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人文学科教改的实践研究

2017-04-10 09:18郑艳林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文学科教改实践

内容摘要:互联网+中的人文学科教学改革应以混合学习模式为主,解决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壁垒,打破长期存在的学习障碍,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最终打造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学习模式,实现传统学科的教学方式转型。

关键词:互联网 人文学科 教改 实践

本文中探讨的人文学科特指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开办较多的专业,该学科的地位自民国以来逐渐下降,又未能在当下社会证明其实际有效性,造成了学术地位尴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破除其教学和实践脱节的困境,应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入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旨向,解决其在当下社会的现代性转型难题。

在互联网+时代,人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又有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具有混合式教育的特点,具有Come课程的特点,实现了Classroom learning,Online learning,Mobile learning,E-learning的统一,这种新模式借鉴其他模式經验,结合了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以移动学习为特色,既满足师生个性,又追踪学生学习痕迹,通过多维精确分析,提前做好干预,让学习的高效成为可能。

一.解决学习的前期障碍

高效的学习离不开科学的前期规划。对于高校而言,入学教育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入学教育和大一阶段的学习有着密切关系。大一阶段是大学学习的第一阶段,是学生的学习角色转换,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并寻找与之契合的学习习惯。学习适应问题需要专业教育来解决。一般来说,专业教育在高校入学教育中所占比重不大,即便涉及,也未能结合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全面介绍,加之学生限于视野狭隘和经验的匮乏,不能正确理解专业教育的目的,往往导致入学教育流于形式。笔者认为,理想的入学教育应当实现三个帮助,即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各个阶段的差异,帮助学生知晓课程的体系和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掌握大学阶段学习的技巧。通过三个帮助,让学生能够扫清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实现学习的前期准备。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宣讲会等方式,阐述学习的计划和学习进度,强调先学课程和后学课程的进阶关系;提供师生交流、学生内容交流的学习平台;组建线下互助学习小组;学会资源的搜集与筛选技巧。

在完成专业教育之后,需要进行专业课程介绍。课程介绍比专业教育更为具体。教师应当结合课程的特性,以教学目的、定位等因素为参考,编写教师指导书、学生学习指导书等文件,对课程的学习目标、课程重难点和关键概念进行详细说明。以教师指导书明确教师的任务和角色,以学生指导书介绍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尤其要对该课程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说明,这恰是以前教改较为忽视的。课程介绍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来实现。课程介绍首先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或任务教学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微课这种新形式进行课程的导入,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课程介绍还应当阐述学习主题,告知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以便学生可以明确任务。最后,课程介绍还需要将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和当下的学习情况进行结合,减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

二.监控学习的核心环节

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中依然重要,学习的指导工作有赖教师执行。学习的核心环节分为二个部分,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其次需要帮助学生实践锻炼。人文学科是历史的、经验的学科,对概念的背诵是学科特性决定的。大学教育虽以思维方式的塑造为最终目标,但以背诵为基础,也就有了怀海特“学校讲授的知识多是脱离情境的呆滞思想,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1](P20)笔者认为理想方式是结合定义去思考概念形成的过程,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揭示概念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维度。同时,对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化的语境来分析。长期以来,人文学科的教学和实践较为脱节,因此,教改应当“对概念的理解融入真实的文学实践当中,将抽象的理论术语导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之中。避免停留在术语的抽象描绘,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来体验批评的快感,这样才能让教学内容得到强化。”[2](P61)这种方式探求专业知识和学生趣味的结合,通过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实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达到了沉浸式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场景还原为入口,以解决困惑为目标的学习模式。

实践锻炼是掌握基础知识最终目的,也是学习成效的试金石。“美国的西北大学通过可视化协作学习项目(Collaborative Visualization Projeot),模拟了真实的项目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活动中心,让学习者模拟科学家们的实际工作方式进行探究学习。”[3](P53)这种创举给笔者带来了启发,在《文学批评》等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辩论、课后读书会、戏剧表演、朗诵、无主题辩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课程所学。学生应当明确尝试是学习的第一环节,学习应当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以理论学习为核心,错误也是深化学习的重要机遇。由于人文学科教学及评价的非量化因素,无法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这要求教师既不能当传统意义的宣讲者,也不是课后的评阅人,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在场”,始终坚持对学习环节的引导和促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助。

三.完善学习的考核办法

学习效果反馈是有意义的。限于技术的不足,有效的效果反馈在传统教学环节中大多缺席,教改也因缺少数据佐证而被人质疑。以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为例,这种评价模式一度占据核心地位,以学期为单元实现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总体把握,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预判的作用。但这种模式针对已经完成的学习活动,实时性较差,也缺少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不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其次,将考核集中在期末,形成了“为考而教”的学习文化,一定程度造成了一考定终身,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形成性评价也正是为了改变传统考核的不足而出现的。形成性评价由随堂提问、点评打分、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等形式构成,强调考核的动态性和交流性。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受惠于技术的发展,高效率的形成性评价终于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借助移动学习平台拓展学习的范围,学习地点也可以从实体教室扩展到移动教室,甚至提问方式也可以采取弹幕的方式进行,同行评价也可以匿名评审的方式进行。通过多种模式的引入,单一的反馈变得多样和高效。这也是未来教改的备选方案之一。

四.推进学习的辅助方案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师生的交流局限于实体的教学场域,缺少课后的实时交流,造成课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因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而遗忘。教师应当尝试学习辅助方案改变这个现象。学习辅助方案分为二个层面,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就教师而言,要求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给予学生。以慕课为例,慕课的教师团队由教学团队和技术团队构成。教师团队包括制片人、主讲教师、助教。制片人负责宏观工作,如选题、授课策略。主讲教师则担任授课的主要工作,完成教学的核心工作。助教由年轻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担任,负责辅导答疑等工作,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层面到实践层面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直在场,可通过演示、线下见面等方式实现定期交流,以巩固线上学习的效果。就学生而言,应为建立学生交流的平台,或通过互助学习工具,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相比教师主导的线下辅导会,学生发起的学习交流会、座谈会、兴趣小组、读书会在气氛营造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其学习地点也更加灵活。此外,教师和学生的辅助可单独进行,也能融为一体,其理念和中国传统的“从游”模式是相通的,以实现“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以轻松方式融入校园文化之中,达到濡染观摩的效果。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贵的契机,大数据、云平台的使用让移动学习、精准教育、信息反馈、互助学习成为了可能。在技术的辅助下,学习的时空困境有望破解。就教育者而言,应当克服改革的形式化,构建协同开发、共享自由的学习机制,改变“做互联网的不懂教育,做教育的不懂互联网”的迷局,让一种全新教学理念的实现成为可能,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塑。

参考文献

[1][英]怀海特(Whitehead).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14.

[2]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3]李妍.美國科学教育的可视化协作学习环境[J].全球教育展望,2005(11).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学科群开放基金“互联网+时代的人文学科教育创新模式研究”2016008。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院校传统人文学科教学模式构建研究”2015GA034。

(作者介绍:郑艳林,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人文学科教改实践
“人文价值再思考与中国的人文学科体系构建研究”专题研讨会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措施研究
人文学科实验室建设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