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视野下的汉剧史书写”研讨会综述

2017-04-10 18:35卢晶晶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6期
关键词:汉剧史论剧种

卢晶晶

“中国戏曲史视野下的汉剧史书写”研讨会综述

卢晶晶

由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戏曲史视野下的汉剧史书写”研讨会,于2017年元月11日在武汉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湖北省文联、武汉市文化局、武汉汉剧院、武汉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汉剧与中国戏曲史研究”的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研讨会开幕式由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川鄂主持。湖北大学副校长杨鲜兰与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建华先后致辞。开幕式后,湖北大学文学院朱伟明教授首先对本次会议主题做了简要的说明。随后,出席研讨会的著名专家学者,围绕着“汉剧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研究”课题的结项成果——《汉剧史论稿》与“中国戏曲史视野下的汉剧史书写”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以下四点:

一、对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课题研究成果的肯定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资深戏曲研究专家郑传寅教授着重提到了湖北大学文学院在戏曲、小说研究领域的优秀传统,肯定了朱伟明教授近些年坚守戏曲研究并取得的丰富成果。郑传寅教授充分肯定了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作重大项目来做的态度和努力,并特别提到朱伟明教授对学理性的注重与追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的《汉剧史论稿》,郑教授表示此书为开创之作,对汉剧研究者们今后的研究是有重要影响的。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朱万曙教授表示,进行地方剧种的研究,对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学者的知识结构而言,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朱伟明教授对汉剧史的研究,为众多高校学者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意义。学术研究,应该打破目前学科间壁垒森严的界限,过于强调单一的学科,不利于开展更有生机与活力的学术研究。此为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的课题研究在“高校学者剧种史研究”上的第一个示范意义。第二,作为一个国家社科一般性课题而言,课题团队目前已经完成出版了两本厚重的著作,如此丰硕的成果,如此高的课题完成度,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第三个示范意义在于课题的学理性。课题团队先从资料汇编做起,先从文献做起,由资料而理论,此种研究方式,值得借鉴。同时,《汉剧史论稿》中学理的清晰与严谨也具有示范意义。朱万曙教授评价说,“高校教师剧种史研究”、“课题完成度”和“课题学理性”这三个示范性意义,值得推广,是用“一般项目的经费做出了重点项目的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梅兰芳纪念馆书记、副馆长刘祯全程参与了朱伟明教授“汉剧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研究”课题的开题、结项评审工作,他充分肯定了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在课题选题上的学术眼光,同时也对朱万曙教授对课题成果的“三个示范意义”的评价表示了认同。

中山大学董上德教授着重阐明了汉剧在中国近代戏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赞赏《汉剧史论稿》对传统文史不分家良好学风的继承和史家意识。董上德教授特别表示,在这种意识下,《汉剧史论稿》中对汉剧“剧种前史”的研究是他所看重的内容。同时,《汉剧史论稿》关注到了汉剧前史中点面研究的结合,关注到了当时诸多影响汉剧形成发展的文化元素如何有机地磨合并最终糅合在一起的现象,从而深入深刻地揭示了汉剧发展成熟过程中的内在机理。

华中师范大学谭邦和教授肯定了朱伟明教授和她的团队由文献(《汉剧资料汇编》)而理论(《汉剧史论稿》)的研究方法。他表示,朱伟明教授讲究学术规范、讲究学理的研究特点给人印象深刻,是学院派学者进入地方剧种研究的成功示范。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谢雍君研究员指出,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的课题研究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同时也肯定了该课题研究成果的深度与广度。她认为该课题的结项成果——《汉剧史论稿》的结构框架很好,所提供的学术拓展空间很大。课题的探索与研究支持了湖北省文化战略的建设,对制定汉剧的保护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其在地方剧种与地方文化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探索与贡献,也为其他的地方剧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

二、对汉剧及地方剧种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探讨

朱万曙教授指出,汉剧研究者们在关注汉剧自身发展嬗变的同时,还应关注与审视汉剧与其他地方剧种之间的关系,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朱万曙教授主张要打破目前行政区划对地方戏研究的限制,要打破研究中固有的成见,从宏观的角度将历史、地理、文化等复杂因素结合起来,运用比较的视野,注重各剧种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从而综合深入地进行地方剧种的研究。他建议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不要放弃现有的汉剧研究积累的经验与方法,并期待其能够进一步进行“中国戏曲史视野下的地方剧种研究”等更广阔的学术研究。

董上德教授肯定了《汉剧史论稿》对汉剧“超地域的影响因子”方面的思考与研究。他表示,《汉剧史论稿》中所取得的“剧种前史”和“超地域的影响因子”的学术成就,对于其他地方戏研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武汉大学文学院程芸教授指出,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在取得良好成果与成绩的同时,其后续的课题研究还有很多可以开拓的空间。除了传统的艺术、文学视角外,还可以打造立体的汉剧史。程芸教授建议,应把汉剧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来进行社会史、制度史、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要注重汉剧的传播历史过程中的本土资料,如民国时期有关戏曲活动、政策的档案和戏曲广告等文献的爬梳与研究,从而更具体、更深入、更权威地突显汉剧史本身的特色。

三、对戏曲研究中两种力量合流的关注

如何整合各种学术资源,开拓戏曲研究的新局面,是与会专家学者普遍关心的另一个热门话题。

郑传寅教授介绍,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目前对汉剧艺术创作有专门的经费支持,但却没有专门的经费来支持对汉剧的研究。造成目前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归根究底是对汉剧研究,尤其是高校力量的汉剧研究的不重视。他建议,要消除轻视高校力量研究地方戏的态度。朱伟明教授在汉剧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证明,高校学者不但是可以进行地方戏与剧种研究的,而且其所具有的思辨优势在地方戏与剧种研究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同时,高校学者对研究地方剧种的热情,也应该受到重视与鼓励。虽然目前高校学者研究地方戏,面临着种种困难,但这项工作的继续进行不仅有必要,而且有意义。郑传寅教授呼吁艺术院团的戏曲研究应当与高校戏曲研究相结合,做好顶层设计,各自凸显其优势力量。郑传寅教授还建议,高校戏曲理论研究者应当为汉剧及地方戏的研究提供智力支持,汉剧的研究者不但要关注和思考汉剧现阶段的发展困难,还要指导当下汉剧的振兴。

梅兰芳纪念馆书记、副馆长刘祯研究员以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的材料为例,强调湖北汉剧在中国地方剧种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他对湖北大学文学院举办“中国戏曲史视野下的汉剧史书写”研讨会所体现出的不拘泥于学科分类的学术视野表示赞赏,同时也表达了打破学科壁垒,还学术以自由的期待。他还指出,传统的戏曲研究有“文化系统的戏曲研究”和“高校系统的戏曲研究”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近年来这两种类型的研究正在逐步合流,而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的最终结项成果——《汉剧史论稿》正是这种研究合流趋势的体现和产物。刘祯研究员在发言的最后表示,在当今的戏曲研究中,要有研究思想与观念的转变与革新,尤其是近些年来戏曲部分剧种非遗保护申请成功后,这种变化和革新体现得更加明显。在这种新的变化下,“文化系统的戏曲研究”和“高校系统的戏曲研究”这两种类型合流的研究方式,应该是戏曲研究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今后需要关注的方向。

谭邦和教授在赞同应打破学术壁垒的同时,还认为学术应该关注当下、学术应该反映生活、学术应该促进社会生活的发展。高校研究者以学院派的眼光进行剧种研究,是高校研究直接关注当下生活、服务社会的体现。他还认为“文学是戏曲的生命”,所以戏曲应该既能抓住当下的观众,又能源远流长。然而,当前中国地方戏的研究对其文学性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可以挖掘的空间还很大,如对汉剧剧本的文本解读目前做得还不够,希望这方面的研究能够引起高校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学者更多的关注,将其思维与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和演出单位,必将有助于目前的戏曲研究与创作。

四、对汉剧与其他地方剧种的生存现状的关注与建议

《汉剧史研究》(1987年版)作者、武汉市文化局原副局长郭贤栋先生,十二岁成为汉剧学员,师从汉剧三生大王吴天保先生。郭先生以一个汉剧舞台曾经的从业者和汉剧研究先行者的双重身份,动情地回忆了早期汉剧研究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汉剧在皮黄声腔中的重要地位。今昔对比中,已届高龄的郭先生感慨了汉剧的衰落和不受重视的汉剧研究现状,在对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为汉剧研究所作的贡献表示赞赏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汉剧复兴和其研究繁荣的期许。

郑传寅教授介绍了汉剧研究相较国内其他地方剧种研究而言的落后现状。汉剧现在不光面临研究备受冷落的现状,而且汉剧的生存状态也不容乐观。武汉市民不知道汉剧的大有人在,汉剧观众出现“一望无牙”(一眼望去全是无牙的老年人)的尴尬境地。湖北省内曾经存在着的二十多个汉剧团,现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半”。目前湖北省汉剧院、武汉市汉剧院很不景气,经营惨淡。汉剧在全国古老剧种中,生存及研究现状让人颇为失望。曾经号称拥有八百出剧目的汉剧,目前就只有《宇宙锋》一剧在全国稍有影响。如今,汉剧的剧本与市场等,都存在较大问题,汉剧的生存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郑传寅教授恳切地呼吁,湖北省文化厅和武汉市文化局等机构、戏曲院团应与高校结合起来,团结各方力量,一起改变汉剧和湖北其他地方戏研究落后的局面。郑传寅教授同时希望朱伟明教授的汉剧研究团队,能够继续深入汉剧的相关研究,并希望其能为振兴汉剧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董上德教授还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对于板腔体戏曲发展的一些思考。他提出,板腔体戏曲是戏剧音乐与戏剧结构复位的产物,汉剧等地方戏超越了曲牌体音乐对故事结构的限制,具有戏剧转型的独特意义。这一思考,颇具启发意义。

研讨会的最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做了总结发言。杜桂萍教授赞同朱万曙先生对朱伟明教授所领衔团队的课题成果概括的“三个示范性意义”——“高校教师剧种史研究”、“课题完成度”、“课题学理性”。她强调指出,朱伟明教授将一般项目当作重大项目的态度与做法,值得肯定与敬重。她鼓励朱伟明教授不要放弃在汉剧研究上的现有积累,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她还认为该课题是在坚持学理逻辑基础上的多学科视野下的汉剧史研究的构建,目前已完成的厚重成果是“回归戏曲本质”,“从汉剧史回归中国戏曲史”的系统工程。该课题的研究为拓展中国戏曲史研究的学术空间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与启示,值得推荐与学习。

“中国戏曲史视野下的汉剧史书写”研讨会话题开放,发言踊跃,讨论深入,成果丰硕。各位与会专家学者不仅表达了对朱伟明教授及其团队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传达出对开拓戏曲研究新局面的热切期盼。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们参加了汉剧考察活动,在汉口美成戏院观看了武汉汉剧院“梅花奖”获得者胡和颜、王荔领衔的汉剧折子戏演出。

(责任编辑刘保昌)

卢晶晶,湖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62;延安大学文学院讲师,陕西延安,716000。

猜你喜欢
汉剧史论剧种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武汉市汉剧剧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