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发展看创新价值

2017-04-06 03:49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吴永升
纺织机械 2017年1期
关键词:锭子细纱机纺机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 吴永升/文

从企业发展看创新价值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 吴永升/文

每年稳产几百万套锭子的河南二纺机,始终保持着行业中名优品牌的地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创新驱动、科技支撑,靠的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继承传统技术 再创新

几十年的锭子生产,不是“十年如一日”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纺纱机械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使锭子能在高速运转下实现振动小、噪音低、节能、节油,运转平稳、寿命长等性能,并配合主机的功能结构变化便于安装和维修。所以,锭子的结构、性能、生产必须符合纺纱工艺技术要求。

近年来,河南二纺机实现了传统技术的再创新。锭子的产品系列从12个发展到现在的68个,实现了发展高端、提升中端、淘汰低端、一代一代的螺旋式上升。

河南二纺机产品系列型的换代,并未浮于表面形式上,关键在于内在的技术提升。比如,锭杆选用的材质提高,锭杆传统的热轧料坯成形工艺由车削替代;锭盘的材料也由铸铁件改为钢件,锭盘直径也有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的纺纱工艺;锭杆的热处理技术、锭杆配轴承位置的精加工、超精加工以及精细的研磨加工,使精度达到0.005毫米,圆度误差控制在0.0015毫米;锭胆是锭子的心脏,锭胆的结构、性能通过创新都有了质的变化;由外部配套供应的锭子轴承技术标准也有相应的提高,内径的规格尺寸、公差配合,都与锭子性能的提高要求相适应。

借鉴+融合实现技术新突破

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看起来很神秘,一旦掌握规律,摸清原理之后,“面纱”便被掀开。

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来自国内外市场,来自用户。及时地了解用户,特别是从实践经验操作者手中了解到他们的经验和改进措施,是河南二纺机实现锭子不断创新的源泉。据了解,河南二纺机较早就与境外一家知名锭子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生产锭子的基础,工艺技术的相互借鉴、渗透同样企业产品实现不断创新的重要助力。

其实,不管来自境内还是境外的技术都不能原封不动,均需要通过相互借鉴或相互融合来实现再创新。就像化纤的聚酯原理来自我国祖先的面粉和面工艺而发展的,原理类似。光杆锭子、铝管锭子,锭杆的精细加工技术,锭尖的锥形加工技术,锭胆结构的改进提高,锭子和锭子轴承直径形成多种尺寸规格,使得锭子适应细纱机2~2.5万转/分的高速度、多品种以及细纱机落纱的要求。

改进、提高是对每种零件以及锭子的动态性能分析,经过系统检测,得出科学可靠的数据之后,才逐步实现的。

从单项技术创新到合成技术创新

单项技术的提升是基础,形成合成技术实现产品的创新才是目的。

锭子的生产一般包含十几种零件加工,每一种零件又是由若干道工序而成,工序合格,零件技术标准才能实现最终的优良配合,否则零件公差的配合、尺寸延伸到产品总装就很难达到锭子总体的技术要求。

目前二纺机的锭子能在2万~2.5万转/分高速运转中振动摆幅保持在在0.02毫米之内,锭子运转产生的噪音同标准相比也降低了2~3分贝。而这些技术指标的实现均源于零件加工精度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锭子运转中的稳定、可靠。

猜你喜欢
锭子细纱机纺机
纺纱锭子结构参数对其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细纱机主电机节能改造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全球纺机前沿技术集结
浅谈细纱锭子运行状态对纱线捻度不匀的影响
细纱机锭子锭脚尾纱去除装置的改进设计
细纱机锭子有限元分析及减振方法研究
施耐德电气电子凸轮(CAM)在环锭细纱机卷绕成形上的应用
智能环锭细纱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