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

2017-04-06 03: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经营监督制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000)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

徐萌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000)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岁,大大拉低企业整体的平均寿命,造成这些中小企业短寿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都可以归结为是其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合理造成的。特别是 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探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成因,以及如何构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为业界研究讨论的热点。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企业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越来越需要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保障。是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是适合企业经营的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成为企业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但很多中小企业目光短浅,重视生产,盲目追求产品的市场份额,轻视内部控制,而且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普遍没有文化,更不懂经营,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即便认识到也停留在对金钱的控制,只局限于会计这一方面,要不就是空有一些表面的冗杂的制度,但仅仅是空有,得不到有效实行。

2.组织机构不规范,职工对职责认识不清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不足,寿命短,二权合一经营,管理者一般只注重短期利润的获得,为节约成本,没有规范的组织机构,员工对各自的职责认识不清,再有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二权合一,中央集权高度集中,企业所有者集决策、经营及监督职能于一身,员工都是唯命是从,很难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3.企业整体人员素质偏低

就企业角度而言,考虑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一般很少聘请高素质人才,同时,高素质人才觉得在中小企业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想进入小企业,所以企业人员不论是学历水平还是技术水平都很低,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内部控制,有些会计人员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有些人员有证,但是偏安一隅,考完证便不再进行职业教育,不学习最新的会计准则,也不了解外面有关会计的最新动态,账务处理为所有者是从,他们说怎么做便怎么做。

3.企业文化缺失

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对各自的职责有更好的理解,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如何工作、如何为人处事的总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方向指引,是企业发展的源头。但是一方面,企业所有者文化水平低,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他们的重点是盈利,什么企业文化这根本无关紧要普;另一方面,即使企业主有这种意识,但是手下大多数文化水平低,他们也不懂企业文化,很难在员工心里形成坚定的信念。

(二)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客观环境的约束

(1)国家层面

目前,从国家层面而言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没有相关的指导准则,对于如何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规范的指导。即使有只言片语也是直接参考大型企业,并没有考虑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不同,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没有指导性,缺乏可实施性。

(2)社会层面

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对对内部控制进行专业评审的水平也很有限,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容易,难的是建立利于企业发展的内控制度,同时也很难发现内控制度的不足,对其加以改进。关于内部控制评审的规范很早就已颁布,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到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难以开展有效的内部控制评审,而开展内部控制评审的中小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3)企业层面

规模小、资金不足、寿命短、组织结构不完善、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低是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通常认为,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内部事务,应该由管理者制定,然而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二权合一,管理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没有能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即使有,也是参考大型企业或者外国企业的模式,不能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只是虚有其表。

2.企业自身局限性

(1) 企业缩减成本与重视盈利之间的矛盾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耗费尽量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内部控制需要某些程序、岗位来保证它的运行效果,控制越严格,程序越复杂,所需设置岗位越多,所需的人也就越多,运行成本必然会增多,过于繁琐的程序可能还会导致运营效率低下;反之,若内部控制过于简单,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徇私舞弊的可能性回增加,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2)监督机制较弱

监督主要分为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活动的监督和外部人员对企业活动的监督。顾名思义内部监督就是企业中的内部监督机构,在现今企业的发展中几乎都是空摆设,有的企业根本不看重内部监督,没有真正发挥监督企业运行的作用;另一方面,外部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行业准则缺乏、外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大大减弱外部监督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3)串通舞弊的限制

内部控制是否能有效执行依赖于企业人员文化水平素质的高低和对制度的理解。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对实物进行适时控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少员工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串通做出有损企业的行为,但是一旦有人经不住利益的诱惑,联合不同岗位的人员合伙舞弊,会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而这些行为很难避免,只能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忠诚度,人心的贪念对内控制度有效实施产生极大的阻碍。

(4)企业文化缺失

企业文化缺失,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的,企业要想长足发展,不仅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学习能力强的员工,更加需要对企业忠诚的员工。企业文化有助于培养忠诚的员工,解决组织目标和个人理想的实现之间的矛盾,推动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三、建议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参考大型企业,决不能生拉硬套,照搬其它企业,要以相关规范为指导,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关键项目流程控制为目标,并辅以内外部监督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此外,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体系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要给企业营造一种重视、规范、引导的宏观环境。

[1]COSO.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指南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1(19):68

[2]蒋林杰冲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研究阿天津沃津工业大学,2011

[3]朱荣恩,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程晓陵,汤颖梅.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管理,2005,(11).

徐萌(1991-),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审计。

猜你喜欢
经营监督制度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夯实监督之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