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在体育课中提升自信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2017-04-10 13:27严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心理体育

严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成为课程教育中潜在的重点和关键。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如何通过体育实践,让学生在自我参与和锻炼中不断培养自信心,是当下讨论的重点,也是孩子在幼年时代培养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方式。

关键字:小学生 体育教学 自信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给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要实现深化改革,“教师主教、学生只听”的局面已经开始改变,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体育这样一门特殊的课堂中,教师不仅仅只是要在学生思维上进行引导,更要在行为上进行指引。因此,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心理上达成一致,才能使体育课堂成为一个互相交流的大家庭。

一、主、客体的特殊性为培养自信提供良好契机

小学体育课堂,由于其主体(小学生)和客体(体育课堂)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体育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自信的重要途径,体育课堂这个大家庭就成为了学生找寻自信的摇篮。

(一)主体的特殊性

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之后,比起幼儿阶段,心智逐渐成熟,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得更加活泼自信了,对大人的心理依赖逐渐变少,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有了更多的伙伴,学习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孩子都希望能表现自己,希望成为老师眼中的典范,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榜样和英雄。由此时,孩子开始出现自信和展示自信的苗头。针对学生在这个阶段的需求,老师应该使用鼓励性的话语来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如语言鼓励“加油、你真棒”等,或是行为激励,如“课堂学生击手奖励”、“礼品奖励”等。

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中高年级之后,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逐渐缺乏自信和产生自卑心理,而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自卑的困扰,但是在自卑的学生中,女生与男生比更容易摆脱自卑心理的困扰。此阶段的体育教育应因人而异,通过不同的体育表现方式,来鼓励或引导学生的自信心理。

总之,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对自信也表现出不同的程度,体育教师面对小学时段的不同的学生主体,应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育。

(二)客体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实践性的课程,它不同于语文、数学等以以室内课堂为载体、以语言实施为主题的文化课程。它是以身体活动、实践活动为基础,同时融入理论教育、行为意识培养,是一种集体性、竞争性很强的身体教育活动。在这种特殊的教育课程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极为有帮助的。

一方面,体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归属感指的是被他人接受, 被集体融合的心理状况。体育课堂中的很多活动项目都是集体活动,如接力赛中的整体意识,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凝聚力,在这些活动中必须进行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不同的技能才能达到整体效果最优化。学生在这些体育活动中,进行团体性行为和协作后,归属感增强,加强了对自信心的熏陶。

另一方面,体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抗挫力。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室外运动,经常伴随着胜利与失败的情况,老师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归因和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在跳高的活动中,应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去探讨如何才能跳的更高。在讨论的过程中,无论学生的建议和想法是否正确,作为老师都应当对其进行积极的肯定。在学生面对挫折时,老师要及时引导,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

因此,要充分和合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来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二、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代教育中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由于长期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把体育教学当成一项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身体技能的学习,就运动而运动,只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施状况,并不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认知。这种教学模式与体育新课标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活动是无效的体育活动。同时,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对技能活动的设置十分机械,甚至教学设计数几年没有任何更改。教学内容也极为简单,广播操、跑步、跳高等等,使一部分学生觉得体育课甚至是“受苦”课,出现排斥和逃避现象。老师只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等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辅导。

这样唯“训练”是图的教学方式,使一部分身体机能不是很好的学生不但没有起到提升自信心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心理障碍。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体育课,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尤其是男生,对体育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享受在课堂中的运动,并以此来彰显自身的技能,荣誉感增强,自信心得到极大满足。但仍有17.5%的学生存在这样的自卑感,其中5.6%的学生自卑感十分严重,对体育课没有任何信心,在一些活动中不愿意主动参与甚至是敷衍了事,出现“望跑兴叹”、“望课而逃”的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课的实施,使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表现力,自信心不断增加,身体机能和技能也得到很大提升;而体育成绩较差的,就愈加不愿意参与到体育项目中来,自信心逐步丧失,这样恶性循环,对体育课更加排斥,心理也更加脆弱,两级分化严重。

三、提升学生自信的有效策略

經过多年的体育教学,笔者总结出造成学生自信心不足的以下几种因素:孤独心理、过敏心理、害怕心理、 依赖心理、自责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 异性心理、反感心理等。面对小学生出现的这几种心理因素,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全民参与法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对老师的畏惧和对体育项目的畏惧。因此,老师作为体育项目中的引导者,应当融入学生当中,不再把自己充当项目的主宰者而是平等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尽可能多地参与学生的各项体育活动当中,起到指引和矫正的作用,同时创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充分的信任老师,及时和老师沟通,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排斥感,使学生把体育运动当做是一项游戏而非是任务或者课程,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一些项目中,老师在进行了示范动作之后,学生仍旧不明白如何实施,表现出一副畏难情绪,自己不敢去进行模仿练习,害怕出错或者是根本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这个动作。这个时候老师应主动去重复动作,并和学生沟通探讨动作的技巧和难点,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帮助他们完成训练,提升其自信心和参与感。

(二)诱导感染法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针对小学教学提出的,它指出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崇拜、喜欢和信任的事物。这说明了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具有很深的影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表现出深切的希望,并进行行为的诱导。教师要善于运用关怀性的语言和身体行为来表现对学生的肯定和希望。尤其对那些身体素质差,或者排斥运动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对他们进行活动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感受到关怀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体育素质。同时,可适当放宽对他们的技术要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使用“降低动作难度——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技术动作”这样一个过程,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消除恐惧。如在跳马活动中,有的学生总是担心障碍物太大,怕跳不过去甚至会摔倒。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先找一个素质一般,身高较矮的,但是又比较大胆的学生去试跳,以给其他学生以激励和自信。如果仍有学生跳不过去,就降低高度,让他们先降低胆怯心理,同时感受成功的喜悦,以有更大的自信去挑战高难度的。这样不仅使教学任务得以完成,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

(三)差异定制法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不同学生又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自信心开始出现苗头,因此多使用激励性的体育项目来进行训练。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出现部分学生自信心下降,在这个时候,教师应结合个体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训练要求和训练目标,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下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成功和进步,从而在运动中找到自我,增加自信。

(四)创新激励法

在学生尝试完成动作之后,一方面要通过重复训练来提高他们的活动技能,另一方面更要在技术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进行形体训练中,以下腰为例,教师开始可以让学生自己拉伸肌肉,尝试练习。接着教师介入其中,分组进行练习,让基础好或姿势标准的同学去帮助无法完成这一动作的同学。一方面巩固了他们自身技能水平,同时也在互相协作和帮助中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是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使排斥训练的学生也在融洽平等的关系中得到指导和训练。此外,在学生完成训练后,教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如把这一系列的形體动作自行商议编排,组成新的组合动作。这种“再实践”的教学方式既增加了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好奇心和创造力。

四、结语

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特殊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抗挫折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主动帮助孩子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 彭红星.对培养学生体育课学习自信心的探讨[J] .体育师友,2005,(3).

[3]赵丽霞.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渤海大学学报[J].2005(3).

猜你喜欢
体育课心理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心理小测试
体育课上的“意外”
心理感受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心理小测试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