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田小娥』李沁:成长就是最好的收获

2017-04-06 18:50■文/王
恋爱婚姻家庭 2017年25期
关键词:田小娥杨开慧白鹿原

■文/王 丽

《白鹿原》『田小娥』李沁:成长就是最好的收获

■文/王 丽

2017年6月热播的史诗型电视连续剧《白鹿原》中,与4个男人有着感情纠葛的“田小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多面的角色,却被非影视科班出身的李沁演出了深层韵味。其实,90后的李沁原来是学昆曲的小青衣,一个偶然的机会,因出演新版《红楼梦》中的少年薛宝钗转行进入演艺圈。通过不懈打拼,如今她在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上大火,开启了屏霸模式……

天生文艺小青衣,被李少红看中演薛宝钗

李沁于1990年出生在江苏昆山一个昆曲名门之家,受家庭艺术氛围的影响,她从小就喜爱昆曲艺术。小学三年级,李沁就开始练童子功。2000年,上海戏校去昆山招收学生,10岁的李沁被音乐老师推荐给招考人员,她扎实的舞台表现力和对角色人物的情感把握,让招考人员惊艳,当场录取了她。被录取就意味着去上海读书,她年龄太小,爸妈非常舍不得。可小李沁想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于是便安慰父母,她能照顾好自己。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她还自己收拾行李。就这样,小小年纪的李沁孤身来到了上海。

进入戏校后,李沁更加勤奋努力,13岁时就凭借在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第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奖,还多次与戏剧大师梅葆玖同台演出。李沁最成功的舞台演绎就是“杜丽娘”这个角色,每次表演都获得满堂彩。在学校里,她被称为20年难得一见的“闺门旦”。

2009年,由著名导演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红楼梦》在全国进行演员选拔,导演组奔赴各地艺术院校寻找演员。上海戏校的校长和其中一个副导演是好朋友,一天,副导演到学校时校长正在给李沁排练《牡丹亭》。副导演见小姑娘眉目生辉,身段灵巧,步履轻盈,非常惹人喜爱,一眼就挑中了李沁。

在昆曲高贵优雅艺术的熏陶下,李沁举手投足之间都自然地散发着优雅的古典风范,颇有江南女子含蓄内敛的韵味。李少红导演一锤定音,选定李沁演少年薛宝钗!当时,全国参选的人员有数万之多,竞争异常激烈,李沁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有幸被选中。

那年冬天,李沁冒着大雪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在京郊的五星级酒店参加封闭式培训,读《红楼梦》原著,听红学专家分析里面的背景、人物,还学习了琴棋书画。此外,李沁还要学写毛笔字,弹古琴,学坐姿,学行礼……

2010年5月,该剧正式开机拍摄,这是李沁第一次“触电”。虽然原来也有一些舞台表演的功底,但是站在镜头前,她才发现拍戏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每一个精美的画面,都需要导演、演员、摄影师、灯光师等所有人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其中有一场戏是薛宝钗在树荫下走动。当时镜头里只有她一个人在走,但在摄影棚顶上却有很多灯光师拿着树叶在晃动,以达到导演要求的树影婆娑的效果。拍摄时李沁特别没自信,NG了好多条都没达到导演要求。当时已经是晚上了,全剧组都在用眼睛盯着她,因为只有她拍过了,大家才能收工。那一刻李沁特别有压力,想哭又不能哭,因为一哭妆就全花了。她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努力放松,最终将这一条顺利拍过了。

新《红楼梦》播出后,李沁版的薛宝钗获得了诸多好评,此后,这个“非影视科班”出身的女孩迅速成为演艺圈的宠儿。李沁感受到和之前做戏曲演员的平静全然不同的生活,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广阔华丽又繁杂的舞台。

摸爬滚打,在打拼中成长

很快,李沁便接到了新的片约。导演韩三平觉得李沁很符合正待拍摄的《建党伟业》中杨开慧的形象和气质,邀请她加盟。在这部众星云集的主旋律电影中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对一个新人的挑战可想而知。李沁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要坚持、努力,不自卑。

《建党伟业》中,杨开慧的出场年龄从14岁到20岁,李沁演戏时非常勤奋努力。其中有一场毛泽东与杨开慧新婚之夜的戏,这对于90后的李沁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剧本为了表现出新娘的娇羞几乎没什么台词,这更加考验演员的演技。开拍之前李沁做足了功课,设想过各种状态情境,正式开拍时经过导演的耐心指导,李沁终于顺利完成拍摄。她和刘烨在《建党伟业》中表演的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形象,有别于观众以往的印象,特别是他俩表演的毛泽东在下雪天肩扛着杨开慧看雪景等甜蜜的恋爱镜头,是全片中最“现代”的戏。导演黄建新对李沁赞不绝口:“你饰演的杨开慧清纯恬静,又不失革命者的坚定,两个字——到位。”刘烨也说:“李沁年纪虽小,演技却纯朴自然,恰到好处。”

后来,李沁凭《建党伟业》入围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有趣的是,紧接着又有一部名为《中国1921》的电视剧找上李沁,让她再次扮演杨开慧。

从小学戏的孩子特别能吃苦,短短几年时间,李沁接拍了大量影视剧,有时候一年拍三四部戏。拍摄古装轻喜剧《极品新娘》时,李沁的身体状态非常不好,开拍第三天就出现过敏。她内心很想放弃,但考虑到剧组临时换人很麻烦,最后坚持了下来。“当我意识到有些事是没有选择的时候,我就会调整心态,并且尽量去享受正在做的这件事。”拍古装戏很辛苦,每天光化妆就要花费两个小时,拍摄场地经常是尘土飞扬,会用到烟饼,有时还要烧棉絮制造火场的效果。每天拍完戏,李沁回去休息时鼻子都是黑的。

在这部戏里,李沁有很多武打镜头,她就从武术的基本功练起,包括打沙袋、擒拿格斗等,有时和教练对打,身上常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但她咬牙坚持,从不叫苦。最难的是,拍打戏节奏快,很难把握,而且经常一场戏要拍很久,这对演员的体力和耐力都是考验。此时,李沁的昆曲功夫派上了用场,她不仅身手敏捷,身体平衡能力也非常好,武术指导给她设计的一系列武打动作,她都完成得很漂亮。

2015年冬天,李沁在深圳海边拍《幸福归来》时吃尽了苦头。这是国内第一部以帆船作为主题的电视剧,对于这项高风险海上运动,李沁面临不小的挑战。“我们会把帆船开到浅滩,然后专业的帆船教练会教我们一些拉绳扬帆的动作。海上的戏其实特别难拍,需要我们拍在海上追逐,还有遇到风浪、海啸的反应,可能五六天就只拍了几页剧本。”拍摄时李沁还多次遇到难以承受的瓶颈,哭过,也绝望过,但庆幸的是最终她硬挺了过来。

随着人气上涨,李沁很少有放假的机会,不停地拍戏,偶尔有空档还要为新戏做宣传,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熬夜拍片是家常便饭,李沁经常有黑眼圈,身体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她只能自己尽力克服,抽空去看中医调养,用熏艾灸等来缓解压力和疲劳。

令李沁欣慰的是,2015年她有4部戏在电视上播出:《璀璨人生》、《花开半夏》、《保卫孙子》和《千金归来》。

李沁版“田小娥”,演绎人性中最朴素的善良

李沁不愿做一个只靠颜值吸引观众眼球的“花瓶”,总喜欢挑战不同的角色,她说:“人生要有很多的尝试,哪怕演完会有很多争议,但是那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其中最有挑战的,就是清纯的她饰演《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一个泼辣、直接、对命运不低头、对欲望不避讳、对现实不接受的经典角色。能跟老戏骨张嘉译、演技派翟天临这样的演员对戏,对李沁来说很过瘾。

李沁认真了解了田小娥这个复杂而又多面性的角色,青春貌美的她或许风情,可是她真心对待每一份感情;她或许没有大智慧,可她对一切却也看得通透。她是原上最美的一朵花,一生都在渴望爱,追求爱,但一生都在被辜负,被唾弃,受尽坎坷。李沁作为新晋小花,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看好她能演好这个角色,因为之前她所演绎的作品,很多是苦情的偶像剧或甜腻的感情剧。

顶着多大的压力,就能发现自己有多大的潜力。南方姑娘李沁到北方生活,首先要体验这片黄土地的习俗。李沁在进村前就和当地妇女一起学习纺织、擀面等,练到手都生了茧子,吃过很多的苦,也让李沁对于田小娥有了不一样的见解。李沁说她想演绎出的田小娥不仅仅有风情,更多的是大家之前所忽略的她对命运的抵抗和无奈。

2017年夏天《白鹿原》播出时,李沁让观众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田小娥,一个眼神清澈,有血有肉真实的田小娥。这个角色颠覆了李沁以往所有的形象。相比影版《白鹿原》中饰演田小娥的张雨绮,李沁少了几分妖艳和狂野,多了几分清纯。导演刘进说,李沁身上那种“干净的美丽,尤其眼神中透露着纯净的气质”,将田小娥这一角色演活了。

打拼之余,如果能挤出一点时间来,李沁会选择去旅行,哪怕时间很短,她也会去城市的周边转转,让自己从工作中抽离一下。她说,旅行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遇见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

一次,李沁和一个朋友到意大利旅游,不小心把手机丢在了火车上。因为订酒店和买火车票,手机里存了很多关于旅行的信息,她觉得不能放弃,于是就百般联系,去找自己坐的那班列车。列车回来后,她就一节一节地去找,最后居然真的发现手机还在自己的座位上,她和朋友都惊喜万分:“当时就觉得很神奇,好在自己不放弃。”自从当演员以来,李沁给自己放大假的时间很少,那5天的欧洲之旅让她回味至今。

李沁应邀参加真人秀节目“我们相爱吧”,被冠上了“治愈系女友”的称号。2017年3月,她加盟“奔跑吧”和“奔跑团”以及林志玲、蔡卓妍、容祖儿、唐艺昕4位美女,一起来到风景如画的云南大理,上演一场“男女对抗赛”,收获不少粉丝。

如今,李沁不仅在综艺节目上表现惊人,她出演的电视剧、电影还开启了屏霸模式,演遍了各种火热的大戏,《白鹿原》田小娥、《如懿传》寒香见、《佳期如梦之海上繁花》杜晓苏、《特工皇妃楚乔传》元淳、《斗破苍穹》小医仙、《狼殿下》马摘星……这样的火热度让李沁的工作忙到停不下来。

现在,李沁的妈妈已经不再工作,到北京专职陪她。李沁每次拍戏回来,家里都有一个最亲近的人在等着她,这是让她觉得最幸福和温馨的事情。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李沁说:“其实能否走红我并不在意,成长就是最好的收获!”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

猜你喜欢
田小娥杨开慧白鹿原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绵绵古道连天上
从“缩影”回到“本身”
《祭语风中》与《白鹿原》之比较
还是有那么点儿恍惚
还是有那么点儿恍惚
李沁 媚而不妖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