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黔江 云上天堂

2017-04-11 16:40谭本宣
森林与人类 2016年10期
关键词:石钟山仙山黔江

谭本宣

重庆黔江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武陵山脉腹地,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囊括武陵仙山、八面山、石钟山、官渡峡、神龟峡景区和黔江城至彭水国道沿线的绿色走廊,总面积12800公顷。

黔江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40.2小时,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降水量1197.5毫米。阿蓬江、郁江贯穿境内,小南海宛如一颗深山明珠镶嵌其中。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物多样而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孑遗物种、特有珍稀物种多样。

在广阔的天然次生林中,分布着红豆杉、珙桐、鹅掌楸、中华大杜鹃、鹅耳枥、连青树、水青树、厚朴、玉兰、黄檗、梓叶槭等多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武陵仙山景区的红豆杉连片分布,植株大多高近10米,胸径15-20厘米。武陵仙山景区古树参天,有红豆杉、黄杉等第四纪冰川“活化石”群落分布。黔江灰金丝猴、黑金丝猴常常在绝壁上攀岩,嬉戏玩耍,时而林间遍寻野果。八面山、石钟山景区珙桐、鹅掌楸零星分布,树高10余米,胸径大多12厘米以上,中华大杜鹃连片200公顷以上,林麝、毛冠鹿、红腹角雉、金鸡随处闲庭信步,穿山甲、大灵猫、云豹躲在深山觅食繁衍。官渡峡、神龟峡景区阿蓬江沿岸中华蚊母群绵延十几公里,白鹭、鸳鸯、野鸭在水面和芦苇丛中欢歌舞蹈,大鲵悄悄逆流而上寻觅人迹罕至的地方打盹。

黔江国家森林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洗肺胜地”。公园内常年空气良好,负氧离子丰富,空气清新度高。监测数据显示,公园内5个景区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最大值为每立方厘米5860个,根据国家林业行业标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LY/T2586-2016)等级划分标准达到一级水平。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值为285ppm,氧气含量最大值21.08%,PM2.5颗粒物含量平均值为每立方米15微克,根据PM2.5监测网空气质量标准划分,达到了优级标准。经监测,公园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天数为342天。

公园内有壮阔秀雅的森林景观、五彩缤纷的彩林野果、山岭如垣峰峦众多、悬崖绝壁天成佛像、溪河山泉清灵雅秀、日月雾雪皆成佳景,佛教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人文历史悠久,可谓是清新世界、云上天堂。

武陵仙山、石钟山奇峰怪石林立,佛教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历史文化悠久,据《黔江县志》记载:清定佛教为国教,真武观历经多次修缮,悬空寺奇景震撼人心,寺僧百人,香客络绎不绝,武陵仙山成为齐名峨眉山、梵净山的佛教名山。石钟山、香山寺、土地庙、佛塔群等人文建筑景观在云雾中宛若仙境。

八面山中,马尾松林、华山松林、杉木林、天然次生林长满坡岭沟谷,林海莽莽,广袤壮美。春林花树野卉点染绿海,夏林苍翠碧绿深邃博大,秋林霜叶烟霞令人陶醉,冬林素裹雾凇冰清玉洁。鸢隼飞鹰搏击长空,白鹭锦鸡亮翅林间,猕猴岩崖啼鸣,松鼠枝头腾跃。森林景观既壮阔多姿,又秀雅迷人。

春夏林木花开之时,满山杜鹃花色姹紫嫣红,坡岭沟谷尽披锦绣。花香随风飘荡,漫山遍野沁人心脾。花落果熟之时,野樱桃、火棘、枸子、荚迷、四照花(俗称山荔枝)、红果串串,似珍珠若玛瑙,挂满枝头,无人采摘。野梨子、野板栗、野核桃、野猕猴桃果实累累,压弯枝头,无人问津。深秋初冬,中华大杜鹃、枫香、槭树、漆树、乌桕、盐肤木、珙桐或鲜红或紫红,耀眼鲜亮,杨、柳、栗、栎类或金黄或橙黄或褐黄,争妍斗艳,令人心醉神迷。

公园内多为中山地貌区,逶迤连绵,长岭如垣,大小山峰数以百计,次级褶皱发育,走向岭谷众多,岭脊较为宽缓,台状山坪相间。林区地形复杂,山岭峰峦景观多样。

断崖奇岩随处可见。断岩千仞壁立,相对高差600余米。八面山绝壁长约8000余米,相对高差100余米。仰头睡佛最为神异:几座长约200米、高约100米连绵的山頭,俨然一尊巨佛卧像。

森林是附近溪河、山泉、水库的水源涵养林或水源的源头,山谷间溪河潺潺,裂隙泉水叮咚,水质优良,清灵雅秀。公园内天象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朝阳、落日、云彩、雾海、雪景、雾凇、山月皆成景致,或壮豪气,或开胸臆,或激诗情。

猜你喜欢
石钟山仙山黔江
仙山福洞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国、市蚕桑“双体系”为黔江蚕业高质量发展献策
访石钟山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与“华康2号”在黔江饲养表现
泉州九仙山
银装素裹九仙山
黔江精神探论
记游寓志脉络清——《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游黄山记》比较谈
著名作家石钟山:幸福不用激情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