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想

2017-04-12 03:13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童谣大人

“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一个新设的学习栏目。这个栏目每次只安排一篇简短的文章,教学可以灵活设计和实施。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言,它直面读书,主攻课外阅读。笔者认为,“和大人一起读”有三层意思:一是“读”的对象,可以是各种文体的文章,当然主体是短文。二是“读”的方式,可以是各种灵活的阅读方式,可以略读、选读、精读,也可以朗读、唱读、默读。三是“读”的类型,它是相对于学生个人读和学生小组读而言的,是一种学生与大人之间进行合作阅读的新类型。

“和大人一起读”,是基于目前中国公民的读书现状,并针对中国小学生读书时弊而设置的。

1.中国人读书量少。

中国人普遍缺乏读书兴趣和习惯,读书不仅量少而且质差,已有的阅读也是急功近利。根据一个研究机构的调查,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比韩国、法国、日本、以色列要少得多。虽然这是以前的调查数据,也不一定准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平均阅读量较少的现实。

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的阅读史。”读书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方向。要解决国民读书量少的问题,最根本的是从小学生的读书开始,从娃娃读书开始,从课堂读书起步,从课外读书抓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大人一起读”不只是小学生语文学习栏目设置的小问题,而且是促进和提升中华民族读书质量的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历史意义。真可谓:小栏目,大作用。

2.读书存在缺陷。

现在社会上人们读书问题多多——不读书者有之,不买书者有之,不交流者有之。特别是读书人之间缺少读书交流,导致读书人互不往来或“独往独来”。古人讲:“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生活节奏加快、人类读书时间呈整体性下滑等现状,为鼓励人们多读书,从1995年起把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设置专栏“和大人一起读”,也是对“世界读书日”的一种积极回应。

3.小学生读书苦恼。

小学起始阶段的孩子,初识汉字,正规性学习也刚起步,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方法尚没有掌握。如果让他一个人读书,孤身作战,必然困难重重,难免知难而退。此时需要大人的鼓励、支持和指导。“和大人一起读”是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幼儿园以听读故事为主,进入小学,开始学习汉字,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熟悉的故事变成了书面文字。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实现从口头故事到书面文字的过渡和衔接,进而培养小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和习惯。可以说,“和大人一起读”是小孩子读书生涯中必须经历、不可跨越的一个环节,也是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的一种学习方式。

从形式上看,“和大人一起读”呈现的不是完整的课文样式,只是提供了一篇短文,既没有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也没有课后的“生字新词”和“思考题”等,也没有插图,甚至没有课时长短的要求。对此,有人认为没有教研的必要,也有人认为没有学习的必要。其实不然。该栏目的教学价值,具体体现在课外读书的价值、读书引导的价值和合作读书的价值等方面。

1.课外读书的价值。

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最基本的判断。“和大人一起读”作为“语文园地”的一个栏目,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扩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理念。读书并非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而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所以读书不应有过多的场地和时间限制。课内当然要读书,课外读书也不能少。吕叔湘先生曾形象地说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作用大概是三七开。就是说,课外阅读对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来说起到70%的作用。所以,课外阅读意义重大,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部编教材新设置“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是在传递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是让学生从一年级就明白:读书不仅仅是课堂的事,更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空间来阅读。

可以说,“和大人一起读”构建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新体系,把课外阅读引入课程,使课外阅读课程化。本栏目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推进并逐步实现从少读书到多读书、从一个人读到一起读、从课内读到课外读,逐步促使学生生活的读书全覆盖,进而为实现“全阅读”创造条件,使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和大人一起读”旨在从小培养一个“读书人”,其意义深远。

2.读书引导的价值。

初入学的学生年龄小,心智低,读文尚有困难,需要大人的帮助和指导,这是一种客观的需要。“和大人一起读”的原本意图就是阅读从家庭读书开始,“大手拉小手”。在大人的指导下,帮助和促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在小学生的读书活动中,大人所起的作用就是陪伴、互读和引导。陪伴是一种读书的心理支持,互读是读书的信息交流,引导是读书的方法引领。从引导来说,大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渗透到每一册教材的八个单元之中:

“和大人一起读”大人引导的内容

3.合作读书的价值。

笔者认为,“和大人一起读”编写的核心理念是: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合作性读书。所以,“和大人一起读”能促进亲子阅读,促使全民阅读风气的形成。不仅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也使大人明确: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大人牵着孩子的手不断前行的过程。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和沉淀,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是大人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大人要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质疑;一起聊天,一起讲述;一起感悟,一起表演。你看,孩子依傍着大人,和大人一起,拿着同一本书,眼看同一篇文章,嘴念同一行文字,那种“和你在一起”的感觉,让孩子和大人拥有了共同的读书记忆。这是何等温馨而又难忘的情境啊!

教师需要考虑为学生指定“大人”,共同完成共读任务。一是发挥家庭中大人的作用,带领孩子一起读书。二是发挥教师的作用,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师生一起读书。三是借助高年级学生的力量,选择一些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按就近原则,与低年级学生结成对子,适时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完成“和大人一起读”的任务。

可见,此处的“大人”,主要是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其他家人,或孩子的老师、高年级同学,只要是比孩子的年龄大,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人,都属于“大人”范畴。

从合作类型看,“和大人一起读”包括四种类型:与父辈一起读,与兄长一起读,与老师一起读,与同学(模拟大人)一起读。

从合作方式看,“和大人一起读”包括三种方式:学生读,大人听和评;大人读,学生听和评;大人与学生一起互动式读和评。

为了使“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教学更为有效,可以设计并实施如下的记录表:

目前已正式出版的一年级教材,“和大人一起读”的选文如下:

一(上)8 篇:《小兔子乖乖》《剪窗花》《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谁会飞》《猴子捞月亮》《春节童谣》。

一(下)8 篇:《谁和谁好》《阳光》《胖乎乎的小手》《妞妞赶牛》《狐狸和乌鸦》《夏夜多美》《孙悟空打妖怪》《三只白鹤》。

以上文章多为童话、寓言类故事。不同的课型反映了不同的阅读思想,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从而获得不同的阅读效果。应该根据不同的选文构建不同的课型,所以很有必要探讨“和大人一起读”的不同课型。

1.读的指导课。

包括对家长的指导和对学生的指导。对家长进行有关读书的指导,能使家长有效地指导孩子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的外延拓展了,这是一种家庭教育范畴。读书指导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读书习惯的指导和读书方式的指导。

从读书习惯的指导看,有坐姿习惯、拿书习惯、读书习惯、思考习惯、质疑习惯、复述习惯、批注习惯等。

从读书的方式指导看,可以有:

(1)通读。即对文章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2)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它不求甚解,采用“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只了解文章大意。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

2.读的自学课。

“和大人一起读”表现为一种与他人的共读,其最终目标还是自主读书。读书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自主、自能的活动,是大人们无法简单取代的。所以,运用学习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批注、质疑等阅读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阅读”《谁会飞》一课,有一位教师印发了这样的“学习单”:

我与大人一起读了( )遍,我能正确选择以下答案:

(1)A.尾巴 B.脚 C.翅膀

鸟儿用( )在飞上天。马儿四( )腾空,在草原上奔跑。鱼儿摇摇( ),在水里游来游去。

(2)A.鱼 B.马 C.鸟 D.地上 E.天上F.水里

( )会在( )飞。

( )会在( )跑。

根据上述选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参数,从拌和楼料仓和料罐内分别取样在商品混凝土公司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拌,并按要求分别成型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养护至试验龄期后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的配合比见表1。

( )会在( )游。

(3)A.潜水艇 B.人造卫星 C.鲸鱼、长颈鹿、飞机

我还知道了( )也会在山上跑。

( )和( )也会在空中飞。

( )和( )也会在海洋里游。

填写“学习单”的步骤可以是:第一步,与大人一起读,大声朗读,边读书边思考,把书的内容读懂。第二步,让学生独立填写“学习单”,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向大人请教;填不出的话,可以再看看书;如果还是填不出,则请教大人。第三步,填好后,再朗读一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和评比。

3.读的交流课。

包括与家长交流、与教师交流和与同学交流。交流有助于各种信息的畅通,有助于众多观点的分享,还有助于思维的碰撞和生长,所以说,交流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生产力”。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是《春节童谣》。本课可以邀请家长到校,采用教师、家长和孩子同室上课的教学形式。其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

(1)指导家长在读“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文章时,学会和孩子交流,积极营造和谐的亲子读书氛围。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父母一起读,和父母交流读后的感受,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3)通过补充资料,激起父母和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浙江衢州市新世纪学校江永芬老师把此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其一,听读童谣。

1.孩子读一读。碰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以让身边的父母教一教。

2.和父母说一说。读熟后,和父母说说你从童谣里知道了什么。

3.多种形式接读童谣。(1)一行一行接龙读。(2)自由接龙读。 (3)展示接龙读。(4)拍手接龙读。(5)提问接龙读。

4.父母提问,孩子回答。

其二,畅谈童谣。

1.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一读。

2.父母与孩子一起说一说。

3.父母与孩子一起评一评。(教师指导家长评议方法)

其三,创编童谣。

1.走进生活编童谣。(1)说一说,写一写。(2)贴一贴,编一编。(3)夸一夸,读一读。

2.拓展节日读童谣。

3.父母畅谈与孩子一起读书的收获。

以上设计,聚焦“童谣”,展示“交流”,有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有教师与孩子父母之间的交流,还有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这种学校课堂的交流方式,必将为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读书交流提供基本的样式,从课堂到家庭的迁移效应就产生了。

为了便于比较,可以把以上三种课型列简表如下:

课型 场地 目的 形式读的指导课课外、课内 指导读书方法 对家长的指导对学生的指导读的自学课 课外、读的交流课 课外、课内 交流读书成果课内 经历读书过程 依据“学习单”自学与家长交流与教师交流与同学交流

猜你喜欢
和大人一起读童谣大人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农村孩子“和大人一起读”的认识与思考
大手牵小手一起快乐读
用好教材例子盘活课外阅读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一觉醒来给你大人级卷发