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个“多棱镜”

2017-04-11 09:58□王
山西财税 2017年8期
关键词:多棱镜档案室财政

□王 彬

档案是个“多棱镜”

□王 彬

儿时我曾玩过一种玩具,叫多棱镜。一个长方形玻璃块,放在眼前往镜内一看,立刻呈现出红黄绿蓝等各种颜色,色彩斑斓,魔幻般好看,记忆犹新。在财政战线至今几十年,对机关档案接触多了,常感到档案就像个多棱镜,灿烂多彩、神秘有趣,而我与档案的情缘也由表及里,此起彼伏。今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0个国际档案日,主题是“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在此,我也朝花夕拾,以观其质。

初识档案到十年历史溯源

年轻时我对档案不甚了解,偶尔见个写有“档案袋”的牛皮纸袋,也感到很神秘。1993年12月初入财政大门,领导安排我参加编撰“财政十年(1985——1994)”一书,才算真正接识了档案。那时分给我撰写的专题是会计管理咨询业务、干部教育、人事管理、财政学会、会计学会、珠算协会、大事记等,为此,我借阅了局机关10年多的档案资料,一年一年翻,一页一页查,经过3年多努力,顺利完成了专题资料的撰写,而最关键的、最让我惊喜的是,档案给了我无穷的素材和资料,经过那次编书,我了解了财政业务,尤其了解了我市财政历史面貌,为我后来从事办公室公文材料写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重视档案到投身法治实践

参加编撰“财政十年”,让我知晓档案很重要,而首先明白档案与每个公职人员有关,与我有关。从此,凡经我办的文件材料等,需要归档的,我都慎重对待,按照公文处理办法和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这个法治观念,就是下乡工作,也不曾忘记。记得2012年8月,我们到县财政部门检查评议政风行风,发现一些乡镇财政所,狭小的办公室里,柜顶、地角存放着一摞摞票据账单,在忧虑中,我都一一建议他们进行整改。也巧,9月办公室自办业务培训,我自告奋勇讲档案管理问题,并制作幻灯课件,与大家共同学习了《省档案管理考评标准》,对县区及局属单位进行了具体辅导。“需要归档而不按规定归档,就是违法违规”的档案法治意识植入我的心中,在此后的2013年,局机关档案室由省二级升省一级。2016年以来局属各单位开展的3年达标升级中,我都热心参与其中。

参加档案检查到收获科技知识

档案有趣,还体现在推进管理中。因为多年在办公室工作,我多次跟随省市档案局检查我局档案工作,检查组不仅查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还检查实物档案、科技档案和电子档案,每次检查都长知识,有获得感。记得在档案室里,检查组一会儿指着灯说,“你们这个档案室灯光不行,换成白炽灯”。一会儿又说,“档案盒不合格,要用无酸纸盒”。一会儿问,“这个档案室的承重力有多大”?然后又说,“得请工程人员来看施工图,做技术鉴定,承重不够,档案室还得改地方”。“档案未经整理只能算资料”。从检查中点出的问题我懂得,档案管理只靠热情还不够,还应具有一定科技知识和专业水平。由此我茅塞顿开:防火,要有备灭火器;防盗,要有防盗门窗和报警器;防光,要有适合的窗帘和灯具;防潮、防高温、防尘、防蛀、防腐等“八防”,都应采取相应科技措施。

接待查阅档案到提升社会意识

档案是单位资源,也是社会资源。档案的资源性,体现在能够开发和利用上,并作为公众信息,为社会大众服务,这也是档案的一个有趣之处。我非档案管理员,但多年来,曾多次接待来我局查阅档案的社会人员,他们中既有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又有来自纪检公安法院机关人员;有的是本地人员,也有的从外地而来。从接待查阅档案中,我对档案社会地位的认识,档案服务社会的意识,不知不觉地提升了,我把档案幻化为宝贝。2017年3月份,机关科室清理库房杂物时,一块1988年获省厅表彰的,存放科室29年,镶铝合金框的玻璃奖状,被我在楼道发现,我随之通知档案室人员,将其收集在了实物档案室保存。

不可否认,档案像个多棱镜,它能折射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折射出社会法治、道德科技,我对其多年的情感,时而惊喜,时而忧虑,时而困惑,时而敬畏,越了解,越觉得它充满魅力。

作者单位:长治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魏笑甜

猜你喜欢
多棱镜档案室财政
勘测设计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探讨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考
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考
高校档案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