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之间: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的关系

2017-04-07 07:05罗靖曦
祖国 2016年22期

罗靖曦

摘要:作为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两个阶段,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个面向。本文从唐玄宗时期的中枢体制改革为中心,发掘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的联系,探究开元盛世中所孕育的乱世因素,从而尝试对唐玄宗统治时期政局的变化有一个连贯的认识。

关键词: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

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是唐玄宗统治期间两个截然相反的历史阶段,前者是唐初历史发展的总结,而后者又开启了此后一百余年藩镇割据的历史。盛世和乱世,不同面向的两种社会现象竟然在同一位君主治下发生,前后仅仅相隔数载,令人不解。这种反逻辑的现象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呢?在玄宗统治期间,唐王朝的中樞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作为帝国官僚机器的核心组成部分,中枢体制无疑在中央集权的古代中国发挥着统筹全局的作用。因此,本文拟从唐玄宗时期中枢体制的更革这一角度出发,挖掘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的联系,从而探究开元盛世中所孕育的乱世因素。

一、开元年间中枢体制的改革

唐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负责拟诏、审覆和执行,将完整的行政决策过程分割为互不统属的三个部分。在三省六部制下,三省互相制约配合,同时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供宰相议政,既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也避免了权臣乱政现象的发生。然而,当唐王朝经历前期稳定持续的发展之后,统治形势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兼并加剧,边疆形势严峻,府兵腐朽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开元年间中枢机构所要处理的政务变得更为纷繁,唐王朝亟需一种更加高效的行政决策体制来应对。而三省六部制下不同部门的互相牵制,特别是门下省的审覆封驳职能往往阻碍决策的迅速生成和执行。因此,唐玄宗开元年间对中枢体制进行了改革,使其变得更为“集中”。

《新唐书·百官志》载:“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裴炎任中书令在唐高宗中宗之际,其时权力重心已开始由门下省转移到中书省,三省间制约平衡被打破,而这种趋势不断延续。开元四年,为治理蝗灾,姚崇上疏“乞容臣出牒处分”(《旧唐书·姚崇传》),他作为中书令,已经可以直接提出“处分”的请求来干预行政,特别是“它宰相畏帝威决,皆谦惮,唯独崇佐裁决,故得专任,”(《新唐书·姚崇传》)又进一步集中了宰相权力。

开元中,张说担任宰相,“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下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分曹以主众务。”(《新唐书·百官志》)至此,唐初以来三省制度所规定的程序制衡决策机制基本瓦解,而由政事堂演化而来的中书门下却是下设执行部门的,集决策、行政为一体的宰相机构。

二、中枢体制改革与开元盛世的关系

开元年间中枢体制的调整,本身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又推动着唐王朝走向极盛。它使决策权力愈发集中在一个机关或者说是少数人身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同部门官员之间的相互推诿,简化决策程序,提高了决策效率,同时也使决策者能够直接掌握政策的施行。

唐玄宗执政初期任用贤相,使宰相充分履行职能,为君主出谋划策,积极进行制度政策的调整与改革,包括整顿吏治、稳定农业生产等,迅速稳定政局,形成了君臣之间良好的互动。例如,针对中宗以来“近戚奏度僧尼,温户强丁因避赋役”的乱状,姚崇建言更革,获得玄宗认可后,立即“诏天下汰僧伪滥,发而农者余万二千人”(《新唐书·姚崇传》)。这样,中书令的提议能直接通过君主转化为政令,中间略去了门下省的审覆程序,无疑提高了政务处理的效率。在这种机制下,面对复杂的政务,姚崇、宋璟等贤相的想法可以直接付诸实践,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推动玄宗治下的唐王朝走向持续十数年的极盛。与此同时,玄宗本人的意志也更容易得到贯彻,当开元年间玄宗励精图治之时,这种体制无疑会加快开元盛世的形成。

三、中枢体制改革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在开启开元盛世的同时,这种行政决策权力相对集中的中枢体制也为乱世埋下了祸根。真正的行政决策权力由三个机构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上,在玄宗统治中后期,导致了权力极度膨胀的权臣的出现,开元年间中枢体制调整所带来的优势迅速转化为唐王朝统治的包袱。

唐玄宗统治中后期,李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新唐书·李林甫传》),“苟用可专制者,引与共政”(《新唐书·陈希烈传》),在边事问题上“疾儒臣以方略积边劳,且大任,欲杜其本,以久己权”,任用蕃将,导致“禄山得专三道劲兵,处十四年不徙”(《新唐书·李林甫传》)。而之后的杨国忠更是“自侍御史以至宰相,凡领四十余使,又专判度支、吏部三铨,事务鞅掌,但署一字,犹不能尽”(《旧唐书·杨国忠传》)。中央权力收归于一人,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私人矛盾被无限放大,杨国忠权倾一时,使安禄山时时自危,坚定了造反的信念,甚至起兵也是以“奉密诏讨杨国忠”(《新唐书·安禄山传》)为名。

无论远因还是近因,安史之乱的爆发都与中枢权力集中后造成的权臣弄权撇不清关系。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这种中枢体制的弊端更是凸显出来,导致叛乱愈发难以控制,形势一发不可收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唐玄宗统治期间中枢体制的调整一方面肇始于而同时又影响着开元盛世的展开,另一方面却又与安史之乱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一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实施主体下会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效果。纵观上述内容,不难发现,一个关键的转折就是人事的更革。在这种新的体制框架下,开元年间明君和贤相的配合无疑能产生更大的效能,而在安史之乱的前夕,这种配合却倏然转变为奸臣乱政和君主盲信。如此,开元盛世瞬息间崩塌并陷入一场持久的混乱,也就不再反逻辑,而是真真正正的历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罗永生.唐前期三省地位的变化[J].历史研究,1992,(02).

[2]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兼论中古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转变[J].历史研究,2001,(02).

[3]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何永成,甘怀真等.隋唐五代史(增订本)[M].台北:里仁书局,2006.

(作者单位:太原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