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防渗技术在册田灌区改扩建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2017-04-07 10:34闫丹青
山西水利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灌溉水砌石利用系数

闫丹青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24)

1 册田灌区灌溉现状

册田灌区是山西省内现有的大型灌区之一,总灌溉面积3.02万hm2,其中山西部分2.0万hm2,灌溉水源为册田水库。册田灌区多年来存在着取水设施不健全、水源浪费严重、渠道老化失修、管理粗放等问题,现状渠道建设标准低,土质渠道渗漏损失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在目前提倡节水灌溉、发挥灌区效益的形势下,对册田灌区应实施改扩建,提高渠系水利用率,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型式根据气候、土质、当地的实际情况不同而选定,主要有土料防渗、浆砌石防渗、混凝土防渗、膜料防渗等。在册田灌区节水改造中,干渠以混凝土预制块与膜料防渗相结合为主;特殊渠段采用浆砌石防渗、矩形无压箱涵及U型渠道;支、斗渠以混凝土U型渠防渗为主;农、毛渠等田间渠道以土渠防渗为主。

2.1 混凝土预制块与膜料防渗相结合

混凝土防渗相比较土料和浆砌石防渗,可以明显降低渠道糙率,提高过水能力,册田灌区中选用厚100 mm,宽600 mm的混凝土预制块,下铺防渗膜料,更有效地减少渗漏,提高渠系水利用率。

技术要求:开挖后将地基原状土压实,控制压实度不小于94%;在湿陷性渠段采用3∶7灰土进行换基并压实,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5%。施工时要求进行清基处理(厚30 cm),以保证基底平整,且不含砖石等硬块以及树根(枝)和杂草等。复合土工膜选用一布一膜,膜厚度不小于0.2 mm,土工膜在渠道两肩做压顶处理。预制块间缝宽20 mm,采用1∶1∶4沥青水泥砂浆填缝,砂浆等级不小于M10,预制板砌筑完成后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5的水泥砂浆进行勾缝。

适用范围及特点:预制混凝土与膜料防渗相结合的方式适用于大中小渠道、适用范围广。混凝土过水断面能有效降低渠道糙率,提高过水能力减少沿程水头损失;土工膜可以有效减少渗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预制块在预制场地统一做好运送到铺设现场,铺设工作效率高,在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该种防渗型式工程造价较高。

2.2 浆砌石防渗

册田灌区原渠道建筑物为浆砌石,部分损毁或拆除重建后留有砌石材料,可就地利用为浆砌石防渗渠道。

技术要求:防渗型式采用M7.5浆砌石贴坡,在设计流量为Q=1.45 m3/s时,底宽1.5 m,衬砌厚度0.3 m,边坡 1∶1.5,高度1.6~1.8 m,渠底与岸坡相交处做300 mm×300 mm齿墙。渠道衬砌每10 m设一横缝,缝内填高密度聚乙烯闭孔板,迎水面填止水条。

适用范围及特点:采用浆砌石能就地取材,耐磨力强,施工简单,且抗冻性能好,但人工堆砌不利于机械化施工。

2.3 混凝土U型渠防渗

混凝土U渠道在近些年的灌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技术比较成熟,在册田灌区的改扩建工程中,混凝土U型渠道主要用于新建的支、斗渠,在干渠上相邻两座距离较近的U型渡槽连接处、或者局部填方渠道,为减少占地也可以使用U型渠道。

技术要求:U型渠厚6~10 cm,每4 m分缝,缝宽20 mm,缝内填沥青水泥砂浆,比例 1∶1∶4。用于干渠的U型渠道每跨段槽身设两根拉杆,其纵向钢筋应深入渠道衬砌端部,下部铺设复合土工膜,厚度不小于0.2 mm。

适用范围及特点:适应性强,比梯形渠道减少工程占地,比土渠防渗节水。预制混凝土U型渠道一般在预制场地制好,运到施工现场安装,施工进度快,并减少现场浇筑支模等费用。从实施经验可以看出,U型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与土料防渗渠道相比可提高近15%,节水效益明显。

2.4 土料防渗

渠道末端农渠、毛渠采用土料防渗型式。

技术要求:施工时要求进行清基处理,厚度30 cm,保证基底平整,且不含砖石等硬块以及树根(枝)和杂草等。经试验选定适宜的土料防渗配合比,在该配合比下进行拌料铺设,控制压实度不小于94%,形成紧密的黏土防渗层,厚度在50~60 cm,分层压实。

适用范围及特点:适用于渠系末端流速较低的农渠、毛渠。施工技术简单,易实施和掌握,造价低,但耐久性差。

2.5 混凝土矩形无压箱涵

由于册田灌区部分原渠道年久失修,有些已被附近村民作为通行道路硬化占用,为减少征地与纠纷,可将这部分渠道做成混凝土矩形无压箱涵,下部输水,上部行人。

技术要求:过水断面依照明渠均匀流矩形过水断面推求,本次设计渠段设计流量1.3 m3/s,过水断面2.0 m×1.8 m,底板和侧壁均厚300 mm,上盖200 mm厚钢筋混凝土盖板,以便于人行。

适用范围及特点:在旧灌区改造中容易出现人、地纠纷,该防渗型式可以有效减少占地,化解纠纷。同时,与倒虹或者埋管等输水建筑物相比,无压箱涵造价低,局部水头损失较小,与梯形渠道通过渐变段连接水流相对比较平顺,流态稳定。

3 渠道防渗效益

3.1 节水效益

项目实施后,灌区节水部分灌溉水利用系数可由0.43提高到0.5;考虑设计水平年灌区末级渠道也能完全防渗配套,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64。根据现状的灌溉措施及渠系配套情况计算的灌区年增节水能力为140.3万m3。可改善灌溉面积0.96万hm2。

3.2 经济效益

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后,减少了灌溉用水量,对抽水提水灌区就意味着节约了耗能量,即每年节省115.75万kW·h的电量,电价按一般提黄灌溉用电电价0.07元/kW·h计算,则每年的节水的经济效益为8.1万元。改善灌溉面积0.96万hm2,求得每年改善灌溉效益为3 134万元。

4 结语

在册田灌区改扩建工程中,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渠道防渗型式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渗漏,合理利用地形和材料,减少占地,充分发挥灌区工程的节水效益与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灌溉水砌石利用系数
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试验研究
烧结漏风率对利用系数影响关系的探讨
梅钢提高三号烧结利用系数的实践
连云港东辛农场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砌石双曲拱坝拱冠梁设计的探讨和实践
大石牛水电站浆砌石拱坝施工控制
上下复合型砂石-滤网集成式过滤器研发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农田水利建设灌溉水利用率提升浅析
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