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宾礼仪的概念探讨与争鸣

2017-04-11 13:14周加李
社科纵横 2017年4期
关键词:外交活动礼宾外交人员

周加李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北京 100037)

礼宾礼仪的概念探讨与争鸣

周加李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北京 100037)

尽管礼宾礼仪的著述与文章较多,但大多数的研究是从操作层面切入,其学理研究亟待加强。基本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础,鉴于礼宾礼仪及相关概念在学术界存在较多不同观点且有些概念相互混用。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梳理,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礼宾礼仪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辨析。它们看似简单却是礼宾礼仪学理研究的基础。

礼宾 礼仪 礼宾礼仪 外交礼宾 外交礼仪

首脑出访是外交的重头戏,成为媒体追踪的热点与民众关注的焦点,礼宾礼仪又是首脑出访中最吸引眼球的部分,有时候给人一种外交就是礼宾的感觉。尽管礼宾礼仪的重要性得到了外交界人士的一致认可,不管他是从事实践工作,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然而,外交实践中高度可视与重要的礼宾礼仪却很少有学者从学理的角度去研究。尽管著述与文章较多,大多数的研究是从操作层面切入,其理论层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且基本概念存在诸多不同观点。概念是理论的基础,犹如大厦的基座,也是礼宾礼仪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看似简单却非常有必要探讨。下面我们从礼仪、礼宾开始探寻礼宾礼仪的定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一、礼仪

何为“礼仪”?先看看中文文献中的定义,何谓的“礼”?礼是一个古汉词,据王国维解释说:“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1](P290)《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2](P7)《礼记.祭统》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3](P631)可见礼本谓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以及为表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4](P248)中国古人认为“恭敬之心,礼也。”[5](P358)这种礼,要通过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来实现。[6](P156-159)并将礼的用途细分为“军、宾、嘉、凶、吉”五种。[7](P25-32)礼在中国古代不仅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还是统治者用来治国国家的工具。相比西方对于礼仪的定义,礼仪的定义在中国包含的含义更宽广、重要性更强。有学者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7](PI)

礼仪的英文是“Etiquette”,字源来自法文。早期,欧洲的贵族们把家族的规则和礼仪书写在告示牌上,并张贴在他们居住的城堡庭院外,以便宾客注意和遵守,这种告示牌就叫“Etiquette”。《美国传统词典》对礼仪的定义是:由社会习俗或者权威者确定的实践与形式。人类是……受制于礼仪的仆人……(Frederick W.Robertson)。礼仪象征着文明社会的正确行为方式。《韦氏大学词典》给出的定义是:礼仪是由好的家教或者权威当局认定应该在社会或官方生活中遵守的行为或者程序。《麦加利辞典》对礼仪的定义是:对于社会行为的常规要求;任何阶层、群体、或者任何场合所规范的行为礼节。[8](P1364)礼仪还有一种解释是将之看成一个合成词,礼仪由“礼”与“仪”组成,礼是一个人内心对他人的尊重与尊敬,仪是这种尊重与尊敬的外化,即外在表现。礼是归属于精神层面的,仪是归属于物质层面的,二者犹如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这种定义把礼仪的精神层面提高到与外在表现相同的高度,因此,强调研修礼仪要内外兼修。

礼仪是一个大的门类,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有诸多分支。比如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外事礼仪等等。主体差异导致了礼仪类别的不同,比如习惯上有人将政务系统的工作人员践行的礼仪是政务礼仪,商务人员践行的礼仪是商务礼仪,服务行业工作的人员践行的礼仪是服务礼仪,与外国人打交道则是涉外礼仪,政务、事业及相关系统的人员与外国人打交道就是外事礼仪。不管叫法如何不同,所探讨的内容都离不开衣、食、住、行、交,礼仪主体的差异导致了内容的不同侧重,但“礼仪”的核心精神与目标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异的,都强调对人的尊重、体谅,都追求交往中的和谐共赢。从这角度来说,礼宾礼仪也是礼仪的一个分支。那么,何为礼宾呢?

二、礼宾

何为礼宾?先看中文的解释。“礼宾”一词在中国,一种观点认为早在《周礼》、《礼记》中就已出现,意指天子特别礼遇诸侯、乡老及乡大夫。如《周礼·大宰》将“礼宾”列为天子统驭万民的八法之一。①根据《礼记·聘义》对“君亲礼宾”的解释,即通过主国设宴,主君亲执醴酒,敬待他国来聘的宾客们,并亲自举行飨礼、食礼、燕礼,表明宾主君臣之义。[9](P944-945)由此可见,礼宾在中国古代意为礼待贵宾,宾客既包括国内的诸侯也包括他国使者——对象主要是中国的诸侯或藩属国。

礼宾的英文是“Protocol”,礼宾这个词来源于两个希腊词汇,意为“First Glue”,最初起源于把树叶粘到一个手写稿上。[10](P23)后引申为像胶水那样把事情有序地连接到一起。《柯林斯英语词典》对礼宾的定义是:国家和外交仪式中遵循的正式的礼仪、行为准则、位次安排与程序。[11](P1229)《美国传统词典》一书对礼宾的定义是“外交官和国家元首遵循的一系列仪式与礼仪形式。”玛丽·简麦卡弗里与波林英尼斯合作撰写的《礼宾——外交、官方、社交完全使用手册》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礼宾的:“具有丰富官方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礼宾(规范)能够在与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人的官方交往中提供行为指引,不管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与习俗有多么的不同。为了更好的发展与避免混乱,不管是一个组织还是一个社会,必须在一种规则下运行。这个道理同样适应于政府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遵循大家公认的规范、惯例和一些事先安排好的组织方式,这就是礼宾”。[12](Pxviii)加拿大的知名礼宾专家路易.迪索在《礼仪——交际的工具》②一书中对礼仪(实际是礼宾)的解释是“礼宾是对当权者之间交往关系的管理方式。”[13](P6)《外交辞典》对礼宾的定义是“外交程序的规则,特别用来协调主权国家及相应国际行为主体代表的顺序,也根据他们所派出的代表受到承认的级别的不同对他们区别待遇。公共场合是对这些规则的严峻考验,正因为如此,在过去一国礼宾的主管常常被称作‘大司仪’”[14](P231-232)。当然也有学者从比较微观的角度定义礼宾,如金正昆教授认为“礼宾,即礼待宾客”[15](P91)。

从各位学者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礼宾的主体有严格的限定——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国家最高当权者与外交人员,所从事的是代表政府的外交活动。现实中有把礼宾泛化的情况,如有些高级酒店有礼宾部,大型跨国企业内部设礼宾部。这些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礼宾,严格意义上的礼宾是在外交这个大的范畴内探讨的。

三、礼宾礼仪

上面对礼宾与礼仪的单独概念进行了分析,还有文献把礼宾礼仪合二为一进行使用。周启朋、杨闯等在编译的《国外外交学》一书中指出“礼宾的作用是制定一系列交际礼节、规则,使每一位参与者享有他有权享有的特权和豁免。礼宾礼仪旨在确保各国权益均等,它贯穿于外交活动的始终。”[16](P337)可见这里编译者把礼宾与礼宾礼仪交替使用。胡勇在《邓小平访美的礼宾问题》一文中亦把礼宾礼仪合并使用,论文研究了邓小平访美的礼宾问题,作者多处使用了礼宾礼仪一词,如“礼宾礼仪是一项重要的外交职能,是国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形式和环节”、“礼宾礼仪看似细枝末节,却能反映出一国对外政策及与他国的关系,有时还能折射出内政与外交的关联”。[17](P177)

通过研究发现,凡是把礼宾礼仪合起来使用的,基本含义偏重礼宾而不是礼仪。礼宾礼仪可以与礼宾一词替换使用,却不能与礼仪一词替换使用。原因是礼宾与礼仪有联系也有差别,最大的不同有如下几点:1.礼宾从属于外交范畴,是政治上的考量和影响;礼仪从属于个人及社交的范畴。2.礼宾具有官方色彩,更加正式;礼仪更具有私人性。3.礼宾的主体并非任何个人,而是最高领导人与外交官;礼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人。4.违反礼宾规范可能会引起较大的争议甚至冲突;违反礼仪会导致对个人态度、修养方面的议论与批评,但不至于引起较大冲突。

从内容来说,礼宾是礼仪的一个特殊分支,礼宾是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主体来说,礼仪包含礼宾,礼宾的主体——从事外交活动的“国家领导人”包含在礼仪的主体——“任何人”中。只要是人就涉及礼仪问题,但只有代表国家从事外交活动的国家领导人与外交代表才涉及礼宾问题,普通老百姓不涉及礼宾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礼宾礼仪可以与礼宾一词替换使用,却不能与礼仪一词替换的原因。这也解释了外交部的礼宾司为什么称礼宾司而不称礼仪司。

四、外交礼仪

还有一个“外交礼仪”的概念也需要厘清。胡勇在《邓小平访美的礼宾问题》一文中指出:在外交学论著中,“礼宾礼仪”和“外交礼仪”经常互用。[17](P169)的确有诸多学者将二者互用,如高飞教授翻译的《外交辞典》将Protocol(礼宾)其中一个意思翻译为外交礼仪。[14](P231)马保奉参赞在《礼宾春秋》一书亦将外交礼宾(注:此处的外交礼宾一词与本文所指的礼宾礼仪一词含义相同)与外交礼仪交替使用,如在第一章“外交礼宾ABC”中,他提问“外交礼宾是什么”?回答直接对“外交礼仪”进行了界定——“外交礼仪通常指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首脑、政府的职能部门——外交部、国家驻外外交代表机关和其外交人员对外进行官方活动的礼仪。”他又进一步解释“为了实现国家的意志和对外政策、增进同各国的友好关系,邀请外交贵宾参加国家举行的庆典、吊唁、元首就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的职能部门外交部、外交代表机关和其外交人员,进行诸如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对外活动,为表示其严肃性和郑重性,往往要制定一定的规矩和程序,遵循一定的形式和礼节,讲究一定的规格和仪式。这种规矩、程序、形式、礼节、规格和仪式就叫外交礼仪。”[18](p1-2)

而通过研究发现,有些学者认为外交礼仪与礼宾礼仪有细微的差别,无法完全互用。学者金正昆教授在《外交学》一书中指出“外交礼仪,通常是指在具体的外交场合里,用以对交往对象表达尊敬友好之意,同时用以维护自身形象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简言之,外交礼仪就是在外交场合里约定俗成的待人接物的标准化方式。”[19](p197)这里金正昆教授把外交礼仪定义为作为外交人员在外交场合里所应恪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他强调外交礼仪仅仅适用于外交人员。[19](p201)李渤教授在《外交学》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外交礼仪通常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官方交往时,组织安排各种活动的规则、规格、程序和形式等。[20](P241)他同样指出外交礼仪只适合外交人员所从事的外交活动与交往。[20](P244)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中国外交部原礼宾司参赞樊剑先生,他认为“外交礼仪”更多是外交界应用的礼仪,这种观点与金正昆、李渤的观点大致相同。在杨烨主编的《外交理论与实务》一书中,同样把外交礼仪解释为外交人员在参加外交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21](P143)但是,上述的观点恰恰体现了外交礼仪与礼宾的微妙不同,如果外交礼仪仅仅适用于外交人员,那么,现在外交舞台上最活跃的主体——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该如何定位?国家领导人并不是外交人员,但交通工具的普及为他们直接参与外交创造了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部分替代了职业外交官的角色,直接参与、决策国家间关系的重大议题。按照这种逻辑,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在外交实践中所从事的礼仪活动则归属于礼宾了。

结合前面所介绍的,尽管学者金正昆与李渤都强调外交礼仪仅仅适用于外交人员,但二人的定义还是有些许差异,金正昆教授强调外交礼仪是在外交场合外交人员的行为规范;李渤教授强调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官方交往时,安排各种活动的规则、规格、程序和形式等,更偏向于制度安排。马保奉参赞定义的外交礼仪主体既包含了机构也包含了微观个体,“外交礼仪通常指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首脑、政府的职能部门——外交部、国家驻外外交代表机关和其外交人员对外进行官方活动的礼仪,”机构主体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外交部、国家驻外外交代表机关),微观主体是从事外交的人员(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人员)。

从以上观点可见,外交礼仪包含了礼宾礼仪,礼宾礼仪是外交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交礼仪既包含外交活动中的制度安排也包含人的礼仪规范,但礼宾礼仪更多侧重代表国家从事外交活动的主体人应遵循的仪式与礼仪规范。这也符合樊剑参赞对礼宾的解释:“礼宾是国家和政府高层交往的礼仪,从各国外交部门礼宾机构的工作看,重头是安排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外长的外交活动”。③同时也符合《美国传统词典》一书对礼宾的定义“礼宾是外交官和国家元首遵循的一系列仪式与礼仪形式。”这个解释既包含了职业外交人员也包含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礼宾礼仪是聚合概念,本文所指的“礼宾礼仪”实为“外交礼宾礼仪”,专指外交活动中的礼宾礼仪。那么,礼宾礼仪究竟该如何定义呢?综合各位学者给出的定义,本文认为外交礼宾礼仪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外交官代表在外交活动中所展示、遵循的一系列仪式与礼仪形式。广义指代表官方从事外交活动的最高领导人、外交代表与外交机构在外交活动中所展示、遵循的一系列仪式与礼仪形式,活动者包括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外交官(主要是外长、大使),机构具体指外交部、国家驻外外交代表机关。广义的定义基本与外交礼仪类似,可以与之交替使用,但一般情况下礼宾礼仪所指是狭义的概念,主要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外交代表在代表国家与他国交往时行使的礼仪。

学术界对礼宾礼仪的学术研究较为薄弱,最基本的概念仍存在较多不同观点,这为深入研究礼宾礼仪带来了困难。正如所有的深入研究都建立在最基本的概念之上,这是公开讨论与深入研究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以最基本的概念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对礼仪、礼宾、礼宾礼仪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对礼宾礼仪与外交礼仪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尝试为深入研究礼宾礼仪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转引自尤淑君.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晴涉外体制的变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73页。

②注:书籍名称翻译为《礼仪——交际的工具》,但法文原题名LEProtocol而不是LeEtiquette,故本书实际探讨的是礼宾而不是单纯的礼仪。

③2016年1月5日对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樊剑先生进行访谈,他给出了关于“礼宾与外交礼仪定义”的看法。

[1]王国维著.观堂集林(第1册)[M].中华书局,1959.

[2]许慎著.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3]杨天宇著.礼记译注(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鲁毅,黄金祺著.外交学概论[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5]邓球柏著.孟子通说[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6]魏文华著.董仲舒传[M].新华出版社,2003.

[7]彭林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Macquarie,The Macquarie dictionary,Chatswood,N.S.W.,1987.

[9]王文锦著.礼记译解下册[M].中华书局,2008.

[10]Douglas Busk,The craft of Diplomacy,Pall Mall Press,1967.

[11]Patrick Hanks,G.A.Gerald A lfred Wilkes,Collin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an extensive coverage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and Australian English,Sydney,1986.

[12]M.J.Mccaffree,J.Innis,Protocol,the complete handbook of diplomatic,official and social usage,Devon Publishing,1985.

[13][加]路易.迪索著,礼仪——交际的工具[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4]杰夫.贝里奇,艾伦.詹姆斯著,高飞译.外交学译丛——外交辞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5]金正昆,吕昕.继承、规范与创新:新中国外交礼宾制度的建立[J].社科纵横,2013(06).

[16]周启朋,杨闯等编.国外外交学[C].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17]胡勇.邓小平访美的礼宾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0(01).

[18]马保奉著.礼宾春秋[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9]金正昆著.外交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0]李渤著.外交学[M].时事出版社,2014.

[21]杨烨著.外交理论与实务[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C912.32

A

1007-9106(2017)04-0136-04

周加李,女,博士,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外交礼宾礼仪、个人形象塑造、人际沟通与交流、公共外交的研究。

猜你喜欢
外交活动礼宾外交人员
论《左传》中外交辞令的语言风格
论李东辉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活动——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0周年
外交礼宾一线见闻
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三次外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