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群策群力抓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2017-04-11 04:28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宜居村庄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云南的重要基础。中共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云南重大决策部署,依托“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开放合作、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把美丽宜居乡村民房统规联建工作作为决战全面小康和增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保障措施来抓。

目前,2015年全区安排实施上牟溪冲村等6个示范村、红土坡村等45个整治村项目工程正抓紧实施;2016年安排实施刺桐关村等6个市级示范村、张西河村等5个省级示范村、小密罗村等62个整治村项目工程已陆续动工;按照统规联建的方式启动实施的15000户左右的农危房改造任务也正在抓紧施工,力争2017年上半年绝大部分建房户住进新房。

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和龙头作用。突出和强调村庄规划的基础、龙头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谋划定位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总体布局、功能组成和重点支撑项目,做到“站位高、定位准、做到位,能指导”,各具特色,整村推进不重复、一张蓝图干到底。注重提高规划质量,体现人文、自然特色,完善与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如上牟溪冲村庄规划注重乡村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规划,坚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维护乡村风貌,以突出地域特色为重点,以生态观光、文化旅游为主导,以“灰瓦白墙青石板、斜纱花窗马头墙”为主基调,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充满个性与活力,具有悠久宗族历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新型都市农庄。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民主监督和依法管理,做到村庄规划管理人人参与、共同监督,有效发挥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各项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因形势发展变化需调整和变动规划的,按规定程序严格报批。

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一是落实已明确的村庄整治建设专项用地指标的政策,必须坚持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相衔接、相适应,尽量避让农用地,涉及到需要占用的坚持按程序报批,杜绝违规占地、先建后批现象,简化用地指标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时效;鼓励各地通过土地整理、宅基地置换和有偿选位等多种途径,积极探索筹集村庄整治建设资金的新机制。二是注重财政引领。结合红塔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危旧房改造以奖代补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积极争取示范村、整治村挂钩联系领导、部门和单位的项目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到中央和省市的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并由区级担保对符合条件的建房户给予贴息房贷,纳入计划的农村建房户每户可享受2.01万元的补贴和总额10万元、期限3年的贴息房贷。三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区直部门结对帮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各联系部门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全力为该村提供物质和财力支持。四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五是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六是发挥主体作用。发挥示范村和先行整治村的示范效应,激发基层组织和群众参与整治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动员村民自筹一点,鼓励在外经商、工作或亲属捐赠一点,支持家乡建设;充分发挥先富起来的农村能人优势,动员他们以多种形式为建设家乡、美化家园出钱出力。

扎实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在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中,突出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坚持城乡建设一体推进,基础设施延伸共建,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延伸不到的村庄的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部门配合,明确部门配套任务,落实配套政策举措,整合项目资金,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继续抓好农村改厕、通村公路、河道治理、生态绿化、治污排污和农村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把精力和财力更多地投到容易见效的村庄整治上来,着力开展三拆(拆危房、拆违房、拆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道路畅通的房子)、六个化(布局优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建设,努力达到村庄整洁、房舍整齐的创建目标,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庄品位,突出特色民居。针对当前各地在村庄整治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把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生产污水治理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作为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重点来抓。

加快村庄整治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全面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统规联建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推进这项工作又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涉及到旧房拆迁、土地调整等政策和千家万户利益的调整,因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制度创新,用深化改革的办法来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总结推广实践中创造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围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村庄整治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农村生产要素流动等目标,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和农村集体土地住房市场交易等办法,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意见,消除现行体制对村庄整治建设的制约。

建管并举巩固提高建设整治成效。一方面坚持建管并举,改变当前各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力、提高农民素质、健全制度建设等途径,不断巩固提高建设整治成果。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的水平,在发动农民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中,增强战斗力、凝聚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管理社区事务的能力;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改善生活方式,鼓励他们参与环境保洁、绿化维护等日常管理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广泛参与村庄整治建设中,提高文明素质、民主意识和民主管理能力;对已建成和整治好的村庄,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制定和修订规章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做到整治建设完成一个,巩固一个,不断提高农村村庄整治建设的整体水平。

为建设美丽乡村营造良好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主体,全面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更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基层组织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对比和举办道德讲堂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猜你喜欢
宜居村庄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专项整治
宜居的海底城市
专项整治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宜居大化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