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017-04-10 17:59王明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9期

王明明

摘要: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对于在调整和优化高校专业结构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G648.4;G642

一、国外研究

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方便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研究主要关注专业性质与社会经济结构、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学校自主招生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美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布局较为科学合理:各高校都拥有专业设置自主权,专业设置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跨学科专业众多,且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英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七十年代时趋于成熟:注重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兴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带有一定政府色彩的中介机构负责高等院校专业的评估和鉴定工作。俄罗斯主要关注扩充专业种类,完善培养制度,发展关注较少的社会学科,均衡专业结构,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等诸多方面。日本的专业学科调整主要由政府部门起主导作用:专业学科调整结合市场和国家的需要,成立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解决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脱节的问题,成立直属于政府的官方部门“大学设置审议会”来承担学科评估作用。国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调整是依据社会需求,国家宏观调控与高校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模式 。

二、国内研究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调整现状、专业调整影响因素、专业调整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专业调整相关政策研究等方面。

1.从国家层面调整专业结构的历程

我国从国家层面调整专业结构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1952-1953);与院系调整同时进行的本科专业结构调整(1952-1957);1958-1965专业结构调整,在此时期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建国以来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文革期间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专业结构调整;1982-1987年的专业结构调整,这一时期国家统一进行了第二次专业结构调整;1989-1993年的专业结构调整,这一时期国家进行了第三次专业目录修订;1998年的专业结构调整,国家统一进行第四次专业目录修订;2010-2012年的专业结构调整,国家统一进行第五次专业目录修订。

2.高等教育理论界的相关研究

一是基于专业结构布局调整的历史描述与现状分析的思考而进行的调整对策研究。现有研究在提出调整对策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政府、高校、社会三方面(李硕豪、王丹丹等,2012)提出,指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高校准确定位、构建社会广泛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是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策;从高校内部建设方面(陆丽,2014)提出,应在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科发展等,从专业外延与内涵两方面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杜才平,张明龙等(2010)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必须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拓展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李战国、谢仁业等(2011)提出高校学科专业发展必须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主动适应、紧密结合;马廷奇(2013)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产业结构转型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失衡的表征,应从促进产业机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规划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建立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主动适应机制;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促进大学生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等三方面建立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协同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是基于专业结构布局调整影响因素分析和归纳的对策研究。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国家的政策与战略、区域地方的经济结构、社会需求、专业结构、地区产业结构、国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师资、学校的办学实力等。对于专业结构布局调整影响因素,林蕙青(2000) 、黄慧民、何秀成(2004)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要求、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三因素;杨民、杨立红(2006) 等认为是社会需求、高校自身资源状况、专业结构调整和高校自身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三因素;龚怡祖(2011) 认为,专业结构调整可在调整口径、调整方向、调整时间、调整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

三是专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的中外比较研究。主要是对诸如美、英、德、俄等欧美国家,以及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对比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我国专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启示与借鉴。其中郭雷振(2012)、李爱国(2013)从中美差异探讨了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策略,专业设置及调整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对高校管理者從意识、胆识、智慧、调整方案等四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从办学定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基础优势、新专业既有生成模式、专业评估与调整机制等专业建设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扬(2011)对中国和加拿大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进行了比较。经过详细的比较分析,得出调整改革的思路:充分考虑专业结构与职业市场需求的紧密联系,加强交叉专业学科、综合专业学科的建设和专业学科认证评估水平。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从研究内容到研究的视角、方式,都较为丰富,为本研究奠定了方法和理论基础,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专门针对民办本科高校专业结构布局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学科专业结构布局调整对策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对于在调整和优化高校专业结构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上存在不足,比如,民办高校在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何通过学科专业调整体现专业特色和增强办学实力等问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6.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3]李硕豪,王丹丹.甘肃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