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石味

2017-04-11 17:49张阳丹璐
中华奇石 2017年1期
关键词:内蒙戈壁滩石友

张阳丹璐

用精神大餐,

作为一整年的开始,

雀跃的,温暖的,

所有团聚的喜悦随

食(石)物的色彩升华……

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石界刮起了一阵“美食风”,从南到北,从大餐到小菜,都有了用石头“烹饪”的 “山珍海味”。 石头与食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当一场饕餮盛事的余香从舌尖退尽之后,石头会一直温和从容地置于桌上,暖心养眼。它总是能够吸引着原本毫无交集的人来觅得一桌精神大餐。

有席必有肉,目前我们能知道最早玩肉石的“石友”,大约是康熙,这块有名的“肉形石”(尺寸:5.73×6.6×5.3cm)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时供入内府。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块黄玉,经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块玉东坡肉。”

关于清代内蒙戈壁石进贡清宫的说法,确实成立。据曾经在内蒙阿拉善王府任职的图布吉日格勒老人回忆,玛瑙奇石的进贡,古有定制。阿左旗成立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上不设盟,直属朝庭理藩院管辖。清宫规定,每年腊月二十三(即所谓小年夜)之前,必须向清宫敬献贡品,俗称年礼,蒙语称“察圪米德”。贡品主要包括:白骆驼、青羊和盘羊的肉和皮、麝香、苁蓉、狐狸皮、水晶、玛瑙等。所谓玛瑙,就是散落在戈壁滩上的各类玛瑙质奇石。这个制度一直保留到民国。此外,笔者前两年在检索收录康熙御制文的《康熙几暇格物编》中,发现有一篇《瀚海石子》称:“瀚海沙中生玛瑙石子,五色灿然,质清而润,或如榴房乍裂,红粒鲜明;或如荔壳半开,白肤精洁。如螺、如蛤、如蝶、如蝉,胎厣分显,眉目毕举。”并称他在亲征内蒙额鲁特部族时,在戈壁滩捡到过数百枚奇石,“赋形肖像,奇奇怪怪,莫可敷陈。造化生物之巧,一至此乎!”这是内蒙戈壁玛瑙石在清代初年就已进入宫廷的佐证。

“如今,以肉石为代表的食品类奇石已经成为了石友们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题材,这不能不说多少是受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肉形石的影响。所谓民以食为天,美食易腐,美石不朽,食、石同音,奇石的永恒性和美食的易腐性作了很好的互补,从而诠释了永不落幕的盛宴(奇石宴)的主题。”①

寻,

一颗一颗,散落在大地上的那些细碎的石头,隐藏在沙漠里,谁也不知道它经历过什么,但它始终执着地在等待,等待相遇有缘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因地质勘探等原因,在荒芜的戈壁上,涌现了一些爱石人。他们进戈壁寻石头,带起了一阵寻石风,这之后很多牧民把捡石当成了“饭碗”,乐此不疲。这些石友中,偶然间有发现“菜”的,今天称为“玩菜”的石友,而戈壁滩中“菜友”众多。

提到乌云这个名字,玩戈壁石的人多不陌生。乌云本是牧民,见到好看的石头就捡回家,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体型大的石头被石友一批一批的收走了,留在角落里的细碎石头却无人问津。2002年开始,一个叫于占民的石友,收了很多她看起来不成形的碎石头。起初,乌云也不明白于先生到底为什么收那些看起来没用的石头,但后来她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银川石友茂哥也是玩戈壁石的好手,十几年前他一直在给台湾人供“菜”,这些“菜”也是从左旗石商或牧民处收来的。据他讲,阿拉善最早玩“菜”的是一位姓于的石友,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石头很不错,现在呼和浩特有一个奇石博物馆。

石家庄的王华强走南闯北多年,各大石展都有他的身影,他说“玩菜”的,还是左旗的石友“地道”,戈壁石出的“菜”颜色好、形好,“菜色”丰富。要说最早“玩菜”的,听说是左旗的于占民。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最早“玩菜”的石友,但目前最早玩戈壁石菜色的,是很多藏家及石友口中的内蒙石友:于占民先生。

早在1995年,于占明就开始玩石头了,他说自己捡石头代价太大了,深入戈壁滩不只是费时那么简单,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体力,刚开始他也进戈壁,后来就去牧民或石商处收。一次石头集会,他看见一个摊上的一个盘里,有很多白色的玛瑙,体型都不大,但有细有粗、有长有短,仔细翻找,发现有那么几颗跟生米粒完全一样,他一下兴奋了,只买了其中像米的,然后在其他摊上继续寻找,一家找到三五颗,另一家找到一两颗,最后找遍了集会,也没有多少,但他从此对像食物的石头留心了,到处寻找。据他讲,仅是一碗米饭,他就攒了三五年才成,“玩菜”跟做菜一样,也讲究食材、调料、火候,这石头大厨的“烹饪”,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做成可口可心的饭菜,且只需一眼,他就能分辨这“菜”的年头、产地、质地。

从他“玩菜”开始,周围很多石友也被带动起来,不放过任何可以称之为“菜”的石头,有些石头单独看或是单独寻找起来很容易,但组成一盘“菜”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各种机缘巧合,不是所有的石头都能够组成一盘或者一桌菜,也不是所有“菜色”的组成都能称之为“宴”。

玩,

纵观石展,不论南北、不论“口味”,几乎每一个石展都有一道饕餮大餐,而这些石头的宴席,都是由天南海北的石友用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慢慢“攒”出来的。“奇石宴”价格高低不等,但怎么玩,如何玩得精致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玩菜”亦是以赏石角度为基础,以“食”味出发,好的“菜”必然是色香味俱全,让人有食欲,且“欲速则不达”。很多石友表示动过手的“菜”即使精致,也不能成为最佳选择。

“玩菜”首先形要好,需要天然刀工的雕琢。其次“玩皮”,皮要从内而外散发出油性,光亮、肉有毛孔则最佳,而不是手工刷出来的附加油。再次,“一盘菜”需要整齐划一,大的大,小的小,组成一盘的菜,不好看,要么是“刀工”有所欠缺,要么是大厨的“审美”不到位。“菜”不是凑出来的,是精心追寻,“收汁”、“群边”。最后,“玩菜”要有耐心,“烹调”一盘菜或一桌菜需要漫长的时间,捡、买、淘,需要慢慢收集,其原理跟做饭一样,都需要用心、用料,才能品得其中的滋味,若整盘菜得来全不费功夫,便少了赏玩、品尝的乐趣。

类,

“玩菜”的各位石友无不是寻遍了很多产地,保持着一颗“吃货”的心态,流连于“以食为天”的生活,不断地完善“菜品”,以新菜、特别的菜更替“隔夜菜”。独赏或众乐乐,都让内心欢喜至极。

有肉、有酒、有水果、有面点等美食相伴,那是神仙也不换的日子。这些石材遍布在各个石种产地,或山上或水里,或戈壁滩中。

肉石多为蜡石,带沙漠漆的戈壁石多出肘子类石头;二连浩特、苏尼特左旗主产牛羊肉、猪肉等石;康保肉石、江西宜春肉石、浙江天台肉石大多为熟肉类。

瓜果蔬菜多以碧玉、马料、水晶、沙漠漆等作为原材料;面点类石种多为蛋白石、玛瑙等;“酒”石的种类比较多,多种象形石和文字石等易出酒坛形或图纹“酒”字。

飨,

最早的“玩菜”石友们打开了一个赏石的全新思路,利用毫不起眼的奇石原材料,经过火眼金睛和耐心“烹调”,终成石味大餐。他或他们引领了奇石宴的潮流,开辟了赏石新玩法。所以,没有无法赏玩的奇石,只有没有发现它的眼。

以石为心,宴为伴。春节将至,人间团圆。诱人的色、食物的形、从南到北的菜名,与天然的石头契合,将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充分调动起来,石宴中的美学不仅仅是“团圆美满”,还有耐心的寻觅,漫长的修炼和静静玩味的欢喜。

注:①《清宫肉石“二出宫”》·俞莹

猜你喜欢
内蒙戈壁滩石友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石友天地
内蒙某低品位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内蒙高岭石烧结性能与应用试验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戈壁滩
内蒙占地区辽代城址研究综述
戈壁滩的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