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课堂提问的设计

2017-04-10 10:35毕景信马玉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平方根思维数学

毕景信+马玉春

G633.3

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怎样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呢?我认为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根据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预设课堂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要有层次性。

数学知识逻辑联系密切,环环相扣,系统性行强,某一学习环节的障碍,往往造成下一阶段学习的困难。数学学习心理学认为,数学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接收过程,而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把握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的结合点,准确定位切入口。所提出的问题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可以把学生的思维从表面引向深入,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层层深入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实质。对于教学上的难点问题,教师应该设法建立问题解决的台阶,帮助学生拾阶而上,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以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样的提问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与逻辑顺序,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按照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连环问题,尽量不要在提出问题的开始就设立障碍,让学生感到很困难。学生经过这样的问题探究之后就能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与方法,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评价水平提问,这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提问。它要求学生对一些观念、解决办法等进行判断选择,提出见解,作出评价等,它能帮助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评判事物和材料的价值。数学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例如“你认为他的观点怎样?你还有其它看法吗?”“他的解法正解吗?你还有其它解法吗?”等。

二、提问要有创造性和启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和启发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把学生引进问题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课堂上要提出的问题,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可以适当使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多种答案或者有的问题要求多种解决的方法,以形成讨论的氛围,促进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问要精而准。

好的问题是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充分吃透教材和学情之后设计出来的。“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要恰当,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问题过多,而且经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些都是诸如“懂了吗?还有什么不会的?找到了吗?”等等相对无效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站在发挥形式的主观能动性的角度上,多设计一些能启发他们思考、拓展思维乃至创新的应用、综合型的问题。

四、提问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是急促地直接迈向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教师要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最好等待1秒左右为宜。但对于那些批判性、问题解决和决策性等一些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就要适当地延长。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1秒增加到3到5秒的时候,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还会做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就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隨着时间的延长,课堂的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思维就会出现晃荡,这样也就偏离了课堂家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我们的教师的提问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可以思考和探索。

五、提问形式要多样化。

提问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同一个问题,既可以设置成填空选择题,也可以设置成判断改错题。可以是师生的一问一答,也可以是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的互相问答。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往往对新的概念或数学符号或解题方法认识不够,经常判断或运用错误。例如:学生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这两个概念认识不够,以及符号“±√a”和“√a”运用得不当,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3的平方是多少?”“-3的平方是多少?”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是“9”,接着再问“那么9的平方根是多少?,9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为什么?”。通过反复类似的问题,学生认清了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这两个概念,再进行如下抢答比赛:(1) ±√9=?,√9=?(2)√16=?±√ ? =?(3)√16的平方根是多少?等,最后让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互相问答。这样学生对新的概念和符号就掌握得比较好。

猜你喜欢
平方根思维数学
“平方根”检测题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平方根”检测题
浅谈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几点异同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