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

2017-04-11 06:46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化厅民族特色贫困地区

汪枭枭

编者按:

一年多来,贵州省文化厅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多元化优势,通过推动全省一系列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取得一系列喜人成果,记者就此专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静。

引核心 找出路

文化强省凝聚正能量

: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文化厅是如何落实这一战略要求的?

徐 静:一是形成核心价值的强引领。把反映贵州地域特色、延续历史传统根脉、承载国家主流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饱含民族优秀基因的高质量的文化精品,进而成为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

二是形成发展自信的强支撑。80年前,党和红军在贵州实现了从挫折到胜利的伟大转折。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就是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表现我们从挫折走向胜利、从“后发”走向“赶超”的辉煌画卷,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历史自信,进而增强发展自信。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多元化需求。不断优化各领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欲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必先明确自身优势才能找准出路。贵州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徐 静:红军长征在遵义发生历史性转折,习近平总书记到遵义会议会址时指出,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36.11%的多民族大省,各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天下之山,萃于云贵”,山地文化是贵州文化中的特色,山地提供生存环境、制约人的视野和生活方式、同时造就了贵州人民的性格和文化;王阳明“龙场悟道”,给贵州留下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阳明文化资源,“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知行合一”的心态观成为贵州特色;“三线”建设奋斗创业的历史给贵州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省文化厅围绕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战略采取了六大措施:做“强”红色文化、做“亮”民族文化、做“优”山地文化、做“厚”传统文化、做“实”阳明文化、做“活”“三线”文化。通过这些文化的打造,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建工程 树品牌

文化强省更可触摸

:文化资源最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落地,才能形成引领核心价值、支撑发展自信、满足人民需求、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成果。对此贵州有哪些探索?

徐 静:为把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落到实处,文化厅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施文化传承脱贫工程、文化基础建设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服务大众工程、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数字建设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交流提升工程、人才高地建设工程。

2016年,文化厅牵头的“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培训计划”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民生实事;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群众送上了丰富的文化大餐;贵州美术馆、贵州文化广场、贵州省博物馆、北京路影剧院等文化阵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实现我省省级美术馆零突破……

这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建设、文化活动的举行、文化品牌的打造,让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形象更加丰满。

:有了品牌,文化才能变得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以文化人”。目前贵州打造了哪些文化品牌?

徐 静:为促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体系建设,文化厅鼓励和支持各地打造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彰显国家层面价值的文化品牌,目前着力打造了以阳明文化为主的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品牌、以遵义会议为核心的长征文化品牌、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品牌、黔南好花红文化品牌、黔西南山地文化品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毕节品牌、以六盘水为代表的贵州“三线”文化品牌、梵净山佛教文化品牌、安顺屯堡文化品牌、贵安生态文化品牌等十个贵州文化品牌。

走基层 惠群众

文化强省更接地气

:只有将文化高度的打造与文化服务的普及很好结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文化强省。

徐 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厅一手抓文化精品打造,一手抓文化服务,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大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2016年元旦至春节的“走基层·送欢乐——多彩贵州大舞台展演季”,组织了国内外24部、62场大型舞台精品剧目、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上演30余台优秀节目为广大群众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2017年元旦至春节期间,省委宣传部与省文化厅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大舞台展演”系列活动,于元旦至春节期间上演50多场表演。本次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编排经典剧目到极贫乡镇演出20场左右,在提高剧目质量的同时,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大幅度降低票价,让文化真正惠及到每一个群众。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化事业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徐 静:省文化厅将文化服务与文化扶贫结合,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促进文化小康建设,坚持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四大原则。

文化育民旨在提升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大力培育贫困地区文化人才,以智扶贫。去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民生实事,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的有效提升。

文化励民即依托贵州特色文化资源,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推出一批思想精深的文化精品,点燃全省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激情,激活贫困地区人民反贫扶贫抗贫动力、创业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惠民意在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

文化富民着眼于文化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民生产业。近年我省实施的“三个一”工程(培养、评选和命名一批“文化产业示范村、优秀演出团、特色文化产品),将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责任编辑/袁 燕)

猜你喜欢
文化厅民族特色贫困地区
比亚迪集团扶贫
日本国内外日语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穿着校服去上学
2014湖南省中青年导演高级研修班欢迎辞
爱唱不唱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