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朝鲜族初中生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2017-04-08 13:06蔡香花陈宇
祖国 2016年24期
关键词:自我概念民族认同朝鲜族

蔡香花+陈宇

摘要:本文以长春市朝鲜族中学所有初中生为对象,研究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朝鲜族初中生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的现状;探讨不同背景变量对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朝鲜族初中生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春市朝鲜族初中生的民族认同的总体发展较为积极,民族认同感在年级、在朝/韩亲属情况、汉语口语水平、崇拜英雄的民族不同的情况下存在显著差异。2.长春市朝鲜族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在年级、汉语口语水平不同的情况下存在显著性差异。3.长春市朝鲜族初中生的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朝鲜族 民族认同 自我概念

一、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少数民族经历着社会的发展及历史的变迁,大多数少数民族都面临着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他们既要肯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接受学习外来民族的文化。这也使得他们既要面临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又要面临中华民族与本民族身份的双重认同。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是自我认同形成与混乱相冲突,并获得新的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热切地寻求着新的自我连续感和一致感。

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已经成为了众多领域研究的焦点,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诸多局限,比如研究对象狭窄,研究方法单一,针对朝鲜族初中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所关注的对象是长春市朝鲜族初中生,作为朝鲜族文化传承者的长春市朝鲜族初中生,正处于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发展的青少年时期,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他们一方面必须要面对强势汉族文化的洗礼和外来多元化的诱惑,另一方面又要认同朝鲜族的社会文化,其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本文通过研究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朝鲜族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民族认同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为其他处于汉化环境下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及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学校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以就读于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朝鲜族初中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发放史惠颖(2007)编制的少数民族民族认同问卷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回收问卷为23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7份,有效率为81%。男生占47.1%,女生占52.9%。收集到的数据通过软件 SPSS20.0 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长春朝中的朝鲜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现状分析

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初中生在民族认同问卷中的各维度的均值得分介于3.98-4.61,其中,对本民族归属感最为强烈,得分为4.61;对本民族的社会认同最低,得分为3.98。说明长春朝中的朝鲜族初中生对本民族及中华民族有着较高的认同。民族认同的总体发展较为积极。

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朝鲜族初中生的中华民族认同与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归属感与本民族归属感、中华民族社会文化认同与本民族社会文化认同之间均存在高度正相关。按照涵化论的双向模型,涵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多元社会中,个体能强烈的认同于两个群体,即对本民族与对他民族的强烈认同是一致的。本研究中,朝鲜族中学生的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呈正相关正好支持了涵化理论。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长春市朝鲜族初中生的民族认同感在年级、在朝/韩亲属情况、汉语口语水平、崇拜英雄的民族不同的情况下存在显著差异。经比较分析初一和初二学生的民族认同较低,初三学生的民族认同最强烈,民族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朝/韩有亲属的同学本民族文化认同分数与本民族归属感得分显著于在朝/韩没有亲属的同学。同时发现汉语口语水平好的同学各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汉语口语水平一般的的同学,能更好认同自己的双重民族身份。崇拜本民族英雄的同学可能所接触的本民族文化较多,所以对本民族文化认同较高,而英雄崇拜也影响着初中生的价值观,所以对本民族英雄的崇拜的同学对本民族更加认同。

(二)长春朝鲜族中学的朝鲜族初中生自我概念现状分析

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初中生在自我概念问卷中的各维度的均值得分介于3.29—4.03。其中结构维度中自我认同的得分最高,在内容维度中家庭自我得分最高,其次道德自我,生理自我及心理自我得分相对较高。说明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朝鲜族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水平总体偏高,也表明大多数朝鲜族初中生都对自我有较高的认识和接纳,有良好的道德水平且家庭和谐、幸福。

此外,根据研究结果分析,自我概念在年级、汉语口语水平不同的情况下存在显著性差异。经比较分析从初一到初三,朝鲜族族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呈逐渐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提高等自我概念也会逐渐上升。汉语口语水平的不同对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朝鲜族中学生在家庭自我、自我批评上无显著差异,其余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均值比较,汉语口语水平好的同学各维度分数均高于汉语口语水平一般的同学。

四、长春朝中朝鲜族初中生的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分析

从表一可知除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朝鲜族初中生自我概念中自我批评维度外其他维度均和民族认同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地正相关。也表明自我概念水平越低民族认同越差;自我概念水平越高,民族认同则越好。长春市朝鲜族中学的初中生的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民族认同影响着个体对自我的看法,在个体的认同与认知上应该扮演着重要且关键的角色;另一方面个体对自我的看法应该会影响其对所属群体的认同。

五、结论与建议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追寻自我、建立自我的阶段。然而少数民族初中生由于面临两种或多種不同文化的影响,在价值内化上容易产生冲突,甚至造成自我认同危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既有一个个体自我,还有一个群体自我(比如民族、种族或国家等自我),个体为了定义自己和享有积极的自尊,往往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及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对自己所属群体(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认同水平会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初中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本研究也进一步了解到长春市朝鲜族初中生的中华民族认同和本民族认同都比较高,民族认同水平与自我概念存在的显著地相关。因此,为了让少数民族初中生积极、客观地接纳自己,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发挥自己的潜力的完成好学业并更好的适应环境,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和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习惯,同时强化和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史惠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王亚鹏,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3,(14).

[3]施贵菊.苗族中学生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研究.四川师范大学[D].四川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1]通讯作者:蔡香花,延边大学心理学专业讲师,硕士,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职业生涯规划。[2]陈宇,延边大学。)

猜你喜欢
自我概念民族认同朝鲜族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KORE A TOWN
自我概念的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
他有颗金子般的心:记朝鲜族“老关工”金道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