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2017-04-11 04:56云南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工作

文 云南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是关键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

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加强理论武装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师生注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高校应加强校院两级党委(党总支)中心组理论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不断增强理论工作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既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才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多年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指导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汇集之所,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考验。做好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不仅事关高校安全稳定,更事关国家和地方的安全与稳定。

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优良校风和学风是高校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理想、信念追求、现实表现的集中展示,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典型示范、案例教育和行为规范等,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经常化、广泛化、多样化和具体化,引导广大师生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乐观向上、积极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立德树人是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三个新变化”。其一,工作对象呈现新变化。当前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活跃开放,充满朝气活力,崇尚个性自由,爱好新鲜事物。但是大学生社会阅历浅、人生经历少,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同时,互联网与大学生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大学生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更加凸显。其二,工作环境呈现新变化。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各种力量、各种思潮竞相发声。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互动的日益加深,各种思想文化在这里汇集,各种社会思潮在这里交锋较量,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交织碰撞,各种信息资讯在这里交汇扩散。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思潮容易向高校传导,不可避免地影响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用主流价值引导师生思想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其三,工作阵地呈现新变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阵地,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更为复杂与扩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海量网络信息对高校师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

针对新变化,巩固“三个阵地”。一是巩固课堂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改革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广泛参加“三下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中了解国情社情、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以鲜活方式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检查评价教育成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懂、真信、真用,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引导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巩固文化阵地。从环境、制度、精神、行为文化等层面传承与创新大学文化,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校级、院级、班级大学生文化平台,抓住重要节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契机,通过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校校报、校刊、网络、广播、宣传栏等阵地的建设,加强校内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管理等,建立健全审查审批制度,杜绝错误思想和观点的传播,确保主流思想占领学校意识形态阵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工作中高度重视人文关怀,尽心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积极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三是巩固网络阵地。加强校园网建设和管理,严格网络信息、新闻发布审核制度,建立逐级审核发布制度,提升校园网站信息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学校要严格审批校园网内开办交互式网站,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加强对校园网信息安全的管理,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和防控机制,对于潜在性、苗头性信息第一时间发现并积极应对,把负面影响消除在萌芽状态。及时传递学校讯息,主动发出学校声音,掌握舆论主动权。

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

高校党委要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

强化党委领导责任。高校党委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高校要明确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担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委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确保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

健全工作责任机制。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院级党组织贯彻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大思政”格局,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研工部、学工部、团委、保卫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与各院级党组织上下互通、横向联动,共同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组合拳”,齐奏“主旋律”,统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

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建立一支以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等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更多政治素质高、工作有本事、思想作风好、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和教师选拔到重点和关键岗位上来,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去。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教师的选拔、培养、激励、保障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和壮大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学风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