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不了任的“政府老陈”

2017-04-07 20:49安雅心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7年3期
关键词:靠山第一书记驻村

安雅心

人物档案:

陈华,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会主席、绥棱县靠山乡靠山村第一书记。近年来,他先后在饶河、宁安、东宁等7个县(市)驻村从事帮建帮扶工作,曾荣获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标兵”、绥化市“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称号,2014年被评为全国首届“扶贫先进个人”。

“老陈哪,大伙儿都舍不得你走,还是留下吧!”

2015年8 月25 日,天阴欲雨。绥棱县靠山乡双合村村委会办公室挤满了村民,他们都是前来欢送也是诚意挽留第一书记的。

靠山乡党委书记宋睿则向老陈的派出单位领导表达了班子的心愿:“说实话,我们希望老陈继续留在这里工作。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政策、资金、项目,还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大伙儿如此认可的“老陈”,全名陈华。2014年年初,受组织委派,老陈来到省级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双合村任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双合村不到两年就彻底变了样。

面对当地党委领导和村民的诚挚挽留,老陈征得组织的同意后,根据工作需要,扛起铺盖卷儿来到靠山乡的另一个省级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靠山村,再次挑起第一书记的重担。

驻村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老陈就在村里转了起来。

“村容破败不堪,基础设施落后……”老陈的心情越看越沉重。

靠山村有113 户275 人处于贫困状态。从何处入手解困,是老陈最想找到的答案。村委会办公室里,除了墙上那块党建工作图板,他几乎感觉不到党支部的存在。“班子弱,人心散,村民对脱贫致富不抱希望。”这种状态让老陈有些焦虑。

老陈在走访村“两委”班子成员之后,决定从改变村屯环境入手。

“快看,扫大街的那人就是刚来的第一书记。”

“我看他见天儿早早起来收拾村路卫生,也不嫌埋汰。”

……

村民们议论纷纷。没过几天,很多人觉得看不下去眼儿了。党员们最先醒过腔儿来,意识到自己还是党员,于是,党员干部跟上来了,村民也陆续跟上来了。随着村民们参与村容整治的热情被唤醒,靠山村的大道小路变干净、变整洁了。

趁热打铁。老陈提议成立“党员模范先锋队”。

靠山村的通乡公路有一段是下坡,遇到雨雪天,常有车滑到沟里。2015年11 月29 日,老陈出钱买了清雪工具,“党员模范先锋队”全员参加清冰雪劳动。三天后,冰面全部清除。

“当我听到过往司机的夸奖时,心里挺舒坦。这让我找到了党员的自豪感!以后,再有類似劳动,没啥说的,就是干好,有个党员样儿!”有着50年党龄、年已78岁的老党员赵忠林由衷地说道。

此后,无论村里建广场大院、安装路灯还是修巷道,现场都打着“党员模范先锋队”的横幅。党员们说:“如果村里有活动不参加,就觉得不光彩,因为我们是党员!”

“靠山村的党员像样了!”在群众的赞许声中,党员们重新找回了发挥带头作用的感觉,也让村民重新燃起了希望。

靠山村是革命老区村,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一直没有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困难的时候,信心比黄金重要。老陈在走访调研时发现,村民们种植玉米的传统根深蒂固。“怎样才能在土里刨出更多的金子呢?”转观念、调结构,成了老陈的主攻方向。

农业增收,离不开科技。老陈多次到省农科院咨询。一开始,专家们对他还不认可:“一个省直机关干部,搞农业科研,有这个耐性吗?”

通过深入交流,老陈为提高村民收入的那股着急劲儿渐渐打动了专家们。他们随老陈实地考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种植优质小麦。

试种优质小麦,这是老陈改变靠山村农业种植结构、提高收成的一个尝试,在绥棱县也算是开了先河。

平整土地、购种子、育秧苗、施肥、除草……老陈事事亲力亲为。

“虽说咱们是第一次种小麦,但我是有信心的,因为我已经把功课做足了,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等都是咱们要当心防范的……”田间地头成了老陈授课的教室。

小麦抽穗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老陈带上午饭,指导村民及时进行“一喷三防”,确保小麦增产丰收。

盛夏8月,满眼碧绿,从迎宾路进入绥棱县,20垧地的金黄色麦田格外抢眼。头戴一顶旧草帽、穿着一身迷彩服、脚蹬一双胶皮鞋的老陈,成了麦田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丰收季节,靠山村的纯绿色小麦销售火爆,虽然口感不如精加工的面粉好,但人们接纳的是:靠山村产的面粉绝对没有添加剂。

“要学会多条腿走路,才能赢。”这是老陈大会小会上常讲的一句话。他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建起了育苗大棚,培育了50万株花卉,一次性解决了30名贫困家庭妇女的务工问题,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组建了村劳务施工队,购买了铲车、搅拌机、开沟机、挖掘机、大马力拖拉机等机械,通过“党支部+技能人才+贫困户”帮扶模式,安置了18户贫困户;购买了200头森林黑毛猪搞起了特色养殖,安置了15户贫困户……

“多亏老陈了。2016年靠山村的老百姓收入从年人均不到3000元猛增到6000多元。村民对老陈那是服服的。”乡领导在向省脱贫核查验收小组汇报工作时这样介绍老陈。

有着40年工龄的老陈,其中10年在农村驻村从事帮建帮扶工作。10年来,他泡在农民中间——想民、为民、助民,全然忘了自己是一名正处级干部。村民遇到难过的坎儿,都跑去找老陈,时间长了,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政府老陈”。

“政府老陈”这个村民们对他的昵称,饱含着大家对他的信任和敬重,只要在他扶贫工作过的村子,提到“政府老陈”妇孺皆知。

老陈,每到一个村,都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坚持做到有求必应,有忙必帮。

靠山村的街净了、村美了,可是道路两侧的破落民房很扎眼。村民吴贵孝家的房子已有近50年历史,窗户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模样;一下雨,就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拆他家的房子时我去了,我发现,光天棚就糊了13层纸。”老陈感叹。

为了全部解决贫困户的危房,老陈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决定建一个幸福大院,让贫困村民拎包入住。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陈与村“两委”班子多次开会研究,计划将贫困户原来的宅基地收回,用于复垦耕种,发展村办产业。这样做既能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此举得到乡亲们的热烈拥护和称赞。

幸福大院一期投入扶贫资金160万元,建设房屋1600平方米。房屋采用薄壁型钢装配式保温灌浆墙,不同于老式的砖混结构,既保暖,又节能,还省钱。室内有上下水和卫生间,统一建淋浴室、活动室……

因为天气的原因,误了工期。2016 年11 月10 日一大早,尽管给村委会打更的师傅已做好了清汤面条,可老陈一点儿也吃不下。听说建幸福大院的负责人来了,他急着往两里地外的工地奔。见到租住在一处村民家的建筑总工程师,老陈急忙问:“常总,抓紧哪,要入冬了,工期不能耽误,老百姓都眼巴巴等着入住呢!”

见到老陈如此焦急,常总连忙说:“明天就上人,主体框架已完成80%,月底一定能完工。”

老陈立刻建议:“来,咱俩现在把细节一个个核实敲定。”

第二天早上6点,施工人员果然到位,立即开始了墙体安装。晨光中的老陈,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近10年搬了11次家的无房户魏国锋、曹金英老两口,天天都要到工地转转。11 月28 日,他们第一批领到了幸福大院的钥匙:“这回可好了,要不这冬天还不知住哪儿呢!多亏了陈书记!”

身入是枝叶,心入才是根。老陈说:“只要你把心沉下来,跟老百姓就近了。说白了,咱得对得起纯朴厚道的老百姓的信任!”

如今58 岁的老陈,如同年轻人一样,仍精神焕发地奔走在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大路上……

猜你喜欢
靠山第一书记驻村
靠山给的幸福,不是真幸福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第一书记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
靠山即火山
“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