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工作的研讨

2017-04-11 21:29满俊超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8期
关键词:军转军队用人单位

满俊超

对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工作的研讨

满俊超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如何助力军转干部尽快实现从一名合格军队干部到一名合格地方工作人员的转变极为重要,开展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是当前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笔者通过对部分省市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对进一步推动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工作提出些许建议。

一、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国转联﹝2017﹞1号文件明确提出军转教育培训“以推动军队转业干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专业素养和岗位能力为重点,坚持按需施教、学用一致、注重实效,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创新,关注军转干部持续长远发展,关注进入岗位以后对军转干部的使用。

开展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是党中央关于做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部署,是安置好、使用好军转干部的一项特殊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转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有利于解决军转安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衔接问题,是确保中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战略决策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件就地就近完成试点任务;三是开展专项培训的市州军转部门工作力量充实,承担试点任务积极性高,且有一定政策研究能力。

二、当前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开展军队转业干部进高等学校专项教育培训工作,是军转工作的一项新任务,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工作要求高。由于多数转业干部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深入,主动投入的热情不够,因此高校对军转干部融入式学习管理服务需要制定相关规定。

开展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要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数量较大,有一定数量人员可供筛选参加进高校专项培训;二是当地高校教育资源相对集中,有条

三、搞好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教育培训工作的两个关键点

有效推动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教育培训工作,要从学员选派与承训高校确定、学员管理与考核这两个关键环节着手,扎实推进。

(一)学员选派与承训高校的确定

军转干部定岗定位后,干部管理权限、档案管理都在用人单位,选派和管理工作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主体责任。进高校培训的军转干部学员要从安置定岗定位后专业不对口的军转干部中选择确定。要以征求军转干部个人意愿为前提,由用人单位提出人选,军转安置部门审核确定。对于多数原来从事政工、行政管理岗位的军转干部,要注重在岗位中学习和适应,对原来从事军事专业性强的军转干部,要加大对其进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服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

承训高校的确定主要把握两点。一是承训高校由军转安置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必须是具备财政拨款渠道的公立大学;二是用人单位有定点合作高校并且符合条件的,经军转部门审核确定。

(二)学员管理与考核

高校负责管理。学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纳入在校学生统一管理,承训高校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军转干部融入式插班听课、分散学习的特殊教育模式,主要依托支部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班级为单位,单独组班,加强日常管理;以完善和严格各项规章制度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支持并指导高校做好教育培训管理和保障服务工作,并将其承担的军转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纳入相关考核评估体系。

用人单位负责跟踪。结合军转干部岗位和长期培养需要,提出培训需求,指定一名同志指导学员实训,做好跟踪管理,主要承担教育引导任务,培训前的动员谈话提出具体要求,培训期间到校了解培训情况,培训完成进行评估与效果反馈等。

军转部门负责协调监督。军转部门要定期、不定期会同用人单位了解学员情况,发挥督促、协调、检查的牵头作用。

学员的考核主要由军转部门、用人单位、高校分三方面共同进行。一是学员在校遵守校规校纪表现情况;二是学员参加专业课程学业考试的成绩;三是回本单位岗位实训情况。综合三方面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培训材料纳入档案,并作为安排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军转军队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新时代军转培训的市场之路
军队的4月1日
从军转干部到创业者
重庆成立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发展分盟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莆田市进一步完善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