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

2017-04-11 15:06倪志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审题立意策略

倪志娟

【摘要】近些年来,“新材料作文”逐渐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方式,其无论是从“写作要求”还是“写法”都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及话题作文有所区别。它的特点是,命题者提供相关材料,要求考生按原来材料在不脱离主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去进行创作。本文通过讲述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并探析了关于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方面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策略

0.引言

新材料作文其难点就是“审题”与“立意”,学生很容易出现思维错乱,分不清主次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在考场上的作文立意,还会出现“离题”情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助力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正确思维方式,囊括在阅读文本基础上的“阅读思维辩证模式”、“课堂思维模式训练”等相关方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创作水准,使得学生面对新材料作文的时候,不再害怕其审题与立意。

1.新材料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考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1]。用作文题目的这种形式去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在过去的传统考试中是几乎难以见到的,这足以说明现在国家对于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越来越注重考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也是目前语文新课改革中的一项教学任务。我们都知道,“阅读理解”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这两者缺一不可。新材料作文首先要求的是学生必须要对材料进行“精读”,注意材料中的敏感词汇,再去剖析材料的主旨,并总结出自己所对材料理解的涵义,然后进行成文。这个过程是需要学生去进行“思维拓展”,而思维能力的好与坏也直接决定了其对作文的立意,致使影响了作文分数。所以,对学生进行考验阅读理解中的“思维模式”是新材料作文中的亮点。第二,写作水平要求更高。一个人写作水平的好与坏不仅仅是体现在其书面语言表达上,实际也包含了思维能力水准。“新材料作文”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精读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去进行多个“立意方向”,根据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探究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对文章所理解的文章主旨。当对立意提炼过后,再根据自己的一句话去展开文章的脉络,一定要思路清晰地进行开头、正文、结尾。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应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解决。当然语言的优美也会给文章添上一定的色彩,这会让老师也能感觉到一个学生的语言功底厚度,会格外得到加分。

2.助力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举措

2.1增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提升阅读水准

学生阅读水平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审题能力[2]。在高考中的作文材料是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思考能力”,不仅仅是把握文章内容,思路清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是需要学生根据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自己的观点表达,要涉及到个人与自然、社会、国家等相关的意识度。要想学生能在这方面做到更佳,第一,学生要有自己的人文情怀,必须要要将自己的写作学习与精神世界联合。当学生审题能力偏弱,其不可推卸的原因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反映。一般学生所接触到的阅读教学大部分都是进行“机械化分析”“唯一答案”等都偏离了自己的真实思路。这样不仅仅使得学生没有自己的个性,精神世界也是空虚一片。所以,需要将学生的语言学习与精神世界相互融合,来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度,实现对文章“思想内容”及“语言形式”都的理解。第二,关注自我体验,突出学生是主角。“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在自己的情感活动中拥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其进行“感悟”和“思考”,进而享受自己的审美。首先这要破除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老师要在课堂上起到引导作用,并把课堂上的时间都去交给学生,去真正地展现学习的“自主性”,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去思考,凭自己的所有的语文知识去体验对世界的认知。

2.2进行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一般都是要求学生要全方面地理解文章涵义,但可以根据某一个点或者是角度去进行创作。实际上,一则材料所包含的观点并不具有“唯一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3]。而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角度”思维,要以作文材料为中心,学生在这篇材料中想到的所有点都可以自己记下来,老师也可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相似、相反”等方面的角度去进行联想,从而为创造性、多样化的审题立意提供有力条件。

2.3辅导学生关怀社会生活,树立正确价值观

往年的高考命题,其实都是在反应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对于高考作文来说,一般学生都会从“难易角度”去进行分析,这是没有错的,但有关语文教育家表示,简单的“难易”会判断的过于“功利”,因为作文写的好坏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时的,而他們真正能够从写作的过程中意蕴到生活的唯美,这才是对其有意义的。所以,倘若能够从学习如何在语文的角度上去分析作文题,也许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材料作文因其材料的“广泛性”、“开放性”、“丰富性”逐渐地受到命题人的厚爱。所以,老师只有从更开放的语文教育模式中去培养学生的“广阔视野、逻辑思维、健康心态”等相关条件才能够使得作文的审题立意不偏,从而达到保障作文能取得一个满意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蕊.由一堂材料作文训练课谈作文的审题 [J].理论与实践.2015.(4):159.

[2]郭韧希.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误区及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15.(8):47.

[3]孔晓茵.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02.

猜你喜欢
审题立意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浅谈议论文中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三步作文法”初探
浅谈初中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
研究高考作文 提升高中生审题拟题能力
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增强考场写作的增分因素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