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写作:二语写作教学新尝试

2017-04-11 07:33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二语母语写作水平

曾 光 谢 攀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外语系,福建 漳州 363105)

翻译写作:二语写作教学新尝试

曾 光 谢 攀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外语系,福建 漳州 363105)

“翻译写作法”是一种二语写作教学新尝试。本研究选取两个非英语专业班级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直接英语写作法和翻译写作法进行写作训练。实验中,笔者统计两个班学生学期初和学期末的作文成绩(包括平均成绩和标准差),包括内容、形式和语言三方面的单项成绩,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出P值。通过比较P值的大小,比较两个班作文成绩改善幅度,从而探索翻译写作法对于写作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直接写作法,翻译写作法对于学生写作水平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的正迁移作用不容忽视。

直接写作;翻译写作;语言迁移

一、引言

国内母语迁移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负迁移对于二语学习者使用二语带来的困难[1][2][3]。 上述研究指出,母语为汉语,身处中文语言环境的英语学习者,大多数都受到其母语的影响。在汉语思维根深蒂固的情况下,他们无法进行英语思维。相关的语言迁移理论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对外语习得和教学研究产生过重大影响。后来,乔姆斯基的心灵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逐步代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成为语言学习和外语教学研究的主导思想;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正面负面作用饱受争议,对比分析遭到激烈批评。

英语教学改革也经历了各种阶段,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到后来的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等,英语教学越发侧重将学生“浸没于”纯英语环境中,从而减少母语的干扰(负迁移),最大程度地增加其使用英语的机会,最终帮助其形成完整的“英语思维”模式。在口语和写作这样的“输出型”教学中,浸没式教学尤为重要。然而,不少学生,尤其是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缺乏长期积累,无法提取写作素材,遭遇内容构思和语言表达的双重困难。久而久之,他们对英文写作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和英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构思”与“表达”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学生用母语构思比用英语构思有着更大的优势。用中文思维,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汉语积累,再通过相应英语语言训练解决“表达”的问题,则可完成写作。因此,若能够通过中文构思,继而英语“翻译”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关于翻译与写作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厦门大学外语系的杨士焯教授是比较出色的一位。杨士焯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 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翻译写作学”的概念,探索写作与翻译的层面相似性,从浅层(表述方式,即遣词造句,衔接连贯等方面)和深层(即内容构思)方面分析译者与作者的相似性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且探索了“写作笔法”与“翻译笔法”。随后,杨士焯在其著作《英汉翻译教程》第八章专门论述了“翻译写作学”的可能性。[4]另外,刘丹、李雯、黄燕、谢芳等学者分别分析了翻译写作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对译者能力的要求,通过对翻译过程本身的分析得出汉英翻译能力是译者最核心的能力,能够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他们探讨原语翻译与目标语写作结合的必要性,然后依据翻译写作学对翻译策略的归结,讨论翻译写作学与翻译策略的关系,探索了译者与作者的和谐共生关系。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将落脚点放在“翻译”能力的提高上,探索在“翻译是重写”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写作对于翻译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创新之处为,给“翻译写作学”理论提供了另一维度。本文侧重研究翻译练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比较两个英语写作水平相当的班级在不同写作方法指导下写作水平的变化情况;通过比较试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数据,探索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翻译写作法对于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否有所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受试

本实验选取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29名金融专业的本科生和29名会计专业的本科生。这些学生年龄段为17到19岁,均在入学前接受过6到8年的中小学英语教育。在进入大学接受系统的写作训练前,他们可以阅读中等水平英语文章,写一般难度英语文章。根据入学前英语水平测试,两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

(二)数据收集和实验步骤

为了方便实验且不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笔者改编教材中的翻译练习,以便学生积极配合实验。具体而言,目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新教材;教材特点在于,每单元练习中包含翻译材料,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词汇和句型也在学生掌握范围内。实验中,笔者改编翻译题目为写作题目。在这样、基于课堂词汇和句型学得的练习中,学生的翻译质量基本可以保证,翻译出的段落可以直接应用在写作段落中。

第1周为前测,两组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相同题目的议论文写作任务。作文被交给两名英语本族语者老师评分人进行评分,就内容,形式和语言分别给作文进行单项打分,其最终单项分数是两名评分人所给成绩的平均分。分值构成为实际分值,单项分数分别为:内容30分,形式30分,语言40分,满分为100。第2到15周为干预环节,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组:29个会计专业学生;学生接受翻译写作的题目和作文要求,以及一段可以直接翻译为英文并应用在写作中的段落。具体实验要求为:让学生先翻译,然后再写作,翻译之后马上写作,写作过程可以直接参考或直接引用自己的翻译段落,这个写作过程其实是翻译——写作过程。

举例如下:新视野大学第三版第一册第一单元翻译练习及答案:

练习要求:将以下段落翻译成英文: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教的建立者,被尊称为圣人。他的言语和人生故事被记录在《论语》中。作为一部经典的中国文化著作,论语对于孔子之后的思想家、作家以及政治家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如果不去仔细学习这本书,我们很难理解中国几千年的经典文化。在21世纪,孔子思想不仅仍然吸引着中国人的注意,而且是全球的关注热点。

参考 答案 :Confucius wa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Chinese history.He was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and was respectfully referred to as an ancient“sage”.His words and life story were recorded in The Analects.An enduring classic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The Analects has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hinkers, writers,and statesmen that came after Confucius.Without studying this book,one could hardly truly understand the thousands-of-years’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Much of Confucius’thought,especially his thought on education,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society.In the 21st century,Confucian thought not only retains the attention of the Chinese, but it also wins an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为此设计如下作文题目:What is your attitude towards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对照组:29个金融专业的本科生,学生没有任何中文段落可以翻译。同样布置 Your idea towards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的题目,让学生立即写作,没有相应的翻译段落作为参考。

每两周一次进行写作练习,随后在写作批改之后,对两个班的学生均进行内容,结构和语言方面的反馈和指导。

作为后测的议论文写作安排在学期末的第16周,作文同样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同样,作文接受两名评分人就内容、形式和语言的单项打分,满分为100分,分值构成为实际分值,单项分数分别为:内容30分,形式 30分,语言40分;其最终单项分数是两名评分人所给成绩的平均分。

三、结果和讨论

会计班(对照组):

金融班(实验组):

此时我们单独拿出P值进行比较:金融班(实验组)的单项 P值(内容,形式,语言)分别为 0.875,0.888,0.005,均高于会计班(对照组)的单项P值0.705,0.802,0.001,如果将显著性设在0.05,通过P值的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语言”这一变量上,前后测都有显著差异。而在“内容”这一变量上,相对差异较小;在“形式”这一变量上,差异更小。此结果进一步说明,翻译写作教学法对于二语写作中的语言成绩的提升帮助最大。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从 Krashen的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理论以及有限注意力模型(limited attention model)的相关理论中得到解释。根据Krashen的输出假设理论,可理解输入在语言习得中固然重要,但不足以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二语水平。输出有它的重要性,在理解输入信息时,学习者通常只需要知道词的意思而无需进行语法分析。然而,学习者在进行语言输出时就需要对该语言的规则有明确的理解和掌握,因而输出能迫使学习者更有意识地去关注新语言信息的形式。写作是一种输出活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调动自己的注意力,从而能够调动自己在内容构思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完成写作。然而,人的注意力又是有限的,根据Kahneman提出的有限注意力理论,人对一事物的注意力会以牺牲另一事物的注意为代价。理论中介绍了过滤器模型,衰减器模型,主动加工(反映选择)模型三种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点是提出了注意力的有限性;即在大量信息面前,我们需要进行注意力的过滤重组,再分配,从而达到有效注意的效果。在二语习得的语言输出过程中,语言使用的精确性、复杂性以及流利性即为注意力需要分配的方面,根据以上理论,在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下,这三方面彼此之间有此消彼长的关系。[5]也就是说,语言复杂程度越大,二语学习者越无法集中精力处理语言任务的内容,其语言相关任务处理能力越差。具体而言,增加的项目认知难度会使得学习者无法集中精力产生复杂和精确的语言输出,学习者需要将注意力分配到任务的不同方面,从而完成不同的语言要求的任务,这就需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注意力的协调分配。然而,内容、形式和语言表达是三种不同的思维活动,学生如果将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在这三件事情上,可能顾此失彼;尤其对于非英语专业的二语写作者,这一过程尤为艰难。

翻译,作为对原文的重写,和直接英语写作法比较,使得写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语言表达上,简化了内容构思和形式完善强化了此过程。翻译写作过程中,写作者收到刺激或被强迫去使用稍微超出他目前水平的单词、短语、语法、句法,以便能够将第一语言翻译成目标语。学生在使用母语表达的过程中,已经使用母语构思和组织观点,这样在语言的表达与选择上便会节省出更多时间,因此容易将作者的语言水平提高到“i+1”的水平上,从而达到比现有水平更高的写作水平。

关于翻译过程,“文本”是翻译的核心对象,也是反映翻译质量的主要依据。翻译的过程涉及到原文作者、原文、译者、译文四个要素;概括地说,是在译者参与下,原文语境到译文语境的转化过程。在此转化过程中,译者根据原文进行互文联想,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应词汇和句法,找到相应的表达,产生译文。此过程相比纯粹的写作过程,由于原文(中文)的存在,学生的写作过程简化成为了互文联想,而非写作创作过程中的绝对想象和创作。由于过程的简化,学生只着力于语言表达,可以暂时忽视内容,这对于非英语专业,缺乏写作兴趣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写作促进方法。

关于翻译是重写的理论论述,翻译学理论经历了语言学派到文化学派的转化,从“寻找与原文的最自然,最贴切的对等”[6]到译文是“重写,是再创作”[7]。随着翻译理论的充实,翻译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本文中所指的翻译“重写”,不是指游刃有余的译者进行的再创作,而是针对较为缺乏写作积极性和动力的,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的翻译写作训练,是可以促进写作教学的翻译(实践);旨在通过提供其较为熟悉的母语文化材料,鼓励其在熟喑此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英语语言积累,努力进行互文联想,并最终用英文表达,进而提高英文写作和表达水平。

四、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翻译写作法在写作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写作者对于语言的驾驭。这样的结果可以从二语习得中的输出假设理论与心理学中的注意力假设模型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对于翻译和写作教学也有相应的启示。

本研究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样本的代表性上。试验仅仅选取了58个受试者,实验规模较小。另外,试验时间期限较短。本研究远远不够完善,旨在给未来的研究者提供启示。

[1]王绍斌.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研究——一项实证考察[J].外语学刊,2007(4).

[2]曲晶,张丽,英汉词汇文化内涵迁移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7(6).

[3]文秋芳,等.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Skehan,P,&Foster,P.Cognition and tasks[J]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6]Nida,Eugene.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6.

[7]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2.

G631

:A

:1673-9884(2017)01-0124-04

2016-12-1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级项目(2015W06)

曾 光,女,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写作水平
母语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