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健康产业蓝海 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2017-04-07 09:40李春艳
当代党员 2017年6期
关键词:重庆医疗体育

李春艳

2017年2月8日,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开创我市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会后出台了《“健康重庆2030”规划》,这一规划是重庆贯彻落实中央“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市基本形成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全面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主要健康指标进入全国前列”,这一目标为我市健康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健康产业前景广阔,是一块蓝海领域,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应顺势而上。健康产业具有带动性强、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密度低、配套全、投资大等特点,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

从就业看,健康产业涉及多个行业,大多數属于服务领域,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就业带动性。

从消费看,健康产业带来诸如保健药品、照护康复、高端医疗等新的消费热点,加速传统消费习惯转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城市发展方面,健康产业能够形成产业集聚,吸引人气,带动制造、商贸服务发展,带来大量就业岗位,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我国的健康产业规模达万亿级,是加速增长性市场。重庆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资金,形成带动示范强、服务层次多元的健康产业集聚区,推动全市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

我市健康产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是我市的现实需求。一方面,从市民的健康情况看,目前我市正在步入老龄社会,健康需求大。同时,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户外锻炼少,导致健康问题日益增多。另一方面,我市健康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一是产业主体结构以医疗服务、医药产品制造及销售为主导,其他产业孱弱,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等尚未形成产业规模,新兴的健康业态才刚刚起步。

二是健康产业相互融合不够,“防、治、康、复、养、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未实现闭环连接。医疗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不高,医疗信息化程度不够,与养生养老未能形成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也很不够。

三是创新和人才支撑乏力。西方发达国家医药企业研发强度约为8%,而我市相关研发强度仅为2%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药品及医疗器械制造业研发人员缺乏,健康服务业专业应用型人才紧缺,全市医疗卫生高、精、尖人才十分缺乏,中医养生、社区养老、体育健身等应用型人才不足。

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我市健康产业,要树立千亿级健康产业目标,结合我市山水城市的优势,重点发展休闲度假、高端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照护康复、体育运动休闲、养生保健、绿色健康农业等产业,形成“医、药、养、健、游”五位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一是提速传统制造产业转型,抓住国内外体育用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引进和培育体育器材、运动装备等上中下游制造企业,扶持发展小型家庭医疗健康器械等康体用品相关产业。

二是发展跨界融合型健康产业,利用建设对外开放高地的政策,积极培育发展保健品跨境电商产业,构建物流通道,开拓欧美、新加坡等市场,做中国保健品通往欧美、新加坡等地的分销点。

三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设施,完善医疗、养老、健康护理、健康体检与咨询等服务功能,培育发展健康管理及养生康复服务。

四是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特别是大众型体育活动,发展滨江长跑、室内高尔夫体验场、体育科技体验等项目,将体育与文化、娱乐、休闲等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休闲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重庆医疗体育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2016体育年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我们的“体育梦”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