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老年人社会服务均等化

2017-04-06 06:18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均等化城乡供给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浅析我国老年人社会服务均等化

徐雨慧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国民福利并没能随经济高速增长普遍提高。关键问题在于我国城乡、区域和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在短期内试图缩小这些差距是不现实的,然而通过一些相关制度的安排,使全体社会成员在享受政府提供的老年人社会服务方面逐步均等化是可能的。一个国家对于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以及这个国家对于弱势群体的基本福利保障,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国家正义和公平的体现。通过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问题的研究,分析非均等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老年人;社会服务;均等化

一、我国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供给不均等问题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福利差距大、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等方面。正义的核心体现于整个社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目前,我国政府在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供给上并未很好的履行其应有的公共职责,服务供给不均、城乡老人待遇差距甚远 。一个国家对于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以及这个国家对于弱势群体的基本福利保障,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国家正义和公平的体现。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问题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对政府提供的这部分社会服务进行均等化研究,保证人们基本的权利平等。

(一)地区间老年人社会服务供给分析

追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天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个省份之间尤其是东西部省份之间由于自然条件、政策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差异也越来越大,地区间资源的占有和运用也很不平等。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供给也更加充足,医疗服务以及生活料理服务等更有保障。在这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老年人更多的愿意在不能为家庭服务后去养老院生活,他们更多的选择接受机构照顾。因而养老院在这些城市的数量多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养老环境也更好。

(二)城乡间老年人社会服务供给分析

我国目前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供给水平城乡差异巨大。提供社会服务对城市倾斜,而农村的老年人社会服务需求得不到保障。农村的老年人社会服务供给不充分,养老、医疗等问题较严重,因此农村的老年人照顾多为家庭照顾模式,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多由各个家庭承担,而家庭中又多由妇女承担这部分责任。政府的援助服务水平决定了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供给水平,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供给,是解决社会公正及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更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

(三)效应分析

老年人社会服务供给非均等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众多负面效应,会进一步加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首先,社会服务受益不均等造成收入差距扩大。养老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其次,对老年人社会服务的供给影响人们储蓄和投资的观念。当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供给充分时,人们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会减少对于自己养老资金的储蓄,加大投资,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当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供给不足时,人们会加大养老资金的储蓄。

二、社会服务供给不均等原因分析

(一)政策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农差别、城乡分治。因此,从根本上讲当前城乡老年人社会服务供给不均等问题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以农养工”的政策密切相关。假设在分割状态下,城乡间不存在资源的互相转移,各自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承担供给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会低于城市,因此其供给水平也低于城市。在城乡分割、资源互不转移的情况下,城乡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供给本身就已经存在明显的不均等问题,而“以农养工”的情况,则进一步加剧了供给不均等状况。

(二)社会原因

中国社会传统观念是家庭照顾模式,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观念不断转变,经济发达的地区家庭照顾模式逐渐向机构照顾模式转变。不同地区间,以及城乡间人们思想观念、认识不同会导致选择的社会服务方式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地区政府对当地的老年人社会服务供给质量,而社会服务供给质量又会对人们认识、选择社会服务的方式产生影响。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口分布广泛等众多原因导致不同地域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随着地域的划分南北差异明显,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也会有所区别。

三、对策研究

(一)兼顾效率公平

追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天性,因而公平问题不能依赖市场加以解决,而应通过政府的公共决策予以矫正。均等化的实质是让每个公民在统一标准上实现机会均等,我国城乡区域差距较大,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均等化标准宜低不宜高,可以先考虑以解决弱势群体的最低保障为标准。均等化不仅要考虑收益分享,更要考虑成本分担。对一部分人的供给增加不能建立在对另一部分人供给的减少上。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服务均等化的有力保障,强化转移支付在社会保障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需要对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结构性的改革,以促进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老年人社会服务评价体系

从整体上考察社会服务供给的效率、效果、公平等问题,设计地方老年人社会服务评价体系,尽量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需要。以公众为导向,是政府与社会之间正确关系的体现。

政府提供社会服务应当事先听取公众的意见,以老年人的评价为主。对直接向老年人提供社会服务的公务人员,在考核上应当加上服务对象评价的内容,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政府对提供社会服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定期主动向服务对象征询意见,解释政策,以及面对面沟通交流,对公众提出的有利于改进老年人社会服务的各种问题作出迅速回应。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石红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我国基本社会保障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胡劲松.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均等化城乡供给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城乡涌动创业潮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