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4-08 00:19张海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

张海英

摘要:真正要做到“减负”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分析,备课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2.4

近几年来,在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精神指导下,教育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我认为大家期望的是减掉教育过程中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部分,并不是简单的少布置作业或降低学习难度的事情,真正要做到“减负”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有效教学”就是“向课堂要质量”,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内容或教的认不认真,而是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有没有受益或对本节课所讲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如果学生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进步不明显,那我们就是在做无用功,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效果,那么不仅导致学生收获甚少,甚至导致有的学生厌学,同时还使得许多孩子不得不通过参加课外补习班来弥补课堂缺失的内容,这样教师就成了使学生“增负”的罪魁祸首。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教师仅仅把教学当作自己谋生的一种职业,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是积极的想办法去探索研究解决的对策,而是一味的责怨学生,甚至有的教师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傍人门户渡春秋”。

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流于形式,只有在公开课等教研评比活动中有所体现。课堂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更谈不上容许学生质疑、反驳,课堂教学过程缺乏平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如果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弱、不精练,应变能力差,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缺乏生机。

四,不能恰当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的教师的课件内容精彩纷呈,热闹非凡,但展现的内容却敷于表面,有时甚至脱离了本节课的主题,课堂气氛看似生动活泼,但学生收获不多。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爱了,想做不好都难。我认为不能把教师这个职业简单的理解为解决自己饭碗的事,在选择做老师那一刻起,就要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群人的一生中最好年华的光阴。我并不赞成把教师放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高度,我也不认为教育是万能的,但也不能就此忽视了我们对学生成长所负的责任,我们一旦时时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就会有一种从事这个职业的使命感,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看到学生日日有所进步,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久而久之我们做教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要不断的学习。教师在加强自己专业学习与提高的同时,还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储备,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一定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他的尊敬与信服,也一定会使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使得学生盼望上他的课,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打开更为广阔的思路。

三,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这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因为它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我还要与大家探讨并共勉。我这里所说的备课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备学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表演场所,课堂也不是教师自说自话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的场所,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场所。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差别较大,这就要求老师下功夫去了解学生,做到教学过程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拨,及时进行课堂的调控,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

二是备教材。熟悉教材是优化教学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相同的一刀切的内容,而是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教师和学生是教材有机的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上课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熟悉课程目标,内容,重难点以及知识结构的联系,在备课时要围绕课程目标,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不会出现拖泥带水的低效教学。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问题预设,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是备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呢?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要对“教什么”要了然于心,还要关注自己的教法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是备媒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以其广视角、大容量、多变化等特点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很大优势。我们要积极动脑动手创作适合于我们自己的紧密联系教材的教学课件,将课本知识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考。但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一定要有“度”,不要只顾好看漂亮,要实用,要与本节所学知识相关,否则将达不到教学目标。

四,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最佳時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教师要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

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师与学生从事的教与学是带着情感进行的,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有良好的情感交流,教与学之间的默契度会更好。我们有的老师因为个别学生的调皮捣蛋而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发雷霆,迁怒到全班同学,以此本想达到警示作用,结果适得其反。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其中一条就是教师要有控制自身情感的能力。如果我们的教学行为能体现关怀、尊重、肯定、宽容、欣赏、信任,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师生关系就处于融洽的状态。

以上只是我个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与向优秀教师借鉴的经验之谈,教育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事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我们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进步,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个高效、和谐的课堂。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浅谈短波同相水平天线幕的维护调整
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现状与改进分析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