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设计 激活语文课堂

2017-04-11 01:18王玲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燕子设计课堂

王玲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胆子大了,他们敢于表现,敢说,敢问,敢做;学生的思想活了,他们乐于回答问题,喜欢评价是非,善于解决问题。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设计问题,问的巧妙,那么课堂提问势必将成为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的桥梁,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催化剂。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及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做初步的探讨,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尤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较普遍、功效较显著的教学手段。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些教师因对课程的理解有所偏颇,致使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有所偏差。为了克服以前“满堂问”的现象,真正发挥提问的语言效应,我们必须切实弄清课堂问题设计的要求,注重教师设计问题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呢?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的问题要务实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所有的提问实际上应该是紧紧围绕教材的主要教学点,让学生可以一旦解决了所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在这方面有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问题。《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其先易难,后其节目。”讲的正是这个道理。问题设计巧妙合理,能引起学生兴趣,启发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它在课文中的作用;问题还要紧扣文脉,紧扣文章的思路,可以是由整体到部分,先提出一两个大问题,再按重点词、句、段设计若干小问题,来说明大问题,也可以由部分到整体,根据重点词、句、段先设计若干小问题,再提出总结性的大问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出概括,也可以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构成整体—部分—整体。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二、设计的问题要新奇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意料,能促进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寻找答案。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新奇有趣的问题正是这种星星之火。如《鲸》一文,我在学生了解鲸的外形、鲸的种类、鲸是怎样吃食及鲸是怎样睡觉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么大的鲸是怎样生小鲸的?学生感到问题很新奇,立即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鲸像鱼,是卵生动物;有的说,鲸是胎生的,靠吃母鲸的奶长大的……看,新奇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多大的说话兴趣,同时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大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

三、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虽然每次回答的只是少数学生,但必须让全体学生都认真思考、做好回答的准备。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发问时应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而不是“乱点鸳鸯谱”。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这样的提问,既紧扣了教材,又给予了学生充分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大为有利。教学《桂花雨》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热爱家乡的情感,我问:在你童年生活中最有趣,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还有“你觉得桂花美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設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陶行之先生讲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够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达到非说不可的境地。在教《燕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并懂得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的样子生动地写出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启发学生非说不可的问题:如果让老师来描写燕子,我会这样写: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再加上尾巴,凑成了一只小燕子。你们看,是老师说得好,还是书上说得好呢?为什么?学生一听立即会感到老师说得不如书上写得好,随后他们就会急着去看书,研究书上这样写的好处。例如,有的学生说,老师说得不好,主要是太空洞了,只说出了燕子有羽毛、翅膀和尾巴,没有说出燕子的样子是怎样的,让人听了一点也不明白。有的说,书上写得很形象,作者用上形容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机灵可爱的样子生动地描绘出来,使我们一看就明白燕子在春天里自由飞翔的样子。设计精炼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提问启发,重在“善诱”、“博喻”,启发学生心志,培养其思维。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语文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3.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燕子设计课堂
欢乐的课堂
BUBA台灯设计
燕子
燕子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有种设计叫而专
写字大课堂
燕子一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