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鄢

2017-04-12 15:47王洪萍郭兆松文爱民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技能竞赛

王洪萍++郭兆松++文爱民

摘要:本文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为例,阐析了技能竞赛对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教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等专业内涵建设的促进作用,期待技能竞赛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技能大赛的教学价值和品牌价值。

关键词:技能竞赛;专业建设课程;教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C-0035-03

为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我国2010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4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提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培养选拔优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大检阅。每年的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件盛事。通过校、省、国家级别的技能比赛,推动了职业院校改革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规范有序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随着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转变,建立了“人人参赛、逐级竞赛”机制,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新局面。

2010至2015年,国家、江苏省相继开展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竞赛,笔者所在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累计组织参加各级汽车技能竞赛十余次。经过多次竞赛的实践,我校在汽车工程学院逐渐形成了常态化的竞赛机制,以技能竞赛为平台,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教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技能竞赛促进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教育部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中明确指出: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变化,及时调整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和评价作用,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通过主动承办和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合理设置竞赛项目,科学制定竞赛标准,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在技能大赛的引领下,我校汽车专业主动与省技能大赛对接,在原有实训条件基础上,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一汽大众培训中心,购置了车辆、台架和诊断设备等,使实训条件得到了持续的改善。此外,我校汽车专业教学团队结合参赛的经历,有序推进课程改革,及时调整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实训课程与实践操作指导教材。

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分为理论和实操部分,理论部分涉及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等多门课程知识,实操部分紧扣汽车技术发展和企业生产要求,以典型在用汽车为载体,考核学生的总成拆装、检测和系统故障诊断、排除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将多门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更要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同时要求教学团队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教学,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形成“以赛促练,以练促改”的局面。

2013年10月,我校汽车工程学院完成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等10门专业核心项目化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其中有8部项目化教材獲“十二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014年9月,研究成果“高职汽车服务类专业群‘平台+嵌入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获职业教育类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技能竞赛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技能竞赛考点多,内容繁杂,涵盖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全方位训练,这要求指导教师团队强化专业理论和实践研究,精诚团结,密切合作,攻坚克难。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促进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一)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指导教师加班加点,钻研专业知识和技术,调试实验设备和仪器,分析故障原因和机理,提炼操作方法和技巧,为参赛学生训练实施了高效的辅导,同时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二)培养了教师的团队精神

技能竞赛涉及各个方面的工作,为保证学生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需要每名指导教师进行分工、协作。如果没有教师团队的精诚合作,就不可能有好成绩的取得,每次技能竞赛的指导都是一次团队精神锤炼的良好机会。

(三)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技能竞赛的核心要素,如果指导教师没有很强的责任心也不可能有好的成绩。在每次技能竞赛指导中,我校指导教师的责任心都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放弃自己的业余时间,全身心地扑在竞赛的指导上,技能竞赛中的每个技术环节都仔细研究、认真指导。

(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为了让更多的教师有锻炼的机会,我校在每次技能竞赛指导时都会更换不同的指导教师。从2010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竞赛,到2015年全省、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赛项竞赛,共有16位教师相继组成教师指导团队。此外,通过教研活动,让指导过技能竞赛的金牌教练教师,分享参赛经历和经验,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有力提升。我校“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被授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三、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我校依托学校定期举办校级技能竞赛的平台,将校级技能竞赛与省级技能竞赛相结合。通过赛前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参赛经历、精心组织竞赛培训工作等,营造“崇尚技能,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了全体学生强理论、练技能的热情。学生主动走进实训室,熟悉相关仪器、设备,强化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展了综合素质。经校级竞赛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再组队(一队、二队)进行强化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竞赛考核项目的应知、应会内容进行系统培训,使参赛学生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了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提升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在训练和竞赛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组织沟通的能力。

从2010年至今,我校学生已有4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类汽车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仅在2012至2015年“一汽—大众杯”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赛项中就获得8金6银3铜的优异成绩。参赛学生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很快成为单位的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由于在省级和国家级汽车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2012年8月,我校被省政府授予“高技能人才摇篮奖”,2010年、2012年、2013年我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技能竞赛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通过承办省级汽车技能竞赛,外派教师担任汽车技能竞赛裁判长等,我校打造了一大批省内、行业内有影响的名师、专家,提升了学校在行业、企业、社会知名度。我校成功承办了2010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检测维修职业技能竞赛、2012至2015年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排除”竞赛和第一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职业决赛,圆满完成赛事相关的筹备、技术支持和组织工作;我校教师连续9年担任江苏省职业学校汽车技能大赛的裁判和分项裁判长等任务,加强了与省内同行的交流,积累了高规格技能大赛组织的经验,提高了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由于近几年各类汽车技能大赛在省内的积极影响和大赛成果的广泛宣传,我校汽车工程学院承担的社会技能培训规模和相关横向课题的经费显著提高。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汽车专业内涵建設的同时,牢牢把握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技能竞赛,使技能竞赛引领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专业内涵建设,为汽车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示范性样例,对其他专业建设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在充分肯定技能大赛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作用的同时,技能大赛工作还面临着不少现实问题,整体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裁过程不透明,急功近利现象突出,商业绑架色彩浓厚。如不少学校常常把原本就十分有限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师、场地、设备),过度集中在少数参训学生或参赛选手上,严重遏制或影响了其他大多数学生对优质教学、训练资源的需求,冲击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教育公平,技能大赛相关设施设备频繁更换,且远高于市场同类价格等等问题,都是影响技能大赛健康发展的桎梏。化解此类问题,需要顶层优化设计,期待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技能大赛方案、分级举办全员参与制度、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制度及技能大赛考核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使技能大赛超越功利主义大赛价值观,弘扬技能大赛的教学价值与品牌价值,实现技能竞赛效益最大化。

(责任编辑:冯志军)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技能竞赛
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浅析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