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城市动脉的畅通

2017-04-08 06:25文/图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2期
关键词:杨成灯会高雄

文/图 雷 露

为了城市动脉的畅通

文/图 雷 露

【守望·城市之舟】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也是城市的一道流动风景线。每一天,穿梭于城市中的各条交通线路从南到北、自西向东,从地面到地下,将整座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在举家团圆的春节里,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无论是公交职工还是地铁员工,他们依然和平日一样坚守岗位,默默维护着城市动脉的通畅,全力保障将每一位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

江乐(公交车司机):手握方向盘的春节

“熊猫灯会期间需要调用公交车,我先报个名。”2016年年底,成都市104车队的72路公交司机江乐得知春节期间成都将举办国际熊猫灯会,届时需要调用公交车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车队负责人,主动请缨参与任务。据他了解,灯会期间成都市公交集团计划临时增加24条线路班次,同时还要开通专线车,并对多条线路进行延时服务。“这是公共服务事业,我义不容辞。”

这个决定也意味着2017年春节,江乐再一次与家人爽约。由于平日里“不良记录”太多,他10岁的孩子时常会抱怨:“爸爸又说话不算话。”对此,江乐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明白工作与生活从来都不能两全,只能带着对家人的亏欠,在岗位上更加努力工作。

灯会开始前,江乐接到了通知,他的任务是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开灯会专线,每天下午1点从成仁公交站出发到灯会会场,直至晚上9点收车。虽然辛苦,但每每看到乘客脸上的笑容,他的心里也是快乐的。

与开普通线路相比,开灯会专线要操心的事更多。一方面,乘坐专线的以老年人居多,车辆运行过程中对平稳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面对老人,解释工作也较平时有所增加。但这些问题在江乐眼里都不是事儿。“帮助困难乘客只是举手之劳。”在他看来,给予他人帮助是自己分内的事情。2016年夏天的一天,江乐驾驶公交车平稳进站后,发现一名妇女推着轮椅在站台徘徊打算乘车,轮椅上坐着一名腿脚不便的老人。他立即启动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并将轮椅推上了车。这暖心一幕被一名乘客用手机记录下来,并随后向公交公司寄去了表扬信。这件事让江乐至今难忘,他觉得自己的工作被认可了。

江乐的老家在贵州省贵阳市,但他早已将成都当做了第二故乡。“虽然只能在公交车上过年,但我的工作却能给乘客带来方便,我觉得值!”

沙涛(公交调度员):时刻不能停歇的“战斗”

1月27日,除夕。来自凉山彝族的24岁公交车调度员沙涛和平时一样,早上5点钟就起床了,扭头看了一眼旁边婴儿床里安然入睡的双胞胎女儿,他舒了一口气。起床、洗漱、早餐,快速打理好后,沙涛离开了与妻儿暂住的出租屋。

6点10分,迎着寒风,沙涛第一个赶到成都市万兴公交站104车队临时停车场。在停车场入门左手边有一排简易板房,顺数第三间就是他工作的72路公交车临时调度室。门口贴着的一幅崭新对联,总算让这里有了一丝春节的气息。

刚打开门,办公室电话就响了。沙涛接起电话:“喂,这里是成都72路公交车调度室。”“小涛,今天我什么时候发车啊?”“麻烦等等,我查一下。”由于长时间与公交司机打交道,沙涛练就了“听声辨人”的本事,他利索地打开电脑,进入公交车调度系统,点开了头天做好的工作安排计划。“6点42分发车,你还有半个小时准备,可以先去吃早饭。”

伴随着这通电话,沙涛一天的工作开始了。调度员和司机不同,从不抛头露面,但却是公交系统中的“中枢神经”, 需要协调每辆车的发车顺序、车辆安全、维修保障及各种突发情况。沙涛时常调侃自己的工作“就像打仗一样,时刻不能停歇”。

春节期间由于大量上班族回老家过年,城市道路少了以往的拥堵,更利于公交车运行,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调度员,沙涛对工作却没有丝毫松懈。他聚精会神地掐着时间,井然有序地下达各项任务指令。当公交车陆续开出停车场后,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电脑屏幕上的车辆运营路线图,实时监测车与车之间的间距,调整发车时间,确保每辆车都能准点发车,准点到站。

过了早上发车的时间节点,沙涛终于可以喝口热水小憩一下。掐指一算,这已是他在成都度过的第4个春节。由于工作需要,平日里他也很少回老家。“父母是真的老了!不能在身边给予照料,很惭愧。”沙涛对父母满怀歉意。而让他聊以自慰的是,在这座城市,他找到了归属感:“72路公交车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让人舍不得离开。”

晚上10点半,沙涛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想起家中等待自己团聚的妻女,他顿时忘记了一天的疲惫,回家的步伐变得轻快了许多。

高雄会(地铁检修员):7年没回老家过年

2017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早上9点,在成都市地铁运营公司车辆检修中心里,检修员高雄会头戴安全帽,一手拎着工具箱,一手抱着笔记本电脑准时来到车辆检修间,开始了农历猴年最后一天的工作。

35岁的高雄会是云南曲靖人,自2010年6月加入成都地铁,已近7年。在这二千五百多个日子里,他用青春和汗水与成都地铁一道成长。

根据列车的运行时间和公里数,检修程度有所不同。普通检修一般3、4个小时,而深度检修少则10多个小时,多则数天。其中,对列车控制系统的检查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这也是高雄会率先检查的部位。他来到驾驶室,打开操作平台,麻利地将电脑接入控制系统,仔细观察电脑反映出数据情况。一切显示正常后,他松了一口气。车头检查完毕,他又来到车厢,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窗户、把手、座椅……不放过任何一个部位。“地铁检修工作考验的检修员动手能力和应急能力,出现任何问题都需要及时处理,哪怕是一颗螺丝都不能漏检,如果有松动却没有检查到,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比车厢内部检查,对车厢底部的检查更考验技术。只见高雄会用工具敲击着车辆底部的弹簧、螺栓、铆钉等零件,在狭小的空间里钻进钻出,动作娴熟。由于检修间在室内,光线较暗,每次检查时,高雄会不得不带着手电筒。长时间下来,眼睛着实疲劳难受。“习惯就好。”高雄会说。

根据安排,今年除夕正好轮到高雄会休息,于是当天下班时间一到,他就匆匆赶回位于德阳的家,与妻女团聚。“爸爸,我知道你今天要回来。”高雄会一踏进家门,5岁的女儿就笑着扑了上来。“现在女儿懂事了,都会算我啥时候上班,啥时候休假。我逗她说明天带你去游乐园,她就会说爸爸明天还要工作。”说起宝贝女儿,高雄会严肃的脸上浮起了几条笑褶子。虽然第二天一早就要返回成都上班,但他却非常开心。因为,这是他近7年来第一次与家人共度除夕夜。

高兴之余,高雄会心里也有着深深的内疚——因为,这也是他连续7年没能回老家云南陪母亲过年了。父亲走得早,高雄会由母亲辛苦拉扯养大。如今因为工作与家庭,他却不能陪伴在母亲身边尽孝。“虽然母亲很支持和理解我,但还是觉得对不起她老人家。”说起母亲,高雄会的言语中尽是牵挂。

杨成(地铁站台值班员):特殊而温馨的“团圆”

1月27日(除夕)早上6点36分,成都地铁4号线第一趟列车准时停靠在市二医院站台。不同于平日里的人头攒动,今天这趟车有些冷清。“对我们来说,春节期间尽管乘客相比平时会有所减少,但绝不会因此降低服务质量。”值班员杨成说。

杨成今年24岁,2015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成都地铁公司。虽然年轻,但杨成对工作却有着清晰的认识:“干一行就得爱一行。”

杨成服务的市二医院站地处城市中心,还是3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平时客流量很大,最繁忙的时候,每两分钟就有一班列车靠站。为了站好每班岗,保障每一名乘客平安出行,杨成始终坚持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在岗位上兢兢业业。

今年春节是杨成在地铁里度过的第二个春节。根据工作安排,除夕这天他值早班,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结束。他其实也想回老家巴中与家人过团圆年,但他更清楚自己必须坚守岗位。他笑着说:“从踏入这个行业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假日已经离自己远去。”

杨成的同事们大多来自内江、自贡、重庆等地,虽然离家都不远,但因为倒班的原因,大多数人工作后就没有回家过过年。于是,大家商议决定,除夕夜去一名同事家煮火锅犒劳自己。由于杨成当天上早班,下班最早,买食材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肩上。“虽然不能回家,但我们也要过个精彩年。”

夜幕降临,大伙儿齐聚一堂,涮着火锅有说有笑,浓浓的年味让杨成倍感温馨。然而,由于大年初一还要上早班,他不得不提前离场。

走在灯火阑珊的街头,杨成掏出手机,给远在老家的父母打去了问候电话。“我们很好,你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听着话筒中传来父母叮嘱声,杨成红了眼眶。

猜你喜欢
杨成灯会高雄
高雄焦宅
Existence Criterion of Three-Dimensional Regular Copper-1, 3, 5-Phenyltricarboxylate (Cu-BTC) Microparticles
春节灯会
高雄快轮直航大陆送年货
高雄食饮见闻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活动在高雄举行
雕塑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