的环境教育机制,促进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的发展。

3.2 绿色教育,普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施绿色教育,加强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建设。浙江大学每学期为一、二年级本科生安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人类文明》等通识课程,使非环境与资源专业的每个学生在大学阶段可以接受一次环境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育,普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清华大学开设“生态文明十五讲”,采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课外实践”的通识课程模式,课程汇报集中展示同学们参加课程和自己进行探索性实践的成果,如教室及宿舍节能调查、雾霾对户外锻炼的健康影响分析、校园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微环境对PM10的影响观测、大学生碳足迹调查等内容。同济大学建设2012年起开设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其“可持续发展与未来”课程,以2016年公选课为例(见表2),涉猎面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对同济大学的跨学科通识课教育贡献了新鲜的血液和创新的思维。

表2 同济大学2016年《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公选课

加强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在高校进行系统,完整,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覆盖,实现普遍开放共享,鼓励师生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加快推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普及。

3.3 绿色科技,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扩展环境教育方式

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和绿色校园建设试点。修订和落实学校建设标准,强化绿色节能环保要求。完善评价监管措施,形成有利于节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学校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类资源,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用新能源、新技术。如浙江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均开展了以节能、节水、环保、资源利用为主题的校园科技发明与实践活动。

环境教育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为普及环境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如手机终端的信息容量大、信息资源共享方便、信息沟通迅速;高校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扩展环境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与参与的方式显得更为行之有效。

3.4 建设美丽校园,通过环境教育氛围育人

按照绿色校园国家标准进行绿色校园规划与设计、可持续发展领域教学科研的创新、绿色环保科技的应用、校园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管理、绿色人文及人才培育等,加强校园绿化和环境美化。高校开展环保主题活动、低碳出行、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营造绿色人文,如西安交通大学先组织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节能减排大赛校内选拔赛进行遴选,再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同济大学等高校开展绿色校园建设文化活动(见表3),倡导由学生管理学生,开展各类校园文明、校园节约宣传教育活动。

表3 部分高校绿色校园建设文化活动

完善校园环境安全标准,严格环保检测与管理,为师生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广泛开展绿色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绿色环境教育的氛围,打造大家参与环境教育活动,形成争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先锋的局面。

[1]国发〔2017〕4号,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WDCM.http://www.csdp.edu.cn/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

[3]WDCM.http://unep-iesd.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180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4]WDCM.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index.html清华大学.

[5]WDCM.http://www.zju.edu.cn/浙江大学.

[6]李箫童.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综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05:110-114.

[7]张风娟.推进环境教育应对环境调整[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05:97-98.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University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ZHANG Xiangyong YU Jing

(Haikou College of Economics,Haikou,571127)

At present,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ampus in 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and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campus construction,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Influencing factors;Implementation path

张祥永,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设计、可持续教育方向的研究

X21

A

1673-288X(2017)02-0094-04

项目资助: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海南岛全民环境教育机制再造研究,项目编号:QJY1251542)

引用文献格式:张祥永 等.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路径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94-97.

猜你喜欢
同济大学节约型校园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