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高校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问题探究

2017-04-08 00:22刘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

刘畅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人才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有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将学校与社会相联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思想与行动支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构建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如何提高、完善工作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 问题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ZD1404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不断加速,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我国大学生年均入学率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影响之一,就是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所导致的就业压力增大问题。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2015年达到749万,而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只多不少。同时,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加入WTO,国家改变了原有的“包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和“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就业机制。通过就业市场的调节,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家庭及个人,希望通过多年的求学用知识技能赢得一份好工作;学校,希望通过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率提高口碑,促进招生工作;用人单位,希望找到合适的人才,以使其稳定快速发展;政府,希望通过良好的就业工作维护社会的稳定。由此可见,就业工作对于家庭、社会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所谓就业指导,也可以称为“职业指导”或”生计指导”,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最初产生于欧美国家,我国起步较晚,在我国,被界定为“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的与工作岗位結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大学当中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说是帮助毕业生求职、促进学校自身发展、搭建社会求贤的桥梁,已经成为高校促进就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据调查了解,毕业生对于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比较低,高校目前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远远没有满足毕业生的要求。

一、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 就业指导观念陈旧

虽然当前就业工作举步维艰,就业指导工作在各种场合被提及,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往往是将招生与就业等同处理,全校动员,将学生的培养、管理列为中心工作。很多学校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是其行政职能却相对比较突出,服务功能有所欠缺,忽略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和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发挥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应起到的积极作用。

2、 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贯性

在我国高校当中,存在着就业指导时间表,每年毕业季,高校会针对毕业生开展各种就业指导服务,如发布就业市场招聘信息,针对毕业生择业需求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等,但是,很多学校这一工作的开展往往只针对于大四学生,尤其集中于大四第一学期,由于这种“季节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整体连贯性,很多学生并未入学之初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无法正确运用相关知识技巧并做好心理准备,使得学生在毕业求职中处于被动地位。

3、 缺乏个性指导

通过调查了解,很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无论是讲授课程,还是开设专题指导等活动,其内容大多是针对毕业生所共有的问题及其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情况所展开的,针对全体应届毕业生开展大课堂式的整体教育指导是大多数学校的选择,这种没有考虑到年级、专业甚至个体差异的指导形式,将全体问题以灌输的形式“告知”毕业生,缺乏分类指导、缺乏性指导,使得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很多就业中的“困难生”并不能真正从这种指导课程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帮助。

4、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非专业化现象严重

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主要以院系的党政领导干部、行政人员及辅导员为主,这些人员,虽然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相对了解,但是对于就业指导工作仍然缺乏专业性的研究与把握,只是凭借工作经验与热情开展教育工作,“兼任”又限定这部分教育人员的双重身份,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还有另外的工作需要完成,就业指导只是“弹性”工作之一,也正因如此,很多教育人员不能将全部的经历与时间投入到这一专业的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当中,也就不能将其发展为专业化的科目。

5、 就业指导目标不明晰

所谓就业指导目标,就是指就业指导工作的最终归宿和根本出发点。虽然当前,就业指导工作在各个层面上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是其目标一直比较模糊,在很多从事就业指导教师的眼中,就业指导的目标仅仅在于提高学生一次就业率,让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同样的,这一目标也在其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同时传达给了服务对象——毕业生。因此,注重服务,轻视教育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服务过程中,会将重心放在对于面试技巧培训、方法指导、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教育与宣讲方面,而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择业观,如何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心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修养以及“创业”教育等方面一笔带过,极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也会引导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前者当中,造成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比如很多学生在就业中会有“地区误区”——过多的看重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忽略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二、 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几点对策

1、 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和目标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联系社会与学校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与必要补充。大学中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应当包括对于学生就业择业的相关知识的指导,同时,应当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当中有所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能、面试技巧及相应技能的过程中,应当深入的涵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教育,让毕业生能够从内而外良好的体现出高等教育所需达到的素质教育,通过就业指导工作,让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找到符合个性特征同时符合社会需求的工作,以便更好的回报与服务社会。

2、 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及对象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就业工作,尽快融入社会并实现角色转变。在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对于就业政策的讲解与分析、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就业技巧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却远远不够,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需求,市场经济要求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因此,学校需要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各方面的人才,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充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并且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让就业指导的内容能够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为学生就业提供准备。另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应当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做好就业前的心理调适工作,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不盲目自信、自卑,加强、培养其综合素质,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就业,并对于学生适当加强创业教育,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结合市场经济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创造价值。

3、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大学学习始终

就业指导不应仅仅是针对毕业生的,因为这种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局限于单纯的政策宣讲和面试技巧指导,更多的应当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引导其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人生规划,只有规划做好了,才能够向着明确的目标一步步迈进。由于时代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一个人的正确的择业观并不是一时形成的短期行为,是同思想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结合的共同产物,因此,应当通过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良好心理素质与知识结构,培养其独立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达到就业指导的目的。

4、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落实的是否有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有良好的规划,另一方面需要有良好的实施者。因此,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是这一工作能够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就业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要以“专业化和全员化”为导向,促进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提高,作为教育人员,应当定期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让所传授的知识和进行的指导更加专业化。

三、 结语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专业化的工作,它不仅是一门学问,同时也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而这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形势的变化又在不断的产生新的理论与方法,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反思与提升,加强指导工作。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在长远发展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与安排。近年来,通过教育部、人事部和各个高校的推动与共同努力,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提高就业指导的层次和水平,使其能够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才能够为这一交叉学科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且适合中国大学生特点的理论指导体系。

[参考文献]

1.陳三俊.国内外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对比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7,(6)

2.池忠军,张晓红,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3,(3)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