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和来一次时空穿越

2017-04-06 08:11莫建斐
西江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堵墙墙体时空

莫建斐

到中和来一次时空穿越

莫建斐

匣钵碎片上的文字纹路清晰可辨。

位于广西藤县藤州镇中和村的中和窑址是文物保护单位。在一个周末,我有幸跟随梧州市作家协会的文友走进中和村,心里那份对往昔岁月足迹追寻的意念,在时空中实现了穿越。

虽然早早就查阅了相关资料,但当我走进村子,得到的第一印象还是令我惊讶:用烧瓷器的匣钵作材料砌成的房屋比比皆是,村道上铺满瓷器的碎片,在某些角落还可看到堆积如山的窑具。有好几条道路也用匣钵铺设,路面上的匣钵清晰可见。这些道路,有的贯通于村户之间,有的直通到北流河边的码头;铺设在道路上的匣钵,或者是由于年月已久、或者是行人的踩踏、或者是被雨水浸泡,有的已被磨去了棱角变得光滑、有的则变得更加粗砺。估计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村里已大量生产陶瓷器具,人们经常往返于码头与村子之间,可以想象当时贸易的繁荣。

在一间已经废弃的、用匣钵砌结的屋墙前,当地作协的一位会员问大家:“这堵墙像什么?”良久,一位女作家低声回答说:“像一架钢琴。”此时,大家猛然发觉,墙上所砌结的匣钵,有规则地交叉排列并形成钢琴的琴键形状。

“钢琴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而这些由匣钵组成的琴键,有的还标注有不同的文字符号,比如李、陈、高、赵等字样。大家可以慢慢寻找,说不定这架钢琴上,就有你们的姓氏。”经随行人员的提示,大家纷纷挤到那堵墙之前,细心寻找属于自己姓氏的字符。“这里有一个李字。”“我看到一个陈字。”“我找到了我的姓了。”不久,大家就高兴地喊着,然后都兴奋地忙着拍照,内心充满骄傲:原来,我们的家族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正当大家兴致勃勃时,村里一个小男孩说:“再往前,还有两堵墙,站在那里抬头看不见天,可好玩呢。”听小男孩这么一说,我们的兴趣更浓了。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一堵高约四米的墙前,墙面上规则地贴着匣钵。这堵墙对面还有另一堵墙,两墙之间形成相距约两米宽的通道,空隙的上方就是其中一间屋的顶部,人站在通道内,从这边向另一边望去,看到的是两面都贴着匣钵的墙。由于没有阳光的直射,墙面显得有些幽深,通道的另一头,则显示出一派光芒四射的景象,让人顿感身处两重天。

“通道内是宋朝的时光,通道的两头则是现代的阳光,如果拍一组艺术摄影,相片自然就形成一种时光穿越的景象,让人在欣赏相片时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对摄影有一定体验的我,此刻产生了无边的联想,于是从同伴的手中接过相机,让一位女作家站立在通道内,或仰望上方、或手抚墙体直视远方、或回首后方、或背靠墙体作深思状,每变换一种姿势,就按一次相机快门,让不同的姿势,形成不同时空的场景变换。

我们发现,在通道内以墙体为背景,利用光与影变换所形成的景象,确实有一种跨越时空之感。

时光过得真快,太阳已逐渐西坠,我们慢慢离开那古旧房屋建筑集中的地方,重新回到现代的混凝土结构楼房旁。此刻,大家才幡然醒觉:就在刚才,我们在中和村来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穿越。

责任编辑:陈薇

村中不少民房的墙体下半部分用匣钵碎片砌成。

猜你喜欢
堵墙墙体时空
那堵墙
跨越时空的相遇
农村保温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等你回来的我
看,书中间有堵墙!
墙壁发霉了该怎么办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推动自保温墙体技术促进墙体节能技术发展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