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2017-04-07 07:08樊怡
山西水利 2017年1期
关键词:汾河滨水太原市

樊怡

(山西水利建设开发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樊怡

(山西水利建设开发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能大大改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及人居环境。阐述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遵照可持续发展、“睡堤唤醒”、以人为本等效果评价理念,最后从提高防洪标准、河道综合治理、提高蓄水功能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生态环境效果。

太原段;生态环境;效果评价;汾河

1 工程概况

汾河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是山西省境内的第一条大河,汾河全长约710 km,流域面积39 471 km2,流经太原市区段汾河长度约40 km。为改善城市环境,自1998年以来,太原市政府对主城区段的汾河河道分两期进行了综合治理,北起柴村桥,南至祥云桥下游500 m,总长约20 km。

汾河三期工程治理段位于祥云桥至晋祠迎宾路南段,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任务为防洪、河道蓄水、游船通行及为两岸景观建设搭建平台,满足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运会水上运动比赛场地要求、治理范围为汾河由二期工程末端(祥云桥下游500 m处)至晋祠迎宾路南2 km,治理段长12 km。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移堤重建14.1 km,加固堤防10.3 km,主槽护岸9.8 km,新建壅水闸坝及船闸2座,滩岸防护、二级平台填筑及地下防渗墙各24 km,两岸新建排污箱涵各12 km,风峪河、许坦渠入汾口治理,管理房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2 工程建设必要性

2.1 南部新区规划

随着太原市“南移”战略的展开,南部新区已进入规划阶段,汾河东侧为汾东商务区,西侧为晋阳文化区和晋阳湖功能区。汾东商务区定位为省市级决策中心、区域服务中心、创新科教先锋、交通枢纽门户、现代产业基地和文化宜居名都。晋阳湖功能区和晋阳文化区(长风桥—晋祠迎宾路)通过建设文化产业园、整治晋祠周边环境、治理晋阳湖水系、延展和优化长风城市主中心功能,以总部基地、研发创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旅游会展、和谐人居为支柱产业,打造引领城市产业转型的城市新中心。

2.2 改善生态环境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汾河面临着三大环境威胁,一是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污水排入汾河,导致河流水质不断恶化;二是随着降水量的逐步减少,汾河流量流速急剧减少;三是河道内采砂,大量采砂场的形成,使汾河变成了布满垃圾的废弃物堆积地。采砂场和臭水污水沟等多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严重威胁了汾河三期工程周边区域居民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3 效果评价理念

3.1 可持续发展

汾河三期工程投资数额大,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影响深远,在决策时应全面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与生态环境的和谐。这就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引入生态环境效果评价中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

3.2 以人为本

汾河三期工程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汾河周边环境承载力,依托汾河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在汾河三期工程的生态环境效果评价过程中要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将“人”作为出发点及落脚点,研究三期工程与所在区居民的关系,工程对所在区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生态环境的改变能否为所在区居民带来效益。

3.3 “睡堤唤醒”

汾河三期工程充分体现生态水利的设计理念,响应水利部提出的“睡堤唤醒”计划,以“呵护人居环境,关爱河湖健康”为目标,平面上尽量保持河流本来的原始形态,立面上采用柔性生态护岸材料。因地制宜,根据两岸具体河道现状进行设计。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本着“睡堤唤醒”计划的理念,分析工程设计中是否将已有的硬质护岸改为柔性生态护岸;是否用生态材料进行防渗;在新建护坡中是否采用有利于生物繁衍和生长的生态护坡。

4 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果是指水利工程建成后对周边自然界生态破坏和生态修复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对汾河三期工程研究即可发现工程整体正面效益,即生态修复效应远大于负面生态破坏的影响,而且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潜在影响巨大,因此在对其生态环境效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定量分析,应从人类、自然、社会、对动植物影响定性分析。

4.1 防洪效益

汾河三期工程属于公用事业,主要任务是防洪。防洪是水利项目的“除害”功能,属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分割等特征。目前该段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不满足规划要求。为了保障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满足太原市防洪的需要,使治理段河道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达到太原市总体规划要求。工程建设所产生的防洪效益是受其保护的范围内所有太原市人民共同享有。

4.2 河道综合治理

汾河三期工程的河道生态治理,防洪堤防均为土堤,迎水坡设抗冲生物毯和水工生态砖防护,背水坡设纤维防护垫和草皮防护。主槽岸墙为格网石笼墙,其中,南环高速下游至治理段末端现有小主槽右侧岸墙设干砌石护坡和格网石笼护脚;两岸河滩填土成二级平台,高于河槽蓄水位。治理后护岸与滨河区植被连成一体,清水长流,水面渐阔,构成良性循环状态的河流生态系统,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衍,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改善水质。两岸湿地水草茂盛,鱼虾戏游鸟飞鸣,为两岸及周边居民出行,游玩,休闲,娱乐、健身提供场所。

4.3 蓄水功能提高

汾河三期工程实施后蓄水功能将大大提高,将增加1 000万m3的蓄水量和400余万m2的水面,营造亲水、生态水岸。该工程采用涵、岸分离方案,即混凝土硬质暗涵布置在二级平台,不兼作蓄水池岸墙,蓄水池岸墙按照生态景观的需要,采用以土堤为主,局部地段设置浆砌石阶梯驳岸及浆砌石硬质护岸,使周边居民可以亲近水、触摸水、享受水。

4.4 全线实现通航

在汾河三期工程的各壅水闸坝处均设置通航建筑物,实现工程全段通航,并按照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运会水上运动比赛要求预留主、副航道场地,为汾河公园的远期全线通航以及汾河公园至汾河二坝的通航预留条件。通航工程建成后可以使汾河泛舟的盛景得以重现,展示太原古城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为周边居民提供新的娱乐休闲方式。

4.5 丰富旅游资源

汾河三期工程两岸景观带将成为太原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了汾河旅游景观廊道,给古老的太原带来无穷活力。景观主题设计分为滨水娱乐段、滨水文化段及滨水生态段。滨水娱乐段主要为市民及来往游客提供户外健身场所,两岸设置各种比赛娱乐场地,包括慢跑道、篮球场、沙滩排球场等;滨水文化段以弘扬文化为主,两岸修建各类公园广场,包括地理广场、休闲花园、晋文化公园、星象广场、剪纸艺术广场等;滨水生态段将以汾河三期工程两岸原始的生态面貌为基础,融入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相结合的理念,尽可能的减少人工痕迹,为市民保留一份自然质朴的湿地乐园。

4.6 房地产经济效益

汾河三期工程的建成有效改善所影响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增加区域的土地价值,带动汾河两岸地价的上涨,改善现有的投资环境,为太原市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带动太原经济增长。

5 结语

汾河三期工程综合治理项目由于其工程的复杂性及影响程度,在效果评价中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应从生态环境效果方面综合评价。汾河三期工程实施后,治理段防洪标准达到太原市总体规划要求,改善南部新区的整体环境和河道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线通航,丰富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X171.1

C

1004-7042(2017)01-0014-02

樊怡(1985-),女,2012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师。

2016-11-05;

2016-12-17

猜你喜欢
汾河滨水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汾河水韵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