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县太苏河大型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害分析

2017-04-11 02:20王常明张鹏
科学与财富 2017年7期
关键词:泥石流成因危害

王常明++张鹏

摘 要:清原县是辽宁省内的地质灾害发生严重地区之一,主要灾种是泥石流和滑坡,凡遇暴雨季节,泥石流灾害突出,直接危害着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泥石流治理工程的实施,可实现大苏河乡区域地质灾害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清原县太苏河区;泥石流; 成因;发育特征;危害

近年来,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势在必行,也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确保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创建和谐社会、建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1 泥石流的地形地貌

大苏河乡长沙屯村黄代沟地处大苏河的西南部,地形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状态。泥石流地区的地貌单元主要有低山区、丘陵区。最高峰海拔778m。山体主要由花岗片麻岩系组成。地表多由坡残积物覆盖。

1.1本区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早晚温差较大。冬季最低气温-37.6℃,平均气温为-20℃;夏季最高气温38℃,平均气温25℃;年平均气温5.3℃。

1.2 大苏河乡境内河流主要有大苏河、小苏河、杨家店河、沙河子等4条河流,均属于浑河流域。浑河是清原境内流域、流量较大的常流河,也是省内有名的河流之一。

2泥石流的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2.1 本区内出露的地层中太古代大冰沟片麻岩分布于红庙子、大冰沟、十花顶子一带。呈大小不等岛弧状北东东向展布,面积约64平方公里。主要岩石类型:由条带状中粒紫苏云英闪长质片麻岩、灰色中粒二辉云英闪长质片麻岩及灰色中粗粒紫苏云英闪长质片麻岩等组成。各类岩中条带状和片麻状构造发育。局部可见片麻理及条带形成紧闭同斜褶皱、柔流褶曲和构造置换现象。

2.2该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积洪积的碎石土、砂土及粉土。基岩为混合花岗岩。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质调查,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对各岩土层描述如下:

1-①粗砂:黄褐色,松散,濕,矿物组成为石英、长石,级配不良,颗粒为棱角形。该层为坡积成因,主要分布于zk4钻孔,厚0.8米。

1-②碎石:灰褐、黄褐色,松散至稍密,湿至饱和,颗粒级配良好,颗粒形状为棱角形,母岩成分为混合花岗岩、片麻岩,母岩为中等风化,充填物为角砾、砂类土及黏性土,充填较差,部分呈半充填或无充填状态,该层成分及密实度很不均匀。碎石一般粒径为40~180mm,局部含块石,块石最大粒径300~500 mm。该层主要分布连续,洪积成因,厚0.6~2.1米。

1-③卵石:灰褐、黄褐色,松散至稍密,湿至饱和,颗粒级配良好,颗粒形状为亚圆形,母岩成分为混合花岗岩、片麻岩,母岩为中等风化,充填物为圆砾、砂类土及黏性土,充填较差,部分呈半充填或无充填状态,该层成分及密实度很不均匀。卵石一般粒径为40~120mm。该层主要zk10、zk11、分布连续,冲洪积成因,厚3.5~3.6米。

2-①强风化片麻岩:灰色,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角闪石等。结构构造基本破坏。岩芯呈砂土状。

2-②中风化片麻岩:灰黑色,中细粒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长石、角闪石等。局部见节理裂隙,岩石较完整,较坚硬~坚硬岩。该岩石区内普遍分布。

2.3大苏河乡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Ⅰ1)、铁岭—靖宇台拱(Ⅰ11)、龙岗断凸(Ⅰ11-3)的中部。区域主要的断裂是浑河断裂带(也称二界沟断裂),是浑河一敦化一密山深大断裂带的西南段,全长192km,是抚顺地区最大的断裂带。从区域资料看,浑河断裂带切割了上地幔,是形成时代较老的深大断裂。该断裂早元古代开始活动,中生代活动剧烈,第三纪至第四纪初更加频繁、强烈。根据重、磁资料解译,莫氏面断距2500m,南盘下降。浑河断裂还伴生了一些次级断裂,如NE向的西大林断裂、苍石—树基沟断裂、北三家—斗虎沟断裂;又如SN向的王小堡断裂;NW向的枸乃甸断裂;EW向的夏家堡断裂等。

3 泥石流的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区内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性质、含水介质及含水空间特征等,可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类。

3.1呈树枝状分布于山间谷地中,地下水埋深约2.00m。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单井涌水量约100~500m3/d。含水层岩性为砂、砂砾石含粘性土,厚度0.5~10m,一般由河谷向两岸变薄。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补给,侧向接受河流、基岩裂隙水的径流补给。近河段与河水有季节性水力联系。

3.2该类型地下水赋存于基岩的风化裂隙中,含水层岩性为强风化、中风化的混合花岗岩、片麻岩。强风化混合花岗岩深度约3~5m,节理裂隙连通性差,其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3/d。地下水埋深变化较大,基岩裸露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下渗补给,第四系下伏基岩层主要来源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的直接入渗及河流侧向补给,主要排泄方式为泉和地下径流。

4.泥石流的地质灾害分析

4.1该区泥石流流域呈狭长形,形成区主要位于沟谷的上游地段。从地形特征上看,形成区属低山丘陵地貌,沟谷较为狭窄,相对最大高差为203m。沟谷两侧及后缘山体较陡,发育较多小规模表层滑塌,形成区和流通区区分不明显,主要位于沟谷的上中游地段,沟床内主要为泥石流堆积物,为泥石流进一步补充物源,堆积区位于沟口,堆积物以碎石、块石为主。泥石流在沟口处形成小规模的堆积体。

4.2根据不同的泥石流分类标准对该区泥石流进行分类:谷型泥石流;暴雨型泥石流;坡面侵蚀型泥石流;水石型泥石流;泥石沟物松散堆积物储量丰富,发生泥石流的物源充足,且枯水期基本断流,雨季常有洪流,其泥石流的产生主要依靠每年夏季6~9月的降雨。因此在降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各条泥石流沟将爆发泥石流,其发生的规模大小与降雨直接相关。

5.结束语

该区可供泥石流安全堆积的停淤范围较小,其毁坏力与降水量大小、降水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一旦泥石流灾害发生,将造成极大危害。因此,为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治理工程迫在眉 睫、势所必行。

参考文献:

[1] 扬州.浅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防治措施[M].科技探索.2010

[2] 中国泥石流研究.北京出版社.康志成.2004

[3] 朱志澄,宋鸿林(主编)1990,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泥石流成因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药+酒 危害大
泥石流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