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腊山分洪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2017-04-07 06:01罗文武
山东水利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分洪小清河防洪

周 斌,罗文武

(1.济南市水利工程总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2.栖霞市臧家庄镇村镇建设管理站,山东 栖霞 265304)

水生态文明包括人水和谐及水生态系统良好两个方面的内容。水生态文明建设是采取工程、非工程措施对水资源进行开发、调控、治理、保护和管理,以实现有效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保护水生态环境等目标。腊山分洪工程体现了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治水管水新理念,统筹水利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内容。

1 腊山分洪工程概况

腊山分洪工程位于济南市区西郊,东起兴济河京沪铁路桥、西至北店子入黄河口,全长16.85 km,总投资6.83亿元,2007年底开工建设,2012年5月底竣工。是小清河干流治理的关键工程和济南市城市防洪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腊山分洪是小清河干流济南段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的必要条件。其目的是拦截小清河上游兴济河、大涧沟、陡沟三大支流、流域面积159.5 km2的山洪,分导入玉符河、再入黄河,分洪流域面积占小清河洪园桥以上流域面积441.6 km2的36%,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时,分导流量为604 m3/s。工程实施以来对于减轻小清河干流压力,确保济南市区防洪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2 腊山分洪工程功能及效果

2.1 兴济河分洪闸至大涧沟段

新辟腊山分洪道,河道岸墙段长1.63 km,现状地面高程较低为了附近居民出行和与附近的原有道路衔接,采用了混凝土C25悬臂式挡土墙设计,墙高3.67 m。即满足了防洪要求又减少了工程占地。南营房公路桥在建设过程中,原设计高程37.08~36.84 m,桥桩基、桥台、桥柱基本建成,济南军区某单位提出桥梁过高,影响战备出行,为满足军队的需求,又不减少河道过水流量,及时改变桥梁工程设计,调整了结构形式,改为公路桥结合闸的形式,高程降至35.09~34.46 m。应腊山分洪河道南岸后周王村村民提出的出行方便的要求,在后周王村与220公路桥连接处建设后周3号桥一座,体现了人水和谐,赢得了周边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2.2 大涧沟至入玉符河河口段

河道长5.625 km,新筑宽7 m的右堤,护坡采用草皮护坡,土工网垫草皮为主;为方便人们亲水游玩观赏,把河道堤防建成滨水绿地景观带,堤顶设防汛路,两侧绿化,种植多种花草树木,以人为本利用立体多层次的植物。

左岸采用原河道自然形态,蜿蜒曲折,恢复并营建浅滩、深潭、湿地等多样性生物栖息地,体现了空间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体现了生态、粗狂、幽静、野趣的风格。增加了湿地和水面面积,体现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满足了人们亲水和景观的需求。为了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在水下浅滩位置种植菖蒲、芦苇、莲藕等水草、水生植物,在河道内放羊鱼类(鲢鱼、鳙鱼等虑食性和底栖鱼类)、虾类、螺类、蠕虫等水生生物,吸引水禽到水边捕食、栖息,形成禽鸟、鱼类、植物微生物良性循环的生物链。全面提升河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净化和自我修复机制,改善了水质,强化了河道的生态功能。

2.3 玉符河河道段

右堤沿用原有的黄河大堤,新建左堤工程,起始于周王庄大桥至玉清湖大坝再至北店子入黄口,总长6.842 km。对河道沿岸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沿河岸绿化、美化、净化,建造景观节点,创建水利风景区。把河岸堤防建成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三线一体的生物防护工程体系。

2.4 防洪功能

腊山分洪工程投入运行后,通过拦截济南市区西南部兴济河、大涧沟、陡沟三条河流的山区洪水,进入玉符河,再入黄河,实现了高水高排,截流分导,使小清河、玉符河、黄河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为保证整个工程的防洪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洪效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洪水调度运用方案。

腊山分洪道工程实施后,可汇集兴济河、大涧沟、陡沟三条支流159.5 km2流域面积山洪,经玉符河入黄河,大大减轻市区洪水威胁及小清河干流洪水压力,同时还可实现反向分洪,缓解黄河滩地行洪压力,提高城市的防洪安全度,对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2.5 生态功能

宋庄闸上游景观水位31.7 m,闸下游景观水位30.2 m,闸底板高程28.81 m,地面高程37.10 m,腊山分洪河道通过工程设施一次可拦蓄利用洪水60多万m3,用于生态补水、景观用水,并且可以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增加扩大了地表水的下渗带、下渗量,为保护水资源和地下泉水供给,提升了当地地下水位,对济南市区的泉水喷涌提供了有力保障。绿化美化环境,实施腊山分洪工程,河道开挖,两岸筑堤,砌石护岸,河道治理,增加了湿地面积,这些湿地发挥着天然的“调节器”和“净化器”作用,有利于自然生态的修复和环境保护。随着生态补水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周边环境绿化美化提升,分洪河道成为人民群众休闲游玩、近水观景的好场所,对改善和美化济南西部城市环境,优化生活环境和空间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2.6 社会效益

腊山分洪河道连贯兴济河、大涧沟、陡沟、腊山河、玉符河及黄河,随着各条河流的综合治理和水质的不断改善,腊山分洪河道作为生态补水的自然通道将成为首选,可以直接向腊山河补充新鲜活水,为西城宜居、乐业开发建设提供水及景观建设保障。

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兴济河、大涧沟、陡沟三条河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工业、农业、城镇的污水排污量越来越大。部分高污染企业的工业废水未经严格处理就排入河道;农民为粮食的高产量,大剂量、高频率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体质量不断恶化,农田滞水排放加剧河道水体的富营养化;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有些也直排入河。污染严重影响水体安全。

2)反向分洪运用带来潜在不利的影响。由于腊山分洪工程的设计运用水流方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纵比坡降1/5 000。反向分洪运用,容易造成河道泥沙淤积,改变河道底部比降,影响正向分洪功能。

3)反向分洪运用时,由于与设计工况水流相反及水流对河堤护坡,闸门,护底,海曼等造成不利的冲刷损害,对沿河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3.2 解决对策

1)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污水达标排放,防止污水排入河道。需要全面协调,全流域治理,增加治污投入,加强宣传教育,设置环境保护河流保护的各类宣传、警示牌,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持续保持水利工程的生态性,创建持续的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

2)及时清淤,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及发挥最佳效益。尽量选择水流泥沙含量较少的时段,进行反向分洪,尽量减少泥沙淤积。

3)开展反向分洪技术研究,并及时对沿河建筑物和堤防进行加固处理和保护。在实施反向分洪时,加强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险情,确保各建筑物的受力稳定,切实保证工程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分洪小清河防洪
韩江分洪方案研究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水工模型试验对湄潭县城分洪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董东管道穿越小清河对航道条件的影响分析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让城市的每一条河流都美丽起来
山东小清河流域黄土的发现及勘探意义
大名滞洪区分洪口门位置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